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关于食物两三则

(2024-06-18 05:25:13) 下一个

泡菜与大饼

从江浙行回来胃一直不舒服。一路上虽然也尝了些杭帮菜徽菜赣菜,但真正考验我的胃的是辣椒。我尽量不点辣菜了,不想还是在小碗菜的时候实在是没能避开。可能也就是酱汁里的豆豉辣酱。反正吧,我的胃开始涌胃酸,睡不好,吃药也没有用。而且是一连几天呕吐咳嗽烧心等等症状。跟从事医药工作的老同学提起,她正好家人都做过胃部手术,建议我也试试。我赶紧联系医院,不知道一样的手术能不能在新加坡做。

回到新加坡我也是想了很多办法,下不去就吐出去。要不就烧些清淡的汤面米粥。但就是不能平复。想去牛车水买我惯吃的各种小吃,但是怕白花了力气。吃完饭难受要吐清肠胃,胃里难受了再找东西吃,我实在是心疼那些花了心思烧出来的菜。于是乎,我决定从简。发了面本来想蒸包子的,揉揉烙了两块饼。

葱油饼,再翻翻冰箱里的泡菜萝卜,冰凉的挺顺口。吃了一张饼和几片泡菜萝卜后我就等着那个翻江倒海,然后一吐了之。没想到躺在床上一会儿都没事儿。大饼把胃液揉在一起,不再倒流到我的喉咙。

过了半个小时,我喝点儿温水,竟然十分舒服!那种久违的安宁终于找回来了。泡菜萝卜卷大饼,到头来还是这份普普通通的穷人饭最合我口味。

“呲啦”一声 -- 平凡日子里的仪式感

看网上对炒菜机的议论。很多人说备菜洗菜都是劳累,唯有将食材一一下锅的时候才有成就感。我也在做葱油的时候想到,中国菜里很多就是要浇热油的,比如清蒸鱼,比如水煮牛肉,甚者天津打卤面。最后那一道热油浇上去的“呲啦”一声,伴随着多少食客的期待和厨师的骄傲。

其实细想,那些葱丝也好,花椒大料也好,要是事前现在六七成热的油里熬一下,味道可能会更充分释放到油里面,而且更容易掌握浓淡。但是那就少了这种快乐,这种色香味俱在的现场表演感和用户体验的巅峰时刻。“呲啦”一声热油浇在精心摆盘的菜上是平凡日子里的仪式感

 

不经意间的减法人生

这一路上我尽量没点外卖。能走出去找个饭店吃饭就尽量在店里。买到旅馆的都是些水果之类的。惧怕辣椒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在几乎所有菜系都要加很多辣椒,真是不知道人们的味觉是怎么了。国内的饭店真是生意兴隆。即便在很小的城市,甚至庐山,九江,黄山这样的县级市里也是一条条街道满是饭店,各种菜式都有。

但是我却有我的困境。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即便吃着那些缤纷的菜式,我还是会时常想念起家里自己烧的快手饭菜羹汤。也许我真的是老了,开始固执了,不知不觉的做起减法来了。胃病固然困扰着我,但是体力的不足也让我越来越知道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样了。

可能也是大家的消费习惯促成了消费群体的聚集。我参团的几次旅程里都遇上跟我年龄相仿,甚至大很多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聚在一起,爬山,逛网红打卡地。吃着质量一般的团餐,住着三星级的快捷酒店。大家都是在一站一站的走走停停。交换着风光照,聊聊一路见闻。我们这一代70后啊,到了退休的年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