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55年10月28日 - 比尔盖茨的故事

(2007-10-27 21:14:40) 下一个


1955年10月28日

比尔·盖茨的故事




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出生于美国西雅图。曾就读于西雅图的私立湖滨中学,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大三辍学,与同窗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推出了DOS和WINDOWS,然后成为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从来给人的印象都是“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儿”。但是,人们对比尔·盖茨的女人们却不甚了解。在盖茨生命中留下了足迹的女人有三个:一个是比他大9岁的初恋情人安·温布莱德,一个是为比尔生下一双儿女的盖茨太太美琳达·法兰奇,另一个是让比尔·盖茨破费80亿美元的情妇斯特凡妮·宙赫尔。


永远的朋友——温布莱德


盖茨在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并没有吸引女士们太多崇拜的目光。因为他从小寡言少语、不善社交,平日也只是坐在桌前和电脑打交道,有时一坐就是几十个小时,饭都很少去吃,更别提抽出时间来洗澡和打扮自己了。那时,盖茨周围的人经常可以从他的身上闻到一股臭味儿。

然而,由于工作的关系,一个学者味儿十足的女人走进了他的生活。这个女人就是比盖茨大9岁的安·温布莱德。由于二人所学的专业相近,又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行业,所以特别谈得来。

很快,两个人就开始同居了。在盖茨看来,他与温布莱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伯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有关计算机和物理学的问题,有时一个问题就能争论一个星期。但是,好景不长,1987年,盖茨和温布莱德正式分手了。尽管二人之间不再有恋人关系,却仍然保持着友谊,而且还时不时地聚在一起讨论问题。

对于盖茨来说,温布莱德是他的大姐大。在很多个人的事情上,盖茨都事先与她商量。1993年,盖茨最终选择了美琳达做自己的人生伴侣。在这之前,盖茨也考虑了很久,他还给温布莱德去电话,征求她的同意。很多了解盖茨的人说,如果温布莱德不允许,盖茨是不会迎娶美琳达的。

1994年1月,盖茨与美琳达完婚。在婚礼宴席之后,盖茨向美琳达提出,他要与温布莱德继续保持友谊,而且每年还要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与温布莱德呆在一起。对于盖茨近乎无理的要求,美琳达居然同意了。据盖茨说,他虽然每年都要和温布莱德在一起呆一段时间,但是两人只是在一起谈论一些计算机上的问题而已。

比尔·盖茨的传记作者詹姆斯·华莱士说:“比尔需要从温布莱德身上得到某些精神上的东西,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像两个孩子,往往就某个问题争论不休,在整整一个星期中,他们经常除了读书和讨论问题什么都不做。”


绝顶聪明的太太——美琳达


美琳达出生在美国达拉斯郊区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个十分敬业的工程师。美琳达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计算机系,后来攻下MBA学位,然后进入微软。在嫁给盖茨之前,美琳达已经在微软做出了骄人的业绩。她担任一个部门的主管,手下有一百多名员工。美琳达曾经反馈过一条重要信息,修正了WINDOWS的致命失误,避免了公司的重大损失,从而引起了盖茨的注意。  

盖茨和美琳达都是工作狂,两人都喜欢下班后在办公室里加班。盖茨从自己的办公室窗口望出去,正好可以看到美琳达。一天,盖茨来到了美琳达的办公室,大胆地对她说:“请你永远为我点亮这盏灯!”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办公室也成为他们约会的地方。

美琳达相貌平平,身材也一般,但是聪明绝顶,非一般女子可比。在嫁给盖茨之后,美琳达便做起了专职的太太。几年来,她为盖茨生下一双儿女,还管理着盖茨豪宅的日常工作。美琳达把家里收拾得十分温馨,还建了一个家庭图书馆。

美琳达和盖茨一起建立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基金会——盖茨基金会,并担任主席。盖茨由于工作繁忙,把基金的管理工作全部交给了美琳达和自己的父亲。后来,盖茨还把他名下的四个基金合为一个,取名为盖茨—美琳达基金,可见对美琳达的充分信任。

盖茨夫妇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都不谋而合。两人的兴趣惊人地相似,他们甚至喜欢读同一本书,有时等不及对方读完就抢过去读。所以,后来他们的家庭图书馆在订购图书时,每本书都订两本。

盖茨与美琳达还经常玩猜谜、拼图等智力游戏。他们二人还喜欢参加挑战性强的活动。一次,他们参加朋友的婚礼,婚礼的主要节目就是请来宾们参加雪地追狗比赛。盖茨与美琳达在零下30度的阿拉斯加一起跋涉了43公里,不仅毫无怨言,还觉得乐在其中。他们还和朋友一起到非洲度假,进行野外生火的比赛。

盖茨和美琳达育有3个孩子:珍尼佛·凯瑟林·盖茨(1996年)、罗里·约翰·盖茨(1999年)和菲比·阿黛尔·盖茨(2002年)。


80亿美元泡妞,斯特凡妮让微软大跌跟头


1999年,美国爆出两大桃色新闻,而且两条新闻的男主角都叫比尔,一位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他与莱温司基的绯闻让他险些丢掉总统宝座;另一位就是比尔·盖茨,他的情妇斯特凡妮作证,指认微软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险些让司法部把微软一分为二。

在盖茨与美琳达结婚之后,微软帝国中又出现了一位吸引盖茨目光的女雇员——斯特凡妮·宙赫尔。斯特凡妮从商学院毕业后,进入微软,担任营销经理。她颇善交际,不仅工作井井有条,而且身材婀娜,长相可人。

终于,盖茨决定向25岁的斯特凡妮发起攻势。一天,盖茨把斯特凡妮叫到办公室,约她晚上到旧金山的一家酒吧会面,斯特凡妮未加思索就欣然接受了。对于斯特凡妮来说,盖茨是世界巨富,又是自己的大老板,平时想亲近他还生怕找不到机会呢,何况他还主动约自己!

在精心打扮一番之后,斯特凡妮来到了酒吧。盖茨起先一本正经地谈工作的事,慢慢的就开始放松了。他直率地告诉斯特凡妮,自己十分想同她交往,然后用膝盖轻触她的腿,最后,比尔甚至凑到她面前低声地说:“你太迷人了,太美了,我可能已经身陷爱河。”  

对于盖茨的这幅嘴脸,斯特凡妮觉得十分恶心,但不敢吭声。她已经有了男朋友,却又不敢太直接地拒绝盖茨。盖茨于是得寸进尺,不仅亲吻了她,还说,“我一开始就知道,你对我有好感。”

从这天晚上开始,两人便经常出入酒吧、豪华饭店、甚至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从斯特凡妮身上,盖茨感受到了爱的甜蜜。因为从前他太专心工作了,花在女人身上的时间太少了。斯特凡妮到德国微软办事处工作后,比尔还经常通过电子邮件向她表述爱意。其中有一封邮件回忆了他们在旧金山初次约会的那个夜晚:“海风吹拂,月光皎洁,我们依偎在一起,没有距离。”后来,他们之间往来的信件都被收入《微软卷宗》一书,作为微软公司的宝贵遗产。

逐渐地,盖茨迷恋斯特凡妮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甚至让斯特凡妮参加微软的机密会议,看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一次,盖茨带她到英格兰参加微软董事会。会上,高级经理们讨论了支付“反向赏金”(微软“贿赂”的代名词)的问题,这是盖茨挤垮竞争对手的一种非法手段。这次会议让斯特凡妮想一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对于盖茨的痴情,斯特凡妮越发觉得恐怖。终于,她决定与盖茨一刀两断。在美国司法部开始对微软进行垄断案调查之后,斯特凡妮毅然与盖茨对立。她站在法庭上,指证盖茨使用非法手段竞争。斯特凡妮的证词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对于微软公司来说,她的证词是一次致命的打击。知情的华尔街经纪人纷纷抛售微软股票,一时间,盖茨的个人财产损失高达80亿美元。

豪宅




据凤凰卫视报道,盖茨从1990年开始,花了七年时间、6000万美金与无数心血,建成这幢独一无二的豪宅,占地约两万公顷,建筑物总面积超过6130平方公尺(1854坪)。根据金恩郡2002年的地政资料,盖茨的家园(土地与建筑物)总值约1.13亿美金;每年缴纳的税金超过一百万美元,是美国国民年平均收入的25倍。

盖茨的家是智能化的典范,随处可见高科技的影子。整个建筑根据不同的功能分为12个区,通道出口处都装有机关:来访者通过出口,就会产生其个人信息,包括他的指纹等,这些信息会被作为来访资料储存到计算机中。

每个来宾必须佩戴专门的胸针,别小看它,如果没了它,访客就会被系统确认为入侵者,计算机就会通过网络报警。所以,聪明的小偷绝不会光顾这个代表顶尖科技的房屋。

如此强大的功能,但你却看不见屋内有任何电缆,因为长达53公里长的电缆全部被埋在地板下方。而地板也不仅是起装饰作用,它是一个巨大的传感器:当有人走进房间时,地板会根据阳光的强度,来调节房间内的灯光亮度以及空气温度、湿度。

盖茨的豪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部分首推会议室,这个房间可随时高速接入互联网,24小时为盖茨提供一切他需要的信息。盖茨可以随时召开网络视频会议,与幕僚商议微软大事。同时,这个房间内的计算机还可以通过遍布整个建筑物内的传感器,自动记录整座住宅的动静。

进入会客大厅,最醒目的是墙壁上40平方英寸的背股式电视,这里大到足够举行一场150人的鸡尾酒会。盖茨的商业级厨房可为100多人提供饮食服务。当然,也有一个可容纳24人的专用餐厅来享受壁炉晚餐。盖茨在回家的途中,就可以通过智能住宅系统遥探家中的一切,包括让浴池的水自动调温、嘱咐厨房的工作人员准备晚饭等等。智能豪宅里惟一带有传统意味的事物是一棵百年老树,住宅里的传感器竟然能根据老树的需水情况,实现及时、全自动浇灌。

一个永远让人无法漠视的人

由于微软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盖茨在被称为“IT英雄”的同时,还被冠以“黑暗王子”等绰号。硅谷称盖茨为“软件业里的撒旦”,word perfect公司前主管甚至称他为“带你过河,然后吃掉你的狐狸”。在整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成功挤垮了诸多竞争对手,盖茨成了一个让人又敬又恨的名字。人们对他的智慧充满钦佩,对他的行为却充满非议。1973年,盖茨考进哈佛大学法律系,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为好友。读大学三年级时,盖茨离开了哈佛与孩提时代的好友艾伦创建微软公司,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在此后的31年中,盖茨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商业头脑,将微软打造成在电脑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导者,他自己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但因为始终拒绝透露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源代码,微软也背上了垄断诉讼的麻烦。




巴菲特这样评价盖茨:“如果他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言下之意,是盖茨成就了微软,而非相反。事实上,也的确没有哪一个企业领袖能像盖茨一样,始终将自己的光芒覆盖在企业之上。对微软来说,盖茨不单单是一位企业高管,而是微软品牌的延伸。在微软内部,所有员工都将他视作英雄一般来崇敬,他们相信,只要盖茨在,微软神话就不会终结。员工们已经习惯了在每件事情上必须获得盖茨的点头认可,而微软内部不断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都是为了减少摆在盖茨面前的文件数量。也许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盖茨才决定“放权”,他希望把连接在“微软”和“盖茨”之间的等号抹掉,让微软成为一个真正的品牌,而不再是个人崇拜的符号。于是,他开始了一个多年的、分步骤放权计划。6年前,他将首席执行官职位交给了合作伙伴、多年好友鲍尔默,而这一次,他退出得更为彻底。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6月15日下午4时左右,微软公司正式对外宣布,从2008年7月开始,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将不再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而将精力放在比尔及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慈善事业上。设立两年的过渡期,是为了确保权力的顺利交接,两年以后,盖茨将继续担任微软董事长兼重点开发项目顾问,并依旧是微软的最大股东。盖茨当天还辞去了公司首席软件设计师一职。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微软全球员工都收到了一封盖茨发来的电子邮件。他在信中说:“在过去31年里,我的身心一直投入在世界上最棒的工作中。我和世界上最顶尖、最热情的同仁们一起创造了这个公司,让全世界无数人拥有了强大的力量。我们仅仅处于软件时代的开端,我很期待看到微软的影响究竟能有多大……在今后的两年中,我还将和你们并肩战斗,实现这些梦想。”

盖茨要引退的消息立即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美联社、法新社、英国广播公司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突出报道。几乎所有的美国媒体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盖茨的引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不过,对世界慈善事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盖茨曾许诺,将把自己大部分的个人财富捐给他的基金会,用于资助贫困国家的卫生与教育事业,而他的3个孩子只能从父亲500亿美元的身家中,得到几百万美元的遗产。

盖茨将自己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分为两个阶段。早在1983年,他在微软创立了名为“联合之路”的企业文化活动,鼓励员工为社会自愿奉献。三十年后,参与该活动的人数从当时的四百七十六人发展到六万八千人,在全球九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义务奉献了价值6100万美元的六万个小时工作时间,并提供了总值为2.73亿美元的软件和服务。1997年,盖茨和夫人美琳达共同创立了盖茨图书馆基金会,为全美国的图书馆提供读者上网服务。2000年合并的比尔和美琳达·盖茨基金会,致力于为全球特别是非洲贫穷国家和地区提供医学和健康服务以及艾滋病研究。至2005年底,该基金会共捐赠了291亿美元用于以上的研究和支助。批评者认为基金会的创立只是对公众负面评论微软公司垄断行为的回应。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无论动机为何,该基金会在为贫穷学生提供奖学金、艾滋病防治方面有很大贡献。

盖茨是最成功的商人,即使面对法律和伦理的双重挑战,微软仍然坚守垄断。然而盖茨同时又是最慷慨的慈善家,他把不惜一切代价追逐到手的利益几乎全部返还于社会。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其实都出于他个性中的坚持,而这种具有争议的行为,对无数以他为偶像的年轻人来说无疑会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

“你可以爱他、讨厌他,甚至恨他,但你永远都无法忽视他——这就是比尔·盖茨的魅力。”

2004年英国外交部宣布,比尔·盖茨将被英女皇册封为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KBE),以表彰其在英国的企业发展、就业、教育和志愿事业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KBE是女皇可以授予外国公民的最高荣誉称号。

盖茨名言

给青年的11条忠告


1.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2.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3.刚从学校走出来时你不可能一个月挣4万美元,更不会成为哪家公司的副总裁,还拥有一部汽车,直到你将这些都挣到手的那一天。

4.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5.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为“机遇”。

6.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7.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所以,在对父母喋喋不休之前,还是先去打扫一下你自己的屋子吧。

8.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在某些学校已经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机会让你进步,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

9.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一样有学期之分,也没有暑假之说。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你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

10.电视中的许多场景决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须埋头做自己的工作,而非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天天泡在咖啡馆里。

11.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沃伦·巴菲特曾评价比尔盖茨说:“如果他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言下之意,并不是微软成就了盖茨,而是其商业天赋成就了这个世上最富有的人。

对于理财,盖茨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对微软公司前途的信心使盖茨仍然把财富的绝大部分投在公司股票上,尽管他已经不担任公司的CEO,但是作为微软的首席架构师,他仍然主导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不过精明的他也会在好的价位适当地套现一些股票。股市交易记录显示,上个月盖茨就在公开市场出售了100万股微软股票,获得收入近2700万美元。

当然,像盖茨这样的聪明人是决不会把“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具有远见的盖茨早在网络股泡沫破裂之前就开始分散投资了。盖茨在1995年建立了一家投资公司,据了解,该公司管理的投资组合价值10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了收入稳定的债券市场,主要是国库券。

盖茨看好代表新经济的数字及生物技术产业,但在投资时并不排斥传统经济,尤其看重表现稳定的重工业部门。盖茨曾通过自己的投资公司收购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7.8%股份,后来这些股票几乎上涨了一倍;他对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的投资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不到一年内股价就上升了大约1/3。此外,盖茨也喜欢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很强的公用事业公司投资。而盖茨对科学创新的兴趣,也使他把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


善待每一分钱


事实上,富可敌国的盖茨夫妇生活很俭朴,唯一可称得上奢华的只有他们位于西雅图郊区价值5300万美元的豪宅。不过据到过盖茨家的人介绍,豪宅内陈设相当简单,并不是常人想象的富丽堂皇。盖茨曾说过:“我要把我所赚到的每一笔钱都花得很有价值,不会浪费一分钱。”

在过去几年里,盖茨把他的大量个人财富捐献给了慈善事业。据统计,盖茨至今已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捐出近29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世界上最慷慨的富人。目前,以盖茨夫妇两人名字命名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私人慈善组织,其基金规模是老牌的福特基金会的3倍、洛克菲勒基金会的10倍。去年11月,他在伦敦庆祝自己50岁生日的时候,对在场的记者表示,名下的巨额财富对他个人而言,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他准备把这些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而不会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儿女。

世人对盖茨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成功的企业家,有人说他垄断行业、欺凌弱小;有人说他是“最慷慨的慈善家”,有人说他是一个虚伪的人——他的慈善之举只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公关活动;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首富,有人说他只会贪婪地在股市中套现,从微软用户的身上榨钱……但是就像美国人说的那样:“不管你是爱他,还是恨他,你都无法漠视他——这就是比尔·盖茨的魅力。”


慈善事业

盖茨的财产超过400亿美元,迄今为止他已经捐出了超过250亿美元,他的遗嘱中宣布拿出98%给自己创办的以他和妻子名字命名的“比尔和美林达基金会”,这笔钱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提供援助。从近年来的重大慈善活动来看,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出手阔绰,例如曾向纽约捐款5120万美元,用以建立67所面向少数族裔和低收入阶层子弟的中学;捐资1.68亿美元,帮助非洲国家防治疟疾;向博茨瓦纳捐资5000万美元,帮助那里防治艾滋病……


盖茨家族原先有两个基金会,一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盖茨教育基金会”,主要从事教育方面的捐赠;二是以其父名字命名的“威廉盖茨基金会”,主要从事健康方面的捐赠。为了加强管理和更为有效捐助,2000年1月,盖茨家族将这两个基金会合并,组成了“比尔与美琳达基金会”。这一基金会由威廉盖茨统领,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底金总额高达240亿美元,是美国著名的“洛克菲勒基金会”的10倍、“福特基金会”的3倍。

“比尔与美琳达基金会”资助的对象主要有4个领域:第一是改善全球健康状况。着手研究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癌症等疾病的治疗途径,尤其是向非洲、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大力捐资;第二是加大教育投资。创建更多的面向低收入阶层子弟的中学并减少因经济问题而上不起大学的现象;第三是促进信息业的发展。尤其是着力扩大互联网的普及,让所有的人,不分种族、性别、年龄或贫富,都能拥有获得信息技术的途径;第四是改善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的现状。那里是盖茨的老家,自然要特别关照,基金会向当地社区和贫困家庭提供多种形式的捐助。

对自己的善举,盖茨并没特别张扬,只是说自己热心慈善事业是源于父母的影响。盖茨夫妇多次表示,他们死后,只留几百万美元的遗产给自己的孩子,其他部分将会捐给慈善事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