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

人至随心所欲之年,每逢提笔,多浮想联翩。或诗文,或随笔,胡乱写些杂想,粘贴于此,以方便自警耳。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慎动感情

(2006-12-18 20:48:50) 下一个

一般说,老人、妇女、小孩这三种人,遇事爱动感情。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制能力较差,遇到喜怒哀乐的事,常常不能自已,动于心,言于口,形于色,表露得非常彻底。

老年人经历了人世间的沧桑巨变,遍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因而对世事非常敏感,有许多事能牵动他们的情感,触及他们的灵魂。小孩子正相反,他们缺经历,少磨练,一遇风吹草动,就支撑不住,情以动之,哭笑无常。妇女历来属弱势群体,即使在文明的今天,社会——妇女自身亦如此——总把女性当作男性的配角,生活的点缀,家庭的陈设,以柔情似水者为美。这样的地位养成她们非常脆弱的心理素质,些微小事,往往男子尚未觉察,女子的心弦已被搏动而涟漪四起了。

还有,当官的也多半爱动感情,时不时地便雷霆大发,那是因为他们比之普通百姓有更多的发泄对象而又不必担心其承受能力。但这常于事无补,反于健康不利。所以大官大亨们的居室座右,常高悬“制怒”字幅,以自警醒。

“制怒”对老年人也同样重要。但除此之外,乐极、悲极、忧极、恐极同样有害,也必须‘制’之。

“看戏掉泪,替古人伤心”,虽然可以理解,但为健康计,则大可不必。看戏(包括看书)应该做到明理而慎衷。为了健康,应该做到:大度对待人生,理智处理感情。

凡事无动于衷,有失愚昧;凡事都牵动感情,亦非聪明。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赞语,赞美那些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人。但于老年人,则多一些行动,少一些动情为好。

看到伤心处,遇到伤心事,则警示自己:“伤心损寿,慎动感情!”然后,立即关闭情感波动的闸门——这是老年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制怒”,对于当官者,源于对自己官位的忧虑;对于老人,则源于对人生的吃透。“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人生大舞台,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六欲七情,原本寻常小事,何足挂齿!

人老了,心迟力竭,或悲或喜,都承受不起了。还是“安分守己”,多想想自己的健康为好。作为老年人,身体健康,就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最大贡献。

如何对待家庭不幸?如何对待突发疾病?如何对待冷言恶语?两个字:“制情”。“无故加之而不怒,突然临之而不惊”,这对年轻人是一种必要的修养,对老年人则是一剂养生的良药。

笑脸面人生,豁达对恩怨;量小非君子,心宽乃丈夫!

慎动感情,心态平和,乃养生之大要也!


公元2006年11月于家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