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

对餐饮业极感兴趣。博客内容收集于网上,只止于兴趣,如有版权之纠纷,敬请告知。
正文

能征善戰得百利,和衷共濟獲百佳

(2007-03-20 12:08:08) 下一个
有人說,海外華人稚??训叮簭N刀、剪刀、剃頭刀,如今制衣業、美容業都到了飽和狀態,中餐館業則越走越穩,步入主流,日益興旺。許多海外華人都是靠餐飲業起家,既而獲得長足發展,在異國他鄉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本篇故事的主人公Elaine Wong(黃綺玲),即Du Barry Buffet(得百利自助餐廳)的東主,卻是以美容業起家,以餐飲業圖發展,以出版業為遠景,最終裝點起自己亮麗的人生。黃女士在涉足餐飲行業的短短7年之間,打理4家風格迥異的餐館,而且一切都如魚得水,順理成章,不亦樂乎!Du Barry在2005年10月獲得全美“中餐百佳”稱號,這不禁令人稱奇:一位初涉餐飲業的新人,是如何譜寫這樣的傳奇的呢?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黃綺玲是一位文化修養較高的知識性女士,來美前曾是香港某雜誌社的文字編輯。從小愛好文學的她話語平淡但談吐不凡,很有深度;並且對很多行業都有較高的興趣,同時持有香港高級美容師的執照。1989年從香港來到美國紐約,最初她在紐約的學校繼續進修,希望能重操舊業,繼續編輯事業,但因當時美國的中文報紙都比較簡潔單一,剛到美國的她又未夠水準擔當英文出版的工作,只好暫時放棄。同時Elaine留意到當時的美容業在紐約唐人街發展得很快,她想或許可以在美容界創出另一條“血路”,因此在上課之餘,也在唐人街美容店工作。1年後,Elaine從紐約搬到佛羅里達州,也考取了美國的美容執照,自此她就開始在美容界發展,並建立了自己的美容店。美容這一行一做就是近十年,這使她積蓄了個人創業的第一桶金,但也由於過度的操勞,累及了她賴以為生的手腕,不能再做美容生意。
Elaine經營美容店時的很多顧客都是餐館的老闆娘,其中就有一位建議她轉做餐館。華人做生意一般信奉“不熟不做”,然而黃女士巾幗不讓鬚眉,憑著一股沖勁,於1997年底與人合夥開了一家日式風味的餐館,從此涉足餐飲行業。
最初進入餐飲行業時,Elaine什麼都不懂,只是在餐館有股份,為餐館做帳。慢慢地,她發現開餐館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做老闆的什麼都要管,菜式、服務、裝修、促銷、管理等都要面面俱到。這對於之前沒有任何餐飲管理經驗的Elaine來說,實非易事。最令她尷尬的就是一開始她的英文不好,有時她接聽訂外賣的電話,訂餐的客戶會對她說:“你能不能找個英文好點的來聽電話!”。所幸這家日本餐館的選址在高檔的發展區,從一開張就開始賺錢。這對Elaine 而言不啻是一劑強心針,增強了她繼續做餐館的興趣和信心,也為她今後的餐飲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不過,Elaine第二家餐館的發展歷程就沒有這麼順利了。這家位於Lauderhill區的Sushi Takara兼有日本、越南、泰國三種風味,採用任點任食的飲食方式。任點任食在6年前是很新潮的經營方式,但在一開始的推廣中並不受顧客歡迎,大約經歷了一年半的虧損才開始慢慢好轉。在這期間,Elaine與她的合夥人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於使顧客慢慢接受了任點任食的飲食方式。Sushi Takara越開越好,更於前年8月在Deerfield Beach區開設分店,餐堂裝修得典雅舒適,服務親切,菜品款式多樣,出品水準高,最近更加入了中餐,獲得顧客的一致好評,成為僑胞經常光顧的地方。

堅守初衷才得百利 選址得當決勝百里
Du Barry Buffet(得百利自助餐廳)是加拿大的中式自助品牌,南佛州這家店本是加拿大得百利的分店。2002年5月,Elaine憑著一股沖勁從原東主手中接手這家分店,當時原本是想繼續往日式餐飲的風格發展,但在經營過程中發現光顧的客人中有不少是華人,因此改變初衷,覺得保持原來的中式自助餐風格也應是不錯的生財之路。於是,Elaine保持原來的市場方向不變,自己在經營中不斷地學習,在學習中再創佳績,把得百利的生意搞得有聲有色。
得百利的生意興隆,與選址不無關係。按照Elaine的說法,她本身是憑著直覺拿下這家店,但之前的老闆可是經過了精心調查,對得百利附近的人口、經濟、收入等各種情況都瞭若指掌,才在Plantation百裏挑一的1091 South University Drive定下店址。這個地點距離當地貫通東西的Highway不到3分鐘的路程,貫通南北的Highway也剛好從這裏橫穿而過,處於交通要塞,並且附近幾乎沒有大型的同類型餐館,要吃中式自助餐,得百利是最佳選擇。
儘管佔據地利,但Elaine接手得百利時已經不是餐館行業的黃金時段了。自從 9•11以後,美國經濟處於低谷,餐館業遠不如90年代賺錢,得百利剛開張時,是當地第一家Buffet店,生意特別好。但近年從中國大陸移民到美國的人越來越多,亦有不少新移民涉足餐飲業,因而造成了市場競爭激烈。單憑“地利”,不逢“天時”,得百利想要有新的發展,只有靠“人和”。
得百利的員工有30多人,單是廚房就有超過一半的工作人員。華人占了員工總人數的60%-70%。談到管理員工的訣竅,Elaine用四個字概括:以障啻?K?J為要把員工看成自己家人一樣,彼此相處融洽,員工才會有歸屬感,才願意留在得百利,為餐廳出力。
Elaine 做事喜歡“跟著感覺走”,但卻不會意氣用事,總是理性地面對工作上的每一件事,極有原則。做餐館難免會有事務煩瑣、壓力很大的時候,但Elaine也不會因為情緒上的波動而做影響對員工的態度。這樣,員工在得百利工作,是件很難同時又是很容易的事情。難的是如果老闆不喜歡某件事情,那麼這件事情就一定很難過關;容易的是不管老闆是什麼情緒,員工們都按規矩辦事,就絕不會錯。只要自覺性高,在得百利工作絕對沒有問題。
除了得百利之外,Elaine還擁有其他3家風格不同的餐館,。她能以一人之力打理四家餐館的最大訣竅就在於大膽起用合適人才、科學經營管理模式和選擇好的合夥人和管理者。除了得百利之外,Elaine的其他餐館都有不同的合夥者,與Elaine分工合作。Elaine對於店內經理也十分信任和器重,她會在員工中找出合適的人選,再慢慢觀察他們對工作的熱情程度,看其是否勤快、有責任感,然後讓他們承擔越來越多的工作,一點一點地告訴對方自己的要求,一切“從基層選拔幹部”。
值得一提的是得百利的點心師傅霞姐,儘管她在得百利工作不滿2年,但盡職盡責,老闆和其他員工都心服口服;她做出來的點心鮮嫩可口,遠近顧客都讚不絕口。霞姐的助手Lisa也是個很勤快的人,她們與店裏其他員工都相處融洽,一團和氣。廚房部經理Jason沖勁十足,責任心強,凡事親力親為,管理員工雖不算很有經驗,但勝在能與同事們坦展蔡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