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柞里子:《美国风》(15)

(2007-04-04 17:43:55) 下一个

柞里子:《美国风·中美文化异同》

 

           

            “传”在今日似乎已为人物所专有,其实,“传”字的本意并非如此。比如,《春秋左氏传》(也简称为《左传》),传统的解释是左丘明对孔子《春秋》的注释。《尚书》的《孔传》,《诗经》的《毛传》、《鲁传》、《齐传》和《韩传》等,也都是注释性和考证性的著作。司马迁《史记》中的“传”,包括“匈奴列传”、“朝鲜列传”、“南越列传”、“西南夷列传”等等,都不是人物传记而是对某民族或国家的风土人情、政治文化的综合性记载。《诗经》的《韩传》本有《内传》和《外传》两种,《内传》逸散,完整流传下来的只有《韩诗外传》。内外之别,在于前者注重申述本意,后者旨在借题发挥。不少谈文谈诗的著作都有所谓“内篇”和“外篇”或者“内卷”和“外卷”,其内外之别,也大都遵循此意。

本文旨在谈美国的文化,却在谈美国文化之先扯到《左传》、《史记》和《韩诗外传》,虽是为本题“外传”两字的用法注明来历,倘若有人以东拉西扯相责,也无词以对。不过倒是也正好次明本文之命名,名副其实。其实,但凡由非美裔来撰写美国的文化,则无论作者的本意是在“外”还是在“内”,其结果都只可能是“外”。因作者既非美裔,则势必为“外人”。既为“外人”,则所见必然出于自外的观察,所论必然出于自外的判断。基于自外的观察和自外的判断而写就的“传”,如果作者堂而皇之以“内传”名之,实难免自欺欺人之讥。

不过,“外传”并不一定就比“内传”价值低下。这首先是因为外人不免眼生、不免鼻生,生眼往往能见熟眼所不能见,生鼻往往能嗅熟鼻所不能嗅。所谓熟视无睹,久而不闻其臭,此之谓也。换言之,“外人”写就的“外传”往往可以道出“内人”写就的“内传”所道不出的“新闻”。其次,作品价值之高低,也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而定。如果读者和作者同为同一种“外人”,则作者之见往往能投读者之所好,产生“内人”之所见所不能产生的共鸣效果。

            “外传”之来历和意义既如上述,“文化”二字又当作何解?或以为“文化”二字简单之至,勿庸费解,其实不然,至少是不尽然。比如,古人说“文化”,指的是“文明化”,或就当时意义而言的“现代化”。今人说“文化”,究竟何所指?则既要看是什么人说的,还得看是怎么说的。考古学家说一块破陶片属于“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那“文化”指的是某特定远古历史时期。所谓“文化人”说的“文化”,往往是“文艺”的代称。比如,所谓文化部,就只管唱歌、跳舞、戏剧、小说,至于陶片则无论黑陶还是白陶,一概不管。文盲说某某人“有文化”,说的是某某人认识字。识字多的人说某某人“没文化”,说的是某某人对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等等等缺乏应有的常识。

“文化修养”一词中的“文化”也是这个意思。“文化程度”一词中的“文化”却既可以是这种意思,也可以不是这个意思。说某人“文化程度高”,大约相当于说某人“文化修养高”。说某人“文化程度中学毕业”却是指某人的学历止于中学,同其人之“文化修养”并无必然联系。有人只有中学,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却有能耐高就部长之职。有些硕士、博士除专业知识之外一无所知,被人讥笑为“专业文盲”,就是一反一正两个极好的明证。

            用于“文化修养”一词中的这种意思正是本文命题的用意,也是在今天最为普遍的用意。这意思的来历却既非是自生,也不是衍生,而是源于英文的“culture”。翻译而来的词汇与其原文之间往往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culture”另有“耕种”、“繁殖”、“生长”的意思,这一层意思就不为“文化”所涵概。即使就“文化”所涵概的意思而言,所涵概的范围或程度也不与“culture”尽同。比如,如今美国有“corporate culture”之说,在中国流行的译名是“公司文化”,柞里子也曾照搬,实未见其妥。“文化”不是不能使用于较小范围的,比如,“茶道”不妨说成“茶的文化”,“酒经”珩不妨说成“酒的文化”,但是,小至一个公司,充其量只配说有“传统”,有“积习”,有“风气”,而绝谈不上有“文化”。中国人有“校风”之说,正好同美国人的“corporate culture”旗鼓相当。舍“风气”而取“文化”,不妨说恰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一种表现。

            美国某大学某年的校历上有“Black Culture Day”(“黑人文化日”)三个英文字,一位白人朋友看到之后失声大笑。虽不明言,其笑外之意却明白之至。无非是想说:黑人哪配有资格谈文化?这当然不能不说是含有种族的偏见,说些含有种族偏见的话如今在美国大犯忌讳,会被指为“政治上有问题”(“politically incorrect”),而一旦被人戴上这顶帽子,政治前途立即渺茫自不在话下,搞不好甚至会打破饭碗。那位大笑而不语的朋友之所以止于大笑,当然也正是因为不敢冒此风险之故。

然而,不应小觑或蔑视他人的文化,并不等于不应正视文化有异同。文化之有异同,古人早已深悉。“入境问俗”就是对这种认识的总结,如果没有异同,何问之有?这总结简洁明了,只是不如下面的笑话更富幽默感:话说某基金会分别颁发研究经费给一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德国人作为期一年的研究,研究的对象是骆驼。英国人拿到经费立即启程前往阿拉伯,买下一具帐篷,雇下一名阿拉伯当差,进驻沙漠,不分昼夜对骆驼进行实地考察。一年之后带回一本有关骆驼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记录虽不厌其繁,行文却杂乱无章,语无折衷,断失荒唐。法国人拿到研究经费之后,一头钻进图书馆,夜以继日,分秒必争,翻阅各种参考资料,一年之后编成一本有关骆驼的论文。叙述清晰、条理分明,但不能越前人之藩篱,略无发现。德国人拿到研究经费之后,当即买下一座沙发,几箱啤酒,一年之后仍然坐在沙发上一边品尝啤酒,一边冥想骆驼的实体究竟为何物?

            这笑话不知发源于何处,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春秋和多少张嘴皮才传到柞里子的耳朵,很可能失真走样。不过仍不失为一篇说明文化内容各不相同的佳话。下面的故事则更真切,也更风趣。说“更真切”,是因为这故事见诸前不久的报纸,有案可稽,不比上面的笑话是遥远的传说。说“更风趣”,那是基于柞里子的感觉,一本正经的人可能会视为下流也未可知。话说一位当红的英国作家来美国体验生活,适逢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桃色新闻满天飞扬。某报社记者在采访时顺便问及这位作家对此有何高见。这位作家说:英国人向来对男女关系神经过敏,美国人看来也大有步英人后尘之迹象,法国人却能泰然处之,行若无事。比如,英国某文化部长因同某女演员上床走漏风声而被迫辞职。法国人听了大惑不解地问:要不是为了能同女演员上床,文化部长还有什么当头?

            承认异同,就很难不让人比高下,一比高下就难免不被人指责为歧视。大概正因为此,美国目前出现一种企图从根本上否定差别的倾向,以为凡是归纳都忽略了个性,因而都是对真相的歪曲或至少是“政治上有问题”。有人视这种倾向为矫枉过正,窃以为比做因噎费食更加相宜。分析和归纳是认识的两项相反相伧的手段,缺一不可。如果不能归纳,就根本不能说“白人的文化”、“黑人的文化”、“美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文化”,甚至不能说“人类的文化”,甚至根本不能说“人”。取现代科学语言者,只能口称“宇宙”,取古代哲学语言者,只能口称“浑屯”。这道理古人也早已深悉。《老子》开天劈地第一章就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说的正是没有归纳便没有认识的道理。(这里根据的是传统的版本,倘若根据考古发现的本子,是德经在道经之先。上面的引文也就不在开天劈地第一章了。)

            可惜的是,如此这般早已深悉的是中国人,不是美国人。在当今之世,只有美国人说的话才会有人洗耳恭听,德国人、法国人说的话都似成了“西风贯马耳”,中国人说的话,况且是陈陈相因了数千年前的老生常谈,即使在中国也不如美国人说的话吃香,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会如何,自然是不待言而可知。柞里子不是法国人,也不是德国人,对于德法以及其他欧洲文化的被忽略当然没有切身的体会,不过却从报章杂志上读到过德、法学者抱怨如果论文不是用英文发表就如同不曾发表一般的文章,可见柞里子在德、法并不乏同调。至于说中国人不买自己人的账,如果存疑,不妨扪心自问:是知道基督就是耶苏,还是知道老子就是李耳?或者在亲朋友好之间打听打听究竟知道谁是谁者居多数。

            基督不是美国人,英文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文字,然而,如果没有基督教文化和英文文化在先,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国文化在后。要谈美国文化,倒是正好须从基督教文化和英文文化入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