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

眼见我所闻耳闻我所见 手写我所感心感我所写
个人资料
正文

为钱钟书声辩

(2009-01-29 14:22:00) 下一个

为钱钟书声辩
(作者:假仙真人,2009年1月29日)

钱钟书先生已经驾鹤西归。留在身后的,是惶惶巨著,是杨绛先生,是不尽的闲言碎语。

这闲言碎语中,间杂着对钱钟书学位的议论。依稀记得我本人也曾参与其中,具体观点看法,却已模糊不清了。

这议论,引发自杨绛先生的一篇文章,《记钱钟书与〈围城〉》(1985年12月)。文中说,钱钟书到英国牛津留学,1937年“得副博士(B. Litt.)学位”。这在我现在看来非常得体的词语,怎么就会引发议论呢?

因为有人认识这个B.,知道美国的B.翻译成中文是“学士”,也知道中国的“学士”翻译成英语是这个B.。有人似乎得理了,开始不让人了,开始上纲上线了,开始人身攻击了。

也有人看不忿,出来为钱钟书声辩。这些声辩者,多是强调学问和学位不完全等同,说“就钱钟书这种举世公认的大学者而言,究竟获什么学位,真的很重要么?不关注学问而关注学位,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了呢?”并举出一大堆大学者名满天下,著作等身,却没有学位的例子,末了再加上一句“100个剑桥博士换不来一个金庸!”

这种声辩,大呼小叫,避重就轻,却难掩苍白无力。学位是什么?学位是对学子勤学苦读的认可,是学子受教育程度的标志,这还不重要吗?金庸先生80多岁了,还远赴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已经到手,博士学位正在孜孜以求。所以这种声辩,是不堪一击的。这不,就有棒子结结实实地打了过来:

 “当然,学位对钱先生来说本无所谓。文凭只仿佛亚当、夏娃下身的那片树叶,只有需要遮羞包丑的人才用得着;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顾事关德性真理,则B.与D.之一出一入,岂曰小德乎哉!”

看看,来者不善啊。不但能言善辩,还知道B.与D.,令人刮目相看。只是不知来者是否知道还有个M.呢?暂按下,先不提。

鉴于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给了新华社一次玩中庸的机会。1998年,钱钟书逝世,新华社在新闻通稿中称其“获B.Litt.(Oxon)学位”,直接使用英文学位名称,原汁原味,避免因中文翻译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可卷在漩涡中的杨绛先生,经不起折腾了,老了,烦了,倦了,寻求救脱了。
2001年9月7日,清华,当主持人介绍钱钟书先生的生平,提到他曾获得过牛津大学文学副博士学位时,杨绛先生纠正说:“不是副博士,是学士学位。”
2003年7月,《我们仨》,杨绛写道:“钟书领到一张文学学士(B.Litt.)文凭”。

或许,杨绛先生是想起了“退后一步天地宽”的谚语,是想起了“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古训,是想起了她自己翻译过的诗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先生无异于在说:你们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钱钟书先生已经走了,闭嘴不为自己声辩;杨绛先生也准备走了,无意再为夫君声辩。而我,假仙真人,一个钱钟书先生作品的读者,愿意为钱钟书声辩。我要说的是:

杨绛先生说钱钟书“得副博士(B. Litt.)学位”,没有错;非但没有错,还是相对准确的说法。

这牵扯到零零散散的方方面面,容我慢慢道来。

中国学位的分级﹐是与高等教育的不同阶段相联系的﹐设学士﹑硕士和博士 3级学位。

学士(bachelor's degree) :是四年大学本科教育的最终学位。合格的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
硕士(master's degree) :是研究生教育的初级学位。通常是经过经过本科教育之后,再经过1~3年研究生教育,合格者授予硕士学位。中国学位条例把硕士列为独立的一级学位,而有些国家把硕士学位作为获得博士学位的一种过渡学位。
博士(doctor's degree) :是研究生教育的最高一级学位。

美国的学位分级与中国的大体相当,因此其学位名称可以直接翻译成中文,而不会引起错位。但由于各国的学位分级体制不尽相同,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都简单地直接翻译成中文,易造成混乱。比如,如果你把北欧部分国家的本科学位Master,与牛津大学个别与博士相当的学位Master,都翻译成硕士,那是对当事人的不尊重。如果不具备必要的背景知识,只知道查字典按字面翻译,难免闹出学友陆建德兄在《莫此为甚》一文中所披露的那种笑话的。

既然中国学士、硕士、博士分别对应于高等教育的不同阶段,那根据外国学位的不同教育阶段来确定其相当于中国的学士、硕士还是博士,是比较稳妥的。

以我们所关心的副博士学位为例。

苏联、东欧国家与我国的教育制度不同,他们有副博士学位。如何看待他们的副博士学位呢?国家教委和人事部,于1990年专门发文,认定苏联、东欧国家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我国的博士学位,其认定依据就是对这些副博士学位的设置标准,包括入学条件、学制、学位课程及论文要求的考察。

世界上不独苏联东欧国家有副博士学位,北欧和南美的瑞典、芬兰、智利等国,也颁发副博士学位,但不是相当于我国的博士学位,而是相当于目前我国的硕士学位。

那我国是否实行过副博士制度呢?也实行过。这我也是不久前才听说的。年前十一假期,我路过北京,住在长辈朋友老张的家里。老张是文革前的英语硕士,一直在外交领域和联合国系统工作。闲聊中,老张提到文革前有过副博士,高于学士,低于博士,相当于现在的硕士学位。这无疑让我感到惊喜:杨绛所说副博士,可能是有所本的。

为了验证老张的说法,离京后开始了一系列的资料搜索。查找到如下相关信息:
1956年中国招收过副博士研究生
国家科委以聂帅的名义颁布过《全国统一招考副博士的招生简章》
社科院哲学所前所长邢贲思当时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的副博士研究生
华南农学院培养过副博士研究生8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邢贲思的经历中,特地为副博士研究生注明(即现在的硕士研究生)。这与老张的说法不谋而合,相互印证。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1 :国内国外都有过副博士学位,有的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博士学位,有的相当于我国现行的硕士学位。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牛津大学的学位体制。就高等教育而言,中国和美国都属于新兴国家,因此学位体制的层次分明、名称统一。而牛津大学具有近千年的历史,见证了大英帝国的兴衰。其学位制度,既带有中世纪的痕迹,也打有现代的烙印。各种名称混合在一起,不是单靠学位名称所能够分辨出来的。比如,起源于中世纪的B.D., B.M., B.C.L.等,现在还在继续使用,是研究生学位,而非本科生学位。而现代引入的M.Phys., M.Eng.等,是本科生学位,而非研究生学位。医生的最高学位,美国、中国都是博士学位(Doctor),而牛津大学仍在沿用中世纪的名称,Master of Surgery (M.Ch.)。

这里补充一下,在牛桥,硕士学位的重要性,不如本科学位和博士学位。学友潘常青曾介绍说,凡是在牛桥获得本科学位者,工作后都可以回头向大学申请普通硕士学位,而不需要去攻读。这一方面说明,硕士学位本身不受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牛桥对自己的本科教育水平还是比较自信自负的。这一延续了几个世纪的传统,近年虽受到挑战,但仍在继续。

我们再来具体看一下牛津大学颁发的B. Litt.学位。这个B. Litt.的英文全称是 Bachelor of Letters ,不是Bachelor of Literature,是拉丁文Baccalaureus Litterarum的缩写。在牛津大学的学位系统中,B. Litt.是研究生学位,不是本科生学位。可能是为了与现行学位体制的接轨,牛津大学现在已经停发B. Litt.学位,改发M. Litt.学位,即Master of Letters。为了使学位保持一致,在2002年,牛津大学执委会规定第22号中规定,以前获得的B. Litt.学位,均可以申请直接转换成 M. Litt.学位,补发证书。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2:牛津大学的B. Litt.学位,是研究生学位,等同于其现行的M. Litt. 学位,相当于我国现行的硕士学位。

综合结论1和结论2,得出我的主张的前半部分,即杨绛先生说钱钟书“得副博士(B. Litt.)学位”,没有错。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的主张的后半部分,即杨绛先生说钱钟书“得副博士(B. Litt.)学位”,非但没有错,还是相对准确的说法。

这是从公众的普遍看法和心理定位的角度来说的。

从中文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凡是在副博士后面有标注的,基本上都是标注相当于我国博士学位一类的字样,而那些相当于硕士学位的副博士后面却少见标注。这是大家的虚荣心理使然。相当于我国现行博士学位的副博士,担心别人误以为自己低博士一等,故进行标注。而相当于我国现行硕士学位的副博士,则担心进行标注会自贬身份。这说明,在人们的心理定位中,副博士低于博士学位,但高于硕士学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心理定位,大概与苏联的长期影响是分不开的。

对于B. Litt.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工具来估测。

在学术教育界,人们习惯在人名后罗列学术头衔,惯例是从低到高逐一排列,即先后次序为学士、硕士、博士、院士。现在,我们一同来看一下,同时拥有B. Litt. 和MA学位的人,是如何排列它们的次序的。网上搜索结果显示,选择B. Litt.在后的,有25,200例;而选择MA在后,只有区区433例。前者占了98.3%,占压倒性多数。我们现在可以明确地说,在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B. Litt.学位高于普通硕士学位MA,是一公认的事实。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3:在人们的心目中,副博士高于硕士而低于博士,B. Litt.高于MA而低于D. Litt.。

或许,F. J. Wylie上世纪初叶对牛津大学B. Litt.的看法,代表了那个时期的学人,对这一学位的流行看法。他写道:
For independent work on a less ambitious scale, but still claiming the title "research," carried on under University supervision, and tested in its results by University examiners, Oxford awards the degree of B.Litt. or B.Sc. From a professional or utilitarian point of view this may be unfortunate, in so far as the world in general associates a Bachelor's Degree with something different. Oxford, however, fixed on these titles for her first research degrees; and there the thing rests. Those to whom it matters will in time come to realize that the B.Sc. and B.Litt. stand here for work similar in character and quality, if not actually in amount, to that which brings elsewhere the Ph.D.

最后一句大致是说:牛津的B. Litt.所做出的工作成果,抛开数量不谈,但从性质和质量上来说,拿到别处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Ph.D)。这个说法,虽不掩个人的偏好,但也绝非夸张。

至此可以看出,杨绛先生把牛津大学的B. Litt.译成副博士,是恰如其分的。

带着中世纪色彩的B. Litt.,向我们走来,古色古香,历久弥珍。多少个掺水的博士,想把自己的博士换成这个B. Litt.,而不得。英文的B. Litt. (oxon),与中文的副博士,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钱钟书先生在牛津读书时,杨绛先生在那里陪读,因此,杨绛先生是非常了解这个学位的底细。杨绛先生把牛津大学的B. Litt.译成副博士,或许,她也是想保持一丝传统,保留一分古朴,保住一点尊严,保存一段记忆。沉淀在心底的东西,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假仙真人语录:“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参考文献:

[1] 杨绛: 《记钱钟书与〈围城〉》

[2] 杨绛:《我们仨》

[3] 刘江:《“好读书”和杨绛》

[4] 新华社:《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逝世》

[5] Degr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6] Oxford University Council Regulations 22 of 2002: Regulations for Degrees, Diplomas, and Certificates

[7] 国家教委、人事部:《关于获得苏联、东欧国家副博士学位人员回国后待遇的通知》

[8] 陆建德:《莫此为甚》

[9] F. J. Wylie, “The University System”, in “The Rhodes Scholarships” (By George R. Parkin, C.M.G.) , Boston and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12, p.16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