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劝世古歌

(2008-12-09 15:29:21) 下一个

人生一世,诸多无可奈何。如生在何家,长在何地,谁是父母,自然条件,天生禀赋,性格兴趣,体质基因,社会时代,等等均不由自己选择。这是好理解的。然而在属灵的一面则一般人很少注意。如眼神,脸色,心领神会,灵感,潜意识,直觉,心思意念,印象,似曾相识,梦魇,等等则属于灵的范畴。其自然反应,亦不在人之选择控制之内,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存在。特别是意念,似乎是出于自己,殊不知不尽然也。人碰到人,遇到事,首先有意念,然后才根据那个意念里的理由,对错认知和自己的所能去行动。而行动的结果如何有时马上就能知道,有时要多年以后才能知道,如婚姻。在当时人的行为决定一般是自认为正确和有着自己的充分理由的,至于以后的结果是否如此,则另当别论。关键是如究其当初为何会认为是对的,到头来却是错的原因,则很少有人细想,或百思不得其解。多数人会用“年轻”,“没经验”,“以为是”和“性格”原因作为所谓的理由和解释。如果我们套用那些理由去看现实中的所有人,显然是不成立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衡量真理的标准有二: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论何时何代何人,二是在实践中的结果必为好结果。人之可叹,以社会潮流所认可,所接受,所允许的标准为标准,何能不惑,何能不错。

还有第三个方面不在人生的选择和控制之内:机遇和缘分。

意念(包括是非观念,善恶),条件(包括健康,知识技能,所在环境)机遇(包括现实需要,时间及地点)和缘分(包括人际关系,遇到何人)决定了人生的吉凶祸福。也就是所谓的“命运”。而凶吉祸福的决定权一是出于本心,二是出于天意。以下“劝世古歌”是关于本心的,而天意难测,但天意必善必公正,只不过有些原因和理由不为人知罢了。

区分本心的善恶或好坏,自有天作公判,这里且列出心不善(出于邪灵的)诸条,以作参考标准:

骄傲,自私,空虚,贪恋,嫉妒,灰心,懒惰,色欲,苦毒,忧烦,焦躁,悲伤,埋怨,怀疑,压抑,记恨,惧怕,论断,恶言

自然“心好”的标准是与以上相反,望同修努力,常闭门自省悔过,并祈祷神明赋予改变自己之能力,自有福气好运。

                         劝世古歌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命皆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