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1日 - 陈公博被押回国
1945年10月1日,逃亡日本的原伪南京政权主席陈公博接到日本政府送他回国的通知,在日本代表冈部长二的 伴送下,陈一行7人由京都启程。陈公博乘火车前往米子,准备搭乘何应钦派来押解他们回国的专机。在旅途中,陈公博在车厢里将装有自传履历书的一只信封递给冈部长二。冈部很快地放进自己的公文包,同车的几个人都疑惑不解,可是谁也不便言语。
10月13日,陈公博一行登上飞机前,中方接受官员手持押解名单宣读,喊一个就由行列中走出一个,由其他官员 检查行李。因名单中没有陈公博的妻子杨励庄的名字,所以她上不了飞机,虽经陈公博的交涉请求,陈妻哭闹争执,还是不准 登机。陈公博只好对妻子善言劝说,再三叮嘱她日后单独乘船到上海,并要其妥为伺奉自己的老母,教育孩子,随即登机而去 。
在飞机上,陈公博感到末日将临,遂作诗一首:
烽火纵横遍隐忧,抽刀空欲断江流;
东南无幸山河在,一笑飞回作楚囚。
1946年6月3日,陈公博在南京被处决。
陈公博(1892一1946),广东南海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
1920年任广东《群报》总编辑。1921年春参与组织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因投靠军阀陈炯明而被开除党籍。同年2月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1925年回国任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加入国民党。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广东省农工厅厅长、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务局长,1927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并任工人部部长。
1927年与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后任广州军事委员会分会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28年与汪精卫组织“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主编《革命评论》。
1931年蒋汪合流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和国民党政府实业部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军委会第五部部长、11省党部主任委员等职。
1938年随汪精卫叛国投敌。
1939年,在香港写成《苦笑录》一书。在汪伪政府历任立法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政治训练部部长、上海市市长兼上海市保安司令、清乡委员会委员长。
1944年汪精卫死后,任伪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逃往日本。后被押解回国。1946年6月8日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