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维社报导,2007年伊始,美英多家媒体对正在全球蔓延的中文热给予关注,在介绍中国官方正“积极抢占海外中文教育市场”以展示其软力量、“合格的中文教师越来越少”等现实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如“不希望中国政府介入教授中文”、“中文能否成为强势语言”等疑问,此外还提到了反对学中文的也大有人在,等等。
据中国官方估计,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的外国学生,平均每年都有7千多名,来自130个国家,其中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学生占大多数,不过美国和西欧地区的学生增长速度相当快。
北京大学提供外国学生学习的专业多达200个,这些留学生主要选择的专业为汉语文学、中国戏曲及中医,不过法律、管理、经济、金融及科技等学科在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修;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後,会留在中国就业,许多人在回国後,投入汉学研究领域或教授中文,大部分学生留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华文化。
目前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人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北京语言大学调查显示,在以往,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多半是为了到中国念大学,如今有40%左右的应试者是以工作为目的,只有15%左右的应试者是为了到中国念书。而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汉语水平考试证书,除了有利於在中国找工作外,也被许多国际机构列为评定个人素质与工资的标准。
中国之外的中文热
根据统计,全球至少有85个国家2500余萬人在学习中文,短短五年内,学习中文的外国人便达到3000万人。美国总统布什更在去年初宣布的“战略语言计画”中,将五种语言列为战略语言,并要求在2006至2007年的财政年度里,拨款1.14亿美元,鼓励民众学习此五种语言,而中文便是其中之一.美国目前已编列出高达13亿美元、为期六年的中文教学计画,教育部於去年开始展开的70个语言教育计画中,大部分与中文学习相关。调查显示,约17%的美国中学希望在校内开设中文课程。美国在1992年到2002年这段期间,在大学以前学习中文的人数,增加了四倍之多。美国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都需要会说中文的员工,许多金融、贸易公司为了拓展中国市场,也往往招募会中文的人才。
在90年代以前,留学美国与日本的韩国人最多,不过目前中文热正在韩国持续中,据统计,在中国的韓國留学生将近5万人,与在美国求学的韩国人数差不多,甚至已经超过留日的人数。虽然留学美国有较多奖学金的机会,留学中国几乎都需自费,仍没有因此让希望学习中文的人怯步,这些前往学习的人,多半将学中文视为一种投资,将目光放在未来中国市场的荣景。
日本官方调查显示,到海外留学的日本学生中,有80%前往欧美国家,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到中国留学。日本文部科学省自2002年开始拨给神奈川、兵库以及和歌山三县的高中,用以推动汉语的学习。在民间,由中国人自行开设的中文补习班也不少。日本的连锁外语补习班NOVA里,报名线上中文课程的人,仅次於想学习英语的人数。
亚洲之外,中文热潮也传至欧洲。欧洲着名大学的中文系学生,近年来已渐渐增多,许多知名企业甚至自行开设中文课,提供员工学习管道,许多人即使没有学中文,也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法国政府便於2004年首度允许华人在巴黎庆祝农历新年,庆典吸引了多达80万民民众。
根据法国教育部统计,全国有10所小学、150所中学及一百多所大学提供中文课程,中文学习市场每年成长率高达38%,其馀包括西班牙语、英语、日语等语言的市场,仅成长2%到4%;学习中文的人数,在近三年内增加了20%。德国的中文热潮也不遑多让,学习中文的人数在几年之间便成长五倍以上。
20年前,中文对欧洲人来说是种不实用的语言,但此现象在现在已大不同。英国的莱顿公学在2006年时,成为英国第一所将中文列为必修课的中学,随後设立中文课程的学校年年增加。目前伦敦也已有40所小学和北京的学校拥有语言交流计画。
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报导,一位在中国上海出生的律师苏凯兰(Kailan Shu Lucas,音译),目前从事编订中文课程内容的工作,提供12所英国伦敦学校中文教材,工作并不轻松。苏侃兰表示,大部分的父母将“送小孩去学习中文”列为他们为小孩设定的人生目标之一。因为这些父母认为在10到20年之内,中国将会更强大,而那时候他们的小孩已长大成人,会说中文将让他们在社会上更具竞争优势。因此,在这些父母的观念中,中文是个“非常有用、且重要的语言”。
苏凯兰进一步分析,在这些将孩子送去学习中文的父母中,许多人从事财政金融方面的工作。而在这个领域里,中国是个重要角色,此观念促使这些父母将学习中文的期望加诸於孩子身上。而他们也相信中国不仅是个对手,也是机会的提供者。
研究语言推展与变化的教授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认为,语言学习会受地域性的影响。文化会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而更改,在如英国、美国与澳洲这些移民众多的国家里,文化的多元使得人们对其他语言也感兴趣,在英国,人们不再将英语视为唯一需要学习的语言,会有这样的转变,中文是重要原因之一。“从前那些只说英文的人开始发现,他们必须与会说多国语言的人竞争。”
这样的观念,不仅在英国,也在美国发酵。美国外语教学一会的洛菲乔依(Brett Lovejoy)便表示,中文学习在美国的询问度非常高;学习中文,对学生的求职也有帮助。
积极抢占中文教育市场为哪般?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指出,不可否认的是,身为第一大外商投资国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这样的成绩使得世界各地对中文学习机构的需求量不断成长。中国教育部长曾预测2010年之前,全世界将有一亿人学习中文。
美国地区已有至少12间孔子学院,仍有许多学校正在建构中。虽然许多美国人热衷於学习中文,仍有些人担忧中国建置孔子学院的动机并不单纯,即使中国官方强调学院成立的初衷在於中文学习的需求,而学院的目标便是语言的教授。
事实上,分析家认为孔子学院只是中国为了让全世界注意到其觉醒的最初计画,这份计画还包括在教育、文化、国外援助、奥运等方面的拓展,中国便以这些“软力量”(soft power)让他国知道自己的逐渐壮大。
不希望中国政府介入教授中文
非营利性组织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会长列文(Michael Levine)表示,中国对这项计画抱有高度期望,并且认真执行,而语言拓展应该是排在计画表的前十项优先完成的工作中。
堪萨斯大学东亚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CEAS)主任格伯(Elaine Gerbert)认为,藉由语言来创造一种对中国的正面形象,是一项政治手段。哈佛大学中文课程主任冯胜利(Shengli Feng)则认为,孔子学院的计画其实是个公关宣传活动。
有些学校如哈佛大学,没有接受中国补助来开设语言学院。宾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赫斯(G. Cameron Hurst)便表示,他们不希望让中国政府来指导校方如何教授中文。其他学校的教授也抱持类似的观点,堪萨斯大学教授认为,孔子学院与校内的亚洲研究机构应该区分开来,可避免一旦中国在校内开设语言课程後,将一些敏感的人权议题灌输到学生身上。
然而,在急遽扩张後,不少孔子学院面临了生存的问题。在两年前成立後,设於马里兰大学的孔子学院只剩下十几位学生,两位从中国前往的教师,在上个月才到达。行政人员表示,孔子学院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思考如何继续成长。
其他的学院则面临教材与教法不同的问题。旧金山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主任李奥(Christy Lao)指出,中国来的教师不了解文化与地域的差异,使得教法无法符合当地学生的需求。。
万维读者网 2007-01-14 19: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