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告诉你当大师和识别大师的六个条件

(2007-02-09 13:46:27) 下一个
做大师要满足六个条件
 
 

  近日,《南都周刊》记者采访李敖时,李敖对大陆文化界一些著名学者进行了批评。冷静想一想,李先生的话虽有玩世不恭的俏皮性质,但骨子里是极其认真而严肃的。我建议我们跳出“某某”是否为大师这样的争论,而直接检讨一下一个人要想成为大师的条件。

  一个人怎么样才算大师,也许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在我看来,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其条件不外乎以下六点:第一,有自己的学术创见或代表作。这样的创见或代表作一般是独立完成发表的,而且完成时的作者年纪一般不晚于50岁。在历史上,只有康德等极少数大师发表其代表作的时间较晚,属于大器晚成,大师成名时间一般在30-50岁之间。我说的成名,不是做教授或学者,而是成为所在学科的头号人物。

  第二,有明确的学术论敌。大师在学术上要有创见,就不得不树立学术敌人,有学术靶子。超越自己的学术敌人是大师诞生的重要标志。

  这些敌人不是在政治上有不同意见,而是在学术上有不同意见,大师一般有学术偏见或门户之见。一个人如果觉得谁说得都有道理,然后做“博采众长”的工作,这不能叫大师,也成不了大师。

  第三,经常被学界同行提起或引用。大师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无论大师的观点是否正确,人们在讨论某个话题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要讨论一个话题,就得提到他的观点。大师的学术思想必须产生跨越代际的影响。跨越代际越多,表明其影响力越大。

  第四,具有跨学科的影响力量。大师不仅在自己的学科之内具有广泛的仰慕者,而且在自己的学科之外具有广泛的仰慕者,这些仰慕者成为大师的思想、观念的忠实研究者、解释者和传播者。只在本学科产生影响,那还只能算得上小师,只有同时在多个相关学科产生影响的才能称为大师。产生影响的学科群越多,表明其影响越大。

  第五,从事的学科是当时的核心主流学科。只有核心主流学科才能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持久的真正的焦点。大师则是这些学科的领导者,他们在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对科学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敏感度,对科技前沿问题具有首先发起作用,对科学研发计划具有实际指导作用。他们往往是处于学术发展最前端的科学群体,他们在人数上往往是极少数,但是他们的领军地位对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如果在一些冷门领域做研究,当然容易做出别人做不出的成果,不是因为成果很重要,而是因为这样的学问“做”与“不做”对社会的影响都差不多。所以,真正的大师必须是核心主流学科的核心人物。

  第六,产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影响。真正的大师不只属于某个国家或民族,也属于世界,其学术成果属于整个人类,而大师的仰慕者会自觉地向外宣传大师的思想。而且他们的思想也会在世界的范围里得到批评和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师的作品一般都是有两种以上的语言发表的。也就是说,除了母语,他们还有第二语言或第三语言的作品。大师的服务目标应当是整个人类,不仅是今天的人类,也包括将来的人类。“大师”之谓,实乃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总之,大师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他封的。大师是时代的代言者,也是人类的代言者。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大师,也成不了大师,但我们希望与大师为友,也能与大师为友。只有愿意与我们为友的大师,才是真正的大师。

  □张国清(浙江大学教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