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15)
2011 (144)
2015 (51)
2017 (44)
2018 (41)
2019 (58)
2020 (34)
2024 (146)
2025 (7)
终于有机会把《千江有水千江月》又看了一遍。
大学里看过很多书,印象深刻的不过几本,《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一定要算一本的。记得第一次看,是大一。在图书馆一抽屉一抽屉厚厚的借阅卡片里看到这个美丽的书名,一下子就被打动了。之前我并不知道萧丽红的名字,想看,就是因为这个书名,莫名的幽静,开阔,还淡淡的忧伤。
我对文字向来比较敏感,一本沉静的书很容易打动我,让我跌入作者的情绪中,很长时间不能够拔出来。萧丽红的这本书就是这样让我记住的。
我曾经摘抄了很多这本书里的句子。我怕再没有机会读到它。在我,真的是没有想到,二十年之后,再读这本书,依然会让我如此喜爱和感动。
作者持一颗平和端静的心,以一种温润从容的笔调,用一种沉着徐缓的神态,诉诸于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台湾渔港一个大家族里成长起来的少女亲情与爱情的故事。那种丰厚的文化积累,淳朴亲切的乡土民风,在作者笔下自然流露,有着一份沉甸甸的厚重和极可依赖的温暖。书中描写的很多场景,对我来说,都很熟悉亲切。它会带着我回到一些久远而清晰的记忆里去。我想,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一个缘故。
书中主人公贞观和大信的那种纯净细腻古典含蓄的爱情,在这么多年之后,依然深深打动着我。我始终相信,真正美好的情感,可以穿越时空,穿越文化,穿越心灵。其实这么多年过去,我除去记得自己当年摘抄的句子,对贞观的爱情故事的情节和结局早已忘记。再次读来,才知道,贞观对大信那样的痴情深爱,原也是在通透彻悟之后放手。
重温贞观感情的起伏,不自觉地跟着叹息。那些婉转低回的相思,惴惴不安的揣度,绝口不提的伤痛,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熟悉。女儿情怀多是如此吧。即便深爱,却依然遮掩,情怯,含蓄。宁愿在远处自苦,也不肯主动冲破心灵的藩篱。
虽然我也很欣赏热情奔放不顾一切的爱情,不过我更能理解执着含蓄却深藏的情感。人的一生,有太多的东西,比爱情重要。为爱情低到尘埃里,我始终是不赞同的。我喜欢在爱情里,依然保有自我的人。在我看来,那才是一份健康温暖的爱情。
有爱才会有痛。最怕的是深深相爱,一同走到无人至的情感境界,却突然那个人转身走了,只留下你自己在荒无一人的灵魂世界里茫然四顾,苦苦挣扎。那种痛,不经历不会懂。这时,放下,舍弃,重回人间俗世,是唯一的一条路。当然这些,一定是若干年前的我所不能够体会到的,所以,有一些什么一直在我体内,缭绕着,不肯离去。
不知为什么,读到贞观从山上一路下来,要快些回故乡去时,“所有大信给过她的痛苦,贞观都在这离寺下山的路上,将它还天,还地,还诸神佛。”我真的能感觉到一份曾经深沉的感情,在贞观大步流星回家的时候(我想那时的贞观该是大步流星的),慢慢从体内散发出去,升腾出去的感觉,有一种雾散天开万里无云的晴朗感觉。
我的日记本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看这本书的摘抄:
爱是没有错爱的,只要那人是你心上爱过,就可终此一生无所改。
人世的折磨,原来是——易舍处舍,难舍处,亦得舍。
火过为灰,他已经是燃烧过的。
只要她是人世风景,只要她还好好活着,人生何其美丽......
当年的我,靠着它们慢慢地放下自己跟贞观一样的心结,只不过我比贞观的悟性要差,用的时间要久。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我只知道它极美,却一直不知道,这是佛家的偈语。贪苦,嗔苦,痴更苦。其实,我所不悟的,前人早已悉数看透。
我想,如果有一天,当我不堪心灵的疲惫,需要一份信仰来支撑我走剩下来的人生路时,我应当会选择信佛。
二十年后重读,依然觉得这真是一本值得逐字逐句研读的好书,依然觉得萧丽红应当被更多人了解和知道。在如今已经很少见到这么清澈明净又醇厚的文字,它精致到几乎每一个字都是美的。打开书,扑鼻的,是浸润着美好聪慧心灵的文字的香气。我喜欢美的文字,若有一份美的情怀,再有一份美的思想,这样的书便是宝贝。很欣慰,早在我很年轻的时候,便与它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