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尘影

写下一些尘事,留下一点影子。也许世界都忘记了,至少自己还记得自己。(原创所有,请勿转载)
个人资料
尘凡无忧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母亲,请允许我说不

(2010-12-26 22:10:30) 下一个

 

 

母亲,请允许我说不

 

接到何的电话,听他在那头絮絮叨叨,便知道他又是喝多了。

不喜欢听他的醉话,不过,又不得不抱着话筒,何是寂寞的,我知道。

 

我真是笨死了,不知道该怎么跟自己的母亲说不。何在那头,呜哑的声音,重重地叹息。

在何断断续续地闲聊中,我了解个大概。

何的母亲,我知道,是那种控制欲很强的女人。何的父亲在世时,何的压力还小一些,如今,母亲的一切重望和生活的重心都倾转到何的身上。

何从小就受母亲的牵制,从一个听话的小男孩,长成一个并不是一个特别有主见的男人,人到中年,生活得一塌糊涂:破碎的婚姻,不算成功的事业,以及再次寻爱的迷茫。

不能绝对地说,何的现状跟母亲的强势有直接关系,不过,也不能断然否认,亲情对何人生的影响。

 

何离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便一直拖着。母亲先是再三再四地催促他成婚,看他没有动静,便主动到何的家里去给何收拾住处。他们没有同住。并且,母亲更是对他的为人处世过分地干预,甚至强硬地训斥。

一个40岁的离婚男人,是不需要别人的照顾的,尤其是自己的母亲的。一个40岁的离婚男人,更是不需要父母的干涉了,人生的何去何从,他有自己的把握。即便再多的弯路,该他走的还是要走。父母的建议,于事无补,甚至使他更加逆反。

无为而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爱之深,恨之切,也很容易让父母干预过多,越帮越忙。可是,当孩子郑重地拒绝时,又一定会看到伤害。

 

何跟母亲说过很多次,理解母亲的好心,但是,实在不需要母亲的帮忙,他一个大男人,知道该怎样打理自己。他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自己的家里自己做主。他不喜欢自己的东西被母亲收拾起来,然后他再花更多的时间去翻找。

我们都要不浪费时间好不好?给我一个自由的空间好不好?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好不好?何给母亲讲了很多的道理,他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总是被打扰。

不过,何的母亲,并不是一个容易说服的女人。

彼此留一点距离,不是很好?即便是母子,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母亲总是越俎代庖,何,并不觉得开心,甚至,有无数烦恼。多年的顺从,已经让他在母亲那里失去了有效反抗的能力,即便,他心中非常的不情愿。

也许,他该知足,有母亲烦扰他。很多人,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失去双亲,或者远在天边,不能承欢膝下。他知道母亲是出于关爱,也正因为此,他的拒绝和反抗,始终都参杂着难以言喻的矛盾和自责。

可是,母亲那种居高临下的指挥,那种无所顾忌的打扰,那种必须言听计从的要求,对何,已经变成一种负担。他觉得自己一点也没有自尊自信,在母亲那里,他是一个完全失败的男人。

 

我知道那种感觉。面对我自己的母亲,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不。跟母亲住在一起的时候,无论委婉或是直接的反对,都不会达到我想要的结果。

那一个孝字,在传统的道德观念里,固执地占据着最高点,不可以有任何的悖逆。有一些父母的眼中,只可以有儿女的听从,却容不得半点反对的声音,如何的母亲,如我的母亲。

 

不知道,那个孝字,究竟该怎样写,才是最好。

当亲情变成一种负担,变成压力,让你喘不过气来,让你只想逃,那样的爱,真的是仍然需要我们顺从的爱吗?

我会抗拒,无声地抗拒,坚定地逃跑。

记得何曾经说过,对一个男人而言,永远的天堂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母亲。不过,如今,何却想离天堂远一点,远到可以有自己的自由的距离。

 

其实,我们都知道,无论是父母对儿女,还是儿女对父母,那份爱是不容置疑的。不过,爱到怎样的分寸才好,这是我们在面对亲情之爱时,一直都缺失的一份思考。

我们的亲情教育,过分地强调听从和孝顺,那种父父子子的顺序,是一种刚性的存在。没有人教育我们,如果,孝顺跟自我发生矛盾,激烈碰撞,那个时候,孝顺,可不可以给自我一个存在的空间,让它跟孝顺,可以并肩站着。

我们的教育,并没有给孩子说不的权利,甚至没有给孩子说不的勇气。

父母也是人,而不是完人。可不可以,在道德立场上,给孩子的人格和思想一点尊重?我想,很多的父母,都忽略了这一点,所以,现实里,很多的父子亲情中包含了爱以外的情感成分。

 

记得那天听收音机里,一个华语台,在讨论当时发生的人伦惨案时,一位人到中年的男听众,在说到自己跟父母之间几十年的纠结情怀时,止不住地痛哭失声。听着他的阵阵难以自制的哽咽,不禁心有戚戚。原来,也会有这样的人,为亲情受伤,在即便时过境迁之后的很多年,依然会感受到曾经的那份无以言说的疼痛。

只是很多时候,每一个人,每一个在这种亲情中承受着煎熬的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回避着这个问题。我们传承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并没有给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余地。

而其实,亲情,无论怎样伟大,始终都有着人性的烙印,也有着无法遮掩的并不美丽的伤疤。

 

多期望,我们可以有勇气去自省,去争论,哪怕只是一种非常柔软地抗辩。

在亲情的笼罩里,子女,应该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一种隶属。尤其,在子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之后,不是用亲情去强求顺从,不是用道德的帽子扣在每一个叛逆的孩子身上,不是用亲情的无形之手,去摧毁一种叫尊重和爱的理念。

希望,有一天,当孩子坚定地说,母亲,请允许我说不时,他所面对的是风平浪静的接受,和世俗道德枷锁的豁免。那样的亲情之爱,理性而让人向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尘凡无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九月豆的评论:

谢谢你的理解。
祝你及家人节日快乐~~~
九月豆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尘凡无忧的评论:

是啊,有一种的欣赏是可以远远的默默的。。。

不用抱歉,有人可以共鸣是一种幸福。。。经历过的人才会有所痛,有所甜,有所感悟和珍惜。。。
尘凡无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九月豆的评论:
谢谢。我也读过很多你的文字呢,善解人意之外,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的感觉~~~
抱歉,把心里的一些包袱甩到网络里,影响大家的心情......
九月豆 回复 悄悄话 很久了,读你的每一篇文字,都有一种不可言喻的触动。

但是这一篇啊,心里痛到无以言语。。。谢谢。。。
尘凡无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Easy.Spin的评论:
嗯,仅仅是照顾,倒还不是问题,关键是,东方文化里,父母对子女精神上的控制过于霸道了。
Easy.Spin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社会对孝顺父母的期望,有点像是“偿还爱的债务”。
西方社会把“偿还爱的债务”运用到下一代:父母无条件照顾我们,我们无条件照顾下一代。
我们移民到西方的,要偿还上一代,无条件照顾下一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