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秦王破阵乐

(2007-02-13 14:44:38) 下一个

雄壮苍劲的旋律让人心绪跌拓,如同置身于沙场:将如云士如雨,象貔貅似熊罴,刀光剑影,杀声雷动。这是经叶栋解释的唐传五弦琵琶曲《秦王破阵乐》给听者的感觉。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所以唐代音乐大都散发出一种歌舞升平,其乐陶陶的气息。《霓裳羽衣曲》,《清平调》,《白紵》等蜚声于当时,但却没能保持长久。今天我们得以熟知的《阳关三叠》恰是看不出一点盛世痕迹的伤别之咏。可见,象《秦王破阵乐》这样雄壮苍劲的音乐确乎不可多得。

《秦王破阵乐》又名《七德舞》,它的来历,据野史记载,是李世民的次子谄媚父皇而令乐工谱就的,据说此曲很得李世民的欢心。这样看来,这支凝有沙场将士鲜血和离乱百姓悲苦的曲子也蒙有”盛世”的阴影。

史书上说,此曲一奏,风闻百里。那遒劲的管声,宏大的鼓声,和上抑扬的琵琶和苍凉的胡笳,其撼人之力岂百里而足?白居易在他的《七德舞》诗中写道:“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祚垂无极。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可惜“七德”并未能“垂无极”,子孙也未能因而领会“王业艰难”,这首当时连周边列国都耳熟能详的大唐国乐也最终随著大唐消亡而灰飞烟灭。

大概是盛世乐的排挤,早在玄宗时代,《秦王破阵乐》的悲壮便被《霓裳羽衣曲》的婉转取代。但“渔阳鼙鼓”又把“霓裳”惊破,“雨淋铃”明皇蒙尘。从此“盛世”往矣,战乱,衰落使得郊寒岛瘦,这“寒”这“瘦”倒得了后人的叹赏。

人们讲史讲文,把唐代分为初,盛,中,晚,都是按照各阶段文化风格不一而定。这种分割不能绝对化,因为初唐杂盛唐之音,盛唐李杜又确确领中晚唐不少风骚。但总体说来,各代有各代的突出的人文特征,盖各代都有别于其它时期的社会现实尔!从“秦王破阵”到“霓裳羽衣”,正演奏了一个皇朝的演进与发展及其盛衰的缘来。一滴水中见太阳,两支曲中看兴亡,耐人玩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