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来历
(2008-02-05 20:52:06)
下一个
心经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便是整个佛法总理论成竹在胸的浓缩和概括,佛陀这篇大彻大悟后的伟大处女作和杰出代表作,虽然篇幅短小,但是简捷凝炼、内容生动、气度恢宏、包罗万象。《心经》的总理论讲的是一个“空”字,我空万事空,由悟空生智而达彼。文中还分别阐述了具体空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真谛、八正道等原理。特别还为“般若波罗蜜多”这一最高真理找到铁证而列举了出来。
释迦牟尼佛(驻世于公元前569---485)在大彻大悟前,是印度北方迦毗罗韦国(今尼泊尔与印度交界处)的王太子,名叫悉达多。在儿童时就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极大天赋,生性颖悟而顽皮、甚至有些调皮。他许多言语举动出人意料,让大人感到惊奇,除了常常缠着大人要求讲故事外,在游戏中也极富于想象力,往往能独出心裁、花样翻新,与他在一起玩耍,人人都会感到很惬意。在淘气中的太子已显露出非凡的才华和器宇轩昂的气概。
他的另一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同情心,每当看到穷苦乞儿的悲惨情景时,就激动不已、异常同情,有时还把自己佩戴的珠宝送给穷孩子。他思维敏捷,常常提出一些对宇宙和人生的疑问,弄得大人们张口结舌答不上来。小小年纪就善于追求真理,是他与众不同的又一特点。
青年时代的悉达多身体健壮、思维睿智,由于他博闻强记、过目不忘、刻苦好学、善于观察思索而出类拔萃,因而很快成为精通数学、伦理、哲学、天文、武学、文学、艺术、韵律等诸种学问的大行家。他说话有理、办事有准,特别善于帮助教育小人和恶人,时时处处注意把握和修悟自己,从不刺伤任何人,并常常进入禅定状态。二十九岁便已开悟,这标明缘法已臻成熟。他意识到,此时此刻正是应该出家专心修行的时候了,便毅然脱离凡俗,走向一无所有的出家苦行道路。
六年的苦行,悉达多从无数次艰辛挫折中获得真知和动力,在艰难卓绝的痛苦磨练中,从跌落到苦难最底层的极限处,慢慢摸索沿着道的旋梯攀入地平线,然后再逆流而上将源头活水引到高山顶峰;在不断深入开悟、顿悟的前提下,同时为今后光明的未来打下一个全方位、高质量的坚固基础。六年来,已将心性修得一尘不染,此时已达初级菩萨的悉达多,思想境界日新月异,即将产生更大飞跃质变的时机已成熟。
公元前534年冬季,35岁的悉达多来到尼连禅河岸边,在一棵高大的荜钵罗树(菩提树)旁的天然金刚石座上准备禅定,并发誓说:“我今如不证得无上大觉,宁可粉身碎骨决不起座。”这钢铁誓言化为能量,震撼着山河、星系、宇宙!在入定的第一个七天七夜中,便战胜了心灵深处各种恶魔的干扰而达彻悟,恢复了自己本来的功能。此时已成佛陀的悉达多,周身能量奔涌,将以往集累的种种特大智慧,与宇宙总体能量连在一起并急剧升华,欲罢不能、身不由已地进入更高层的寂静状态,进入最深层的三般若境地(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和文字般若),在忘我地、与天地融为一体地禅定中,又经厉了三七二十一天美好圣洁、深化体悟的时光,终于达到修炼至极的境界——大彻大悟。如今这位释迦族青年自然而然地成为释迦牟尼佛。此时佛陀的认知能力恰与宇宙的本源规律——道,完全吻合在一起。这便是宇宙中独一无二、无师自通、以悟为师、最高人天师、伟大佛祖的诞生过程。
接着,佛陀再经历三七二十一天的佛法玩味、条理化的总结过程,便将宇宙人生的源始、终极真理搞得清清楚楚,从此圆满地实现了自己的宏大诺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便是整个佛法总理论成竹在胸的浓缩和概括,佛陀这篇大彻大悟后的伟大处女作和杰出代表作,虽然篇幅短小,但是简捷凝炼、内容生动、气度恢宏、包罗万象。《心经》的总理论讲的是一个“空”字,我空万事空,由悟空生智而达彼。文中还分别阐述了具体空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真谛、八正道等原理。特别还为“般若波罗蜜多”这一最高真理找到铁证而列举了出来。
腊月初八出定的佛陀(腊月初八也是人类最伟大的纪念日之一),首先慈悲了为自己义务当护法的一群男女儿童;然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去鹿野苑找自己的随从,即桥陈如等五个弟子,找到后为他们摩顶受记、传授九转丹禅坐功、说法开示,使他们懂得修炼正道的原理:即一味地追求六欲是卑劣的,而一味地追求苦修自身对证悟圣道也是有害的,应该走中观之道,侧重悟道悟空和修心养性;苦修苦行只是修炼的重要内容之一。接着,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生动地阐述了缘起法、因果论、八正道等理论,并出口成章地传授了《心经》,为了使比丘们能真正达到理解,前后共讲法三次,这就是载入世间佛教史册中著名的初转法轮和三转法轮。
《心经》朗朗上口、易于背诵,佛陀的这五个弟子成为宇宙间最先被大彻大悟的最高圣哲释迦牟尼佛度化,并最先将佛家最高经典《心经》背诵下来又传播开去的人,这便是《心经》神奇的来历。《心经》本是:佛学缩影、智慧源泉、宇宙真理、人生指南。而佛学是释迦牟尼佛,将全人类的智慧加以总结、升华的最高结晶。
在佛陀后来的千万个弟子中,几乎人人都能背诵、讲解和去实行这部《心经》。佛陀亲手培育出的菩萨、罗汉无其数。两千五百多年来代代相传,能背诵和熟读《心经》的人计算起来约有百亿多人次。这也是《心经》能一字不差地、准确流传下来的独特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