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受波士顿

(2007-02-13 14:59:15) 下一个

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让我飞了趟波士顿。从飞机上看波士顿的罗根(LOGON)机场,三面环水,一面陆地,水陆相抱,就象一对情人难分难舍,别有一番趣味。出了罗根机场, 我立刻感到北方料峭的春寒,只好从旅行袋里抽出外套披上。

在波士顿的第一天,我参加了无轨电车市区一日游,开电车的司机兼导游有着很重的波士顿口音,他风趣地向我们介绍波士顿的历史名胜。波士顿是个英国文化浓厚的城市,美国独立战争也是这个城市风貌的基础。波士顿的地名,街名,区域名大都是从英国来的,例如查尔斯镇等。波士顿的酒吧和茶会很有名,是典型的英国遗风。她的酒吧不叫“BAR”,而叫“PUB”,是典型的英式称呼。在波士顿有个散步的好去处“自由通道”(FEEDOM TRAIL),有两个半英里长,这条通道经过了所有主要独立战争在波士顿留下的有关景点。波士顿曾是独立战争时期自由呼声的发起地,那些著名人物如JOHN HANCOCK,QUICY ADAMS,PAUL REVERE的遗迹在波士顿随处可见。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美国本土上的两次战争——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囊括了美国主要大城市在历史上的璀灿。北方城市很多以独立战争为标志,南方城市鲜有未受过南北战争影响的。时至今天,南方人讲起南北战争,还带着当年的骄傲。很奇怪,虽然那场战争他们败了北,虽然事过境迁已近二百年,他们还是蔑称北方人“YANKEE”。我先生在亚特兰大住过多年,而他的故乡小城兰卡就是当年把亚特兰大烧成白地的谢尔曼将军的祖居所在,所以对于真正的南方人,他是不愿提他的故乡的。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今天的北方人很少蔑称南方人“REBEL”了,看来胜利者的襟怀跟失败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同样的,北方人爱谈论独立战争,却对英国人没有一点敌意和蔑视,也许是因为年代太久,也许还是胜利者的姿态罢。

波士顿是美国最老的城市之一,在城中心的一座墓园,最早的墓主葬于公元1666年。在城中心有座植物园,也历史悠久,是1887年建造的。里面的天鹅湖据说是两只白天鹅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园,它们俩长年无后,人们才发现原来两只都是雌天鹅,却彼此寸步不离左右,不由得称奇。

波士顿的雕塑很多,街头巷尾,公园院舍,雕塑的人物大都是独立战争时期的英雄。这一点更象欧洲的大城市如布达佩斯。走在波士顿DOWNTOWN,如同走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 更如同坐井观天,有种身在纽约曼哈顿的感觉。也难怪,波士顿与纽约并列世界五大金融中心之一,但波士顿的高楼风格与纽约不尽相同。波士顿既有古老的欧式造型的建筑,也有现代的几何造型的大厦。著名的JOHN HANCOCK TOWER是全玻璃的大楼,蓝天白云,古色古香的教堂,交相辉映在大楼墙壁上,蔚为壮观。这里街道很窄,人很多,不小心以为走在维也纳的街头,只是不见那些小号的奔驰聪明车(SMART CAR,很小的奔驰车,在欧洲常见)。正是午饭时间,街心公园里坐满了装束正经的专职人员,让人感到这城市的古朴和年轻。

我喜欢波士顿,因为这里的人们很开放。在街上比比皆是不同种族的情侣或夫妻,没有人向他们投以异样的目光,我觉得处身其中很自在。纽约比波士顿更加国际化,在纽约是没有外国人这个字眼儿的。但是在纽约也有不便,就是问路最好问警察,因为你不能指望纽约人都会或愿意说英语。而波士顿就没有这个问题。

波士顿分波士顿和后海湾(BACK BAY)两部分,后海湾主要是居民住宅区。我乘船从内港(INNER HABOR)去参观了美国海军鼻祖舰—宪法号。从船上看波士顿港,就象从海湾看纽约一般无二,只是少了自由女神像,不禁感叹造物主的神奇。波士顿有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水上出租车,很多人上班利用它躲避高速公路的拥挤。

波士顿是个高知华人聚居的地方,所以在这里是感觉不到多少对华人的歧视的。哈佛大学的校园和广场上,东方面孔几乎是招牌,连接头的卖画者都不例外。自由是不能容纳歧视的,心中有歧视和被歧视的人都是不自由的。作为自由先声的波士顿是否也是平等之都呢?哈佛校园距离门口不远的是创始人哈佛先生的青铜像,那左脚上的皮鞋被摩擦得呈黄铜色,不知道它给哈佛的学生和游人带来过多少好运气,但绝对是最引人注目的哈佛景观之一。

波士顿有不错的地铁系统,分红黄蓝灰四线,还有高速火车通向城郊。但上下班时间交通依旧很差,有的高速公路地段据说修了几十年了,还在修,政府效率低也许是大城市共同的特色吧。

波士顿历史上也是个爱尔兰人聚居的城市之一,在一些爱尔兰人雕塑下,石刻的碑文讲述了当年他们的祖先为逃避马铃薯饥荒而移民美国的悲惨经历,还有后人运粮食回爱尔兰救济饥民的故事,这些很让我感慨一番。也许爱尔兰人总统肯尼迪是爱尔兰人最大的骄傲,所以虽然他不是波士顿人,他的纪念物也遍布波士顿。

两天的感受波士顿也让我感受了它的风寒,一回到家我便病倒了,一病就是两周。尽管如此,我还是爱上了波士顿,我问先生:“我们搬去波士顿吧?”先生说:“等你再感受一下那里的冬天再说。”我无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