个人资料
正文

柞里子:《经学通论》摘录(16)

(2011-07-10 08:01:52) 下一个

3 群经略说

 

3.1.

3.1.2 (2)

 

除去这篇来历不明的今文《泰誓》之外,尔后民间又出现过两部用古文写成的《尚书》。其中之一,由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所得。《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德,……修学好书,实事求是。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 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即其证。不过,这部《尚书》的下落不明,内容也无从考核。

另一部古文《尚书》为汉景帝之另一子、鲁共王馀所获。《汉书·艺文志》载其始末曰:“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鲁共王所获这批古文书藉,包括古文《尚书》在内,后来皆为孔安国所得。

这部古文《尚书》共有四十五篇,其中二十九篇的篇名与当时流行的今文《尚书》同,文字则略有出入。多出的十六篇篇名为:

1.           舜典

2.           汩作

3.           九共

4.           大禹谟

5.           弃稷

6.           五子之歌

7.           胤征

8.           汤诰

9.           咸有一德

10.      典宝

11.      伊训

12.      肆命

13.      原命

14.      武成

15.      旅獒

16.      冏命

 

            这部古文《尚书》被发现之时,是否完整无缺?还是像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一样,已经有所残破?无从考核。不过,这部古文《尚书》显然同今文《尚书》一样,绝非“完整的《尚书》”。何以知其然?因《史记》中提到的一些《尚书》篇名,如“女鸠”、“女房”、“夏社”、“伊尹报”(一作“伊尹报政”)、“明居”、“徂后”、“沃丁”、“咸艾”、“太戊”等等,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中皆无有。

孔安国号称懂得古文,而孔安国得到这部古文《尚书》之后,凭借今文《尚书》的对照,方才读通古文《尚书》中与今文《尚书》对应的二十九篇。至于古文《尚书》多出的十六篇,因无今文《尚书》对照,孔安国亦不能完全辨认,只得搁置一边,称之为“逸篇”或“逸书”。号称通古文的孔安国都如此愁难,一般人更无可奈何自不在话下。为方便传授起见,孔安国把读通的二十九篇古文《尚书》用隶书的笔法摹写了一部。用隶书笔法改写古文的方法,史称“隶古定”。经“隶古定”改写过的古文《尚书》版本,史称“隶古定本”。隶古定本《尚书》的字形虽已成为今文,而且也只有与今文《尚书》相同的二十九篇,因源于古文本,且字句与今文《尚书》略有出入,故仍以古文《尚书》相称,以别于经由伏生传授的今文《尚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