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尘影

写下一些尘事,留下一点影子。也许世界都忘记了,至少自己还记得自己。(原创所有,请勿转载)
个人资料
尘凡无忧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口罩的闹剧

(2020-04-06 11:01:55) 下一个

口罩的闹剧

 

还是最早的时候,武汉公开肺炎人传人的事实之后,加拿大的医学专家们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公开表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新冠肺炎,你们来吧!

我听得又好笑又替他们捏一把汗。

医学专家喜爱病毒可以理解,因为那是挑战,医学可以籍此得以深入发展。但不是所有的挑战医学都能够轻松应付得来。即使发展到现在,医学可以施展的本领实在太有限。在未知面前,盲目的信心和傲慢都是不自量力的表现。

当然这也缘于他们自己不能读中文报道,即便能读也不了解中国模式,不明白那种举国兴师动众意味着什么,自然也就不能领悟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但是我明白。

我的紧张和严阵以待让孩子们觉得小题大做。饶是如此,不断的灌输性的洗脑(即使遭到抗拒)总是会于不知觉中发挥作用。

1月25号加拿大出现第一例中国输入的病例时孩子们跟着小小的紧张了一下。因为之前我就跟他们说这不是早晚的事,而是近在眼前的事。这个飞速出现的病例论证了我的观点:这是传染病,拥有众多华裔的加拿大怎么可能幸免?

随即出现的就是口罩的问题了。

我们家没有口罩。那时候中国急缺口罩,我一直认为,我们手中少占有一个口罩更需要的人就会多得到一个口罩。不占有任何防疫资源让我内心坦然。但是小孩子们的恐惧还是需要安抚的。我连夜做了四个简易口罩给他们,叮嘱他们放在书包里备用。

我不知道现在的所谓医学专家都是什么样的专家,通过呼吸传染的疾病怎么可能避过口罩这一环节。但是现实就是这么魔幻,那些所谓的医学专家众口一词,称口罩并不能阻止病毒传播。

 

学校果然不出所料的不允许戴口罩,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甚至强令不允许戴口罩。连当时的几乎全是华人孩子上的中文学校也禁止戴口罩。在中文学校做义工的尘儿因此愤怒了。

我记得那晚尘儿从学校回来已经快九点钟了,他愤愤地跟我说起学校这个规定的不合理,然后冲上楼去,不出十分钟,竟然写出一篇讨伐这种愚蠢规定的檄文,准备放到区教育局的网站。

我看着不觉失笑。这真是年少时的我啊,也是这么热血冲动,见到不平就想疾呼,就想挺身而出。

不过那晚我阻止了尘儿。原因多种多样。即使尘儿小心翼翼地避开了种族偏见的雷区,但那时还流行一种舆论误导,说只有黄色人种才会传染这个病毒,所以那个时刻那样的檄文只会更激起对华人或者亚裔的歧视。

但我们住在华人区。我只能叮嘱孩子们自己要小心更小心。

 

移民整整十七年,第一次我如此关注加拿大的新闻时事。看着肺炎病例一个一个出现,看着专家官员们一天一天相同的轻忽,直到加拿大开始出现社区传染,肺炎大爆发,再看着他们缓慢地改口,缓慢地把口罩提到预防肺炎的日程上来。

那种因为懂得中文而产生的对这个疾病的清醒的认知,在等待政府和官员专家们苏醒过来的过程中是一种折磨,不过这也提供给我一个深入思索的机会:假如平庸无知的人握有话语和决定的权力,歌舞升平的年代倒也罢了,关乎人命需要立即做出决策的时刻,有这样的官员就不亚于一种人为的灾难了。

 

加拿大从禁止戴口罩到提倡戴口罩经历了二个多月的时间,在这度日如年的灾难时期,两个月是超级slow motion 了。当然日后发展到不戴口罩不允许出门也不是不可能。

直到前两天,联邦发言人终于承认,加拿大口罩严重缺乏,一直不提倡民众戴口罩只是为了确保医护人员优先得到保障。

我听了哑然失笑。天下乌鸦一般黑。政府可以说出事实让民众自己判断而不是用错误的信息误导民众吗?

不过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这种拙劣的洗脑手段居然有用。一位近年移民过来的朋友,号称大律师,曾经为了戴不戴口罩跟我争辩。她认为政府说戴口罩没用就是没用,要不然不会这样说,即使她曾经在北京经历过SARS……

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分析和判断一件事,而不是轻易被所谓权威洗脑,变成错误的拥趸?

政权是一种危险的权力,也是一种非常让人晕眩的权力。怪不得自古以来无论东西方,为了争夺权力无所不用其极的事从未间断。

 

扯远了,说回口罩吧。

假如新冠肺炎在武汉的时候加拿大觉得遥远,那么有了第一例的输入时就该觉醒:一切就在身边。假如那个时候政府就开始向民众灌输口罩有用,加拿大人民面临同等感染危险的话,大概也不至于华人还四处搜罗所有能够寄回国的口罩寄去中国,而不给自己正身处的国家和人民留一点后路了吧。

事实是,一直到二月中下旬的时候,还有华人搞来一切可能搞到的口罩寄回中国。若是默默寄回去也罢了,总有人高风亮节先人后己。不,他们还要发微博贴照片显示自己的博大爱心。

其实爱心也是好的,但是他们在加拿大人民,尤其是医护人员,因为没有口罩和各种医护用品而面临感染,甚至因此而感染病毒,更甚者死亡的时候,他们会想到自己在做天使的同时,也在做一个隐形的杀人凶手吗?

 

又跑题了。还是回来说口罩。

口罩是我最先想到的事,又是一直没有完成的事。

如今口罩在海外一跃上居到生死攸关的位置,那么奇货可居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总有一些人把钱财看得比天高比地大,即使赚滴着血的钱也心安理得,甚至心花怒放。

我极其鄙视这种人,自然不肯让他们遂了心意。今天在网上看到美国特种兵改做口罩的新闻,不由莞尔一笑。

早在美国进入紧急状态的时候,我也跟着自动进入加拿大的紧急状态了。有一天我跟尘儿在沃尔玛婴儿用品部徘徊了半个小时,寻找他们小时候用的那种布尿片(确切的说是纱布,透气性极好。可惜那些布尿片我后来好像送给了某位不会嫌弃又愿意尝试使用的朋友,不然如今用那些布尿片再改做成口罩戴的话…….那些平凡的布尿片的一生将会过得多么有意义啊),询问了两个店员,他们居然不知道有这种布尿片。好在网店里还可以买到。

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永远没有错,即使做得很难看,但是实用,戴起来柔软温馨,让人轻易忘记正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噩梦。

 

(附:我一直偷懒,迟迟没有开始动手做口罩。昨天早上一位并不十分相熟的朋友得知我没有口罩,主动把国内亲戚寄来的口罩送给我一盒,让我非常感动。即使再至暗时刻,也有美,甚至最美,支撑着我们走过去。祝愿大家都平安度过这个非常时期。)

 

 

说明一下:这种布尿片透气性极好。一包十张左右,20多加币,一张做四个口罩。蒸煮消毒后可以反复使用。做法很简单。一台几十元的小缝纫机就可以,也可以手缝。虽然我做的不好看(主要是我任性惯了,总是大刀阔斧地自己发挥,不肯完全follow the instruction),但是心灵手巧的人一定可以做的很漂亮。所以推荐一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尘凡无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注册很麻烦' 的评论 : 是。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影响力的确大,其他国家多半是小弟。。。连脑子都不动一下地跟着。。。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直到前两天,联邦发言人终于承认,加拿大口罩严重缺乏,一直不提倡民众戴口罩只是为了确保医护人员优先得到保障。
===============
非常遗憾,加拿大政府很无脑,所有的决定跟着美国跑,就连带不带口罩的理由与美国都一样。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总统很重要,他会引导全球人
尘凡无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inMu' 的评论 : 戴口罩自保与保人两者兼顾。我猜西方这样宣传是一种战术,为别人的健康着想是高尚情操,绝大多数人都会为了这个缘由戴上口罩。。。
木木复活节快乐!:)
LinMu 回复 悄悄话 现在西方鼓励戴口罩是担心无症状感染者把病毒传给别人。
祝无忧复活节快乐!
尘凡无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带娃是持久战' 的评论 : 噗。夸得这么谨慎,你有没有这么实在啊。:)反正你也不用做,确实可以省了点的力气。:)
带娃是持久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尘凡无忧' 的评论 :

好吧。心灵不知道,手应该比较巧的 :) 老凡的链接我都没点 = =
尘凡无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带娃是持久战' 的评论 : 只是支持吗?难道不顺嘴夸个心灵手巧啥的?噗。:)
应当是同一个链接,凡人到处贴,是希望大家都做出合格安全的口罩来,好人呐。。。:)
带娃是持久战 回复 悄悄话 支持一下。凡人的链接看到了好几次 XDD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链接 = =
尘凡无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anreninus' 的评论 : 哈哈。明白了。谢谢安慰。还有谢谢链接,的确,能够保障安全最重要,难看也心安理得。。。:)
Fanreninu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尘凡无忧' 的评论 : 不是,你的做得好看,我给你的是不好看,但保护性能可能会更强一些的,口罩不在乎美丑,而是要管用。:)
尘凡无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anreninus' 的评论 : 哭一下。你这是嫌我做的口罩难看啊。口罩要那么花容月貌干嘛?我不听话,再好的教程,我做出来的应当就是这些卡西莫多的样子了。。。。:(
Fanreninus 回复 悄悄话 赞一下,写诗的笔和手用来弄口罩了!给你两个链接,都是教人做口罩的:

https://www.bronsonhealth.com/app/files/public/8410/OFFICIAL-Bronson-Face-Mask-Template.pdf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373043/pdf/05-1468.pdf
尘凡无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周回陶钧' 的评论 : 哇,握手握手。我2003年4月10号落地加拿大,正好避开北京SARS爆发。那段时间我也住在北约克。太巧了。:)
周回陶钧 回复 悄悄话 我们不约而同地写了一篇关于口罩的文字,行文中还都提到了“跑题”。哈哈哈,真的巧合,很喜欢你的文字.我今年也刚好来加拿大17年了。2003年SARS时住在多伦多北约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