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8月25日
马林与孙中山会面商谈国共合作问题
1922年8月25日,马林作为苏俄使者越飞的代表,在上海与孙中山会谈,商谈国民党联合苏俄和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等问题。
马林告诉孙中山,共产国际已经决定中国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同时,马林劝孙中山不要单纯用军事行动去收复广州,要以上海为基地,开展一个群众性的宣传运动。
马林向孙中山提出了改组国民党的建议,孙中山接受了这个建议。
孙中山告诉马林,他现在感到与苏俄建立一个更紧密的联系是绝对必要的;对于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孙中山也欣然表示赞同。
附录:马林和孙中山
马林,荷兰人,1883年生于鹿特丹,原名亨德里克斯·斯内夫利特,又用马丁马灵马伦斯列夫利特等12个化名,还用孙铎为笔名,在中国的《向导》《前锋》等杂志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青年时代,他在荷兰铁路部门工作,从事铁路工人运动,在荷兰铁路工会任职员。1913年,它赴荷属东爪哇(印度尼西亚),在该地主要报纸《泗水商报》编辑部工作,后任三宝垅商会的秘书等职。1914年,他在该地成立社会民主同盟,是该盟负责人之一。1920年,他参加荷兰民主工党。7月,他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出席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民族殖民地委员会书记。1921年6月3日,受列宁的委派,马林到上海,同孙中山的代表张继交谈,同中国国民党总部建立了联系。
12月23日,孙中山在桂林会见了马林,在座的还有胡汉民、许崇智。马林在桂林几天。孙中山与他进行了三次长时间会谈。马林向孙中山提出三项建议:(一)改组国民党,与社会各阶层,尤其与农民劳工大众联合。(二)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基础。(三)谋求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孙中山对这三项建议,十分重视。马林又举出俄罗斯实行“新经济政策”,力述俄罗斯的灵活性。孙中山对“新经济政策”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他与马林畅谈了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情况。双方讨论了中俄联盟建立的可能性。
随后,马林回忆说:“我与孙中山讨论了群众运动和在工人阶级中进行宣传的必要性等等。我告诉他爪哇民族主义性质的群众组织—— 伊斯兰教联盟的发展;孙中山则向我讲述了国民党的策略、它的历史、袁世凯时期在国外的革命活动与太平洋各国华侨的联系和他们对国民党的帮助。
孙中山在给廖仲恺和汪精卫的电报中也谈到孙马会谈情况,说“今闻马林言,使悉苏俄行共产主义后,以深感困难,乃改行新经济政策。此中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余深信苏俄能先实行与余之主义相符之政策,益信余之主义切合实际,终必能成功。”由于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孙中山主张联俄。
对马林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建议,孙中山认为很好。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经过多次改组,名称也换了几个,曾先后用过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最后定名为中国国民党。但是这个政党的力量比较薄弱。1917年,他曾经联络西南军阀岑春煊、陆荣廷的军队,在广州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但后来被军阀排挤,不得不离开广东。因此,他对马林三项建议,记在脑海。这次会见,使他非常高兴1922年6月,军阀陈炯明指使部下在广州炮轰孙中山总统府。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转移到上海,对马林的三项建议更加欣赏,准备实行。
7月11日,马林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也谈到他与孙中山的联系,说:(共产国际)伊尔库茨克局指示从中国朝鲜和日本选派代表去出席东方各民族人民代表会议,中共中央开始组织代表团,同时派同志到广州及另外几个城市区邀请当地的团体参加。为了这件事,共产国际的成员(马林)寻求和孙中山的国民党联系。国民党也派了一个代表到伊尔库茨克去。这些工作正在进行时,决定让我于(1921年)12月到桂林孙中山总部。12月10日,张太雷作为翻译和我两人经湖南去访问孙中山,他那时已把部队集中在桂林。我作为孙中山客人,在那儿住了九天,然后继续旅行到广州。……现在,我愿意谈谈国民党组织的性质,在和好几位领导人谈话后,我发现国民党中有四类成员。(一)起领导作用的知识分子。他们中大多数参加过辛亥革命,其中的一部分人在日本或法国接触了社会主义。他们自称为社会主义者。孙中山就是其中之一。他亲自对我说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布尔什维克。前些时,孙中山的三位助手,在广州出版了一种马克思主义杂志(月刊)……(二)侨民……(三)士兵。孙中山到桂林之后,在好几次会议上谈到国民党组织的目标时,明确地列举苏俄红军作例子。(四)工人。孙中山长期和工人有接触,特别是在广东省和华侨之中。他的党的领导者们在广州支持工会,在罢工中常站在工人一边。
马林在报告中又说:国民党的党纲使得这些各种不同的团体都能加入进去。它主要的性质是民族主义的。他的三项原则: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主;争取公民的人的生活。最后一条由孙中山和意见与他相同的人解释为社会主义。1920年,孙中山出版了一本论中国经济发展的书,其中包括他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计划。他在序言中声言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可以通向社会主义生产形式。孙中山希望依靠外国贷款来发展中国,但要求排除所有外国对中国事务的干涉。……我曾经三次与孙中山长谈关于苏俄承认它以及与之结成联盟的可能性问题。他认为虽然华盛顿会议已使中国处于空前不幸之地位,但到他胜利结束北伐之前,要与苏俄结成联盟在事实上不可能。他声称,待北伐胜利结束,立即提议与苏俄公开建立联盟。他的看法是中俄携手将完成亚洲的解放。
8月,马林到浙江,在中共中央杭州西湖会议上发言说:……第二,孙中山的国民党是中国现在一个有力量的民主的和民族革命的政党,不能说它是资产阶级的政党,而是以各个阶层革命分子的联盟;第三,孙中山只能容许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绝不会与中共建立一个平行的联合战线。
8月14日,孙中山离广州后到达上海,翌日发表宣言,揭露陈炯明叛乱经过。8月下旬,陈独秀马林分别拜访孙中山,谈国共合作问题。孙中山表示同意国共合作,并且答应取消如国民党时打手模和宣誓服从他的办法,统一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接着,李大钊、陈独秀、张太雷等加入国民党。9月6日,孙中山开始改组国民党,成立了中国国民党改进案起草委员会,由9个委员组成,其中一人是陈独秀。
1923年春,孙中山指挥革命军队打回广州。陈炯明发动军队退至惠州。孙中山在广州任中国大元帅府大元帅,继续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随后创办黄埔军校,将马林提出的三项建议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去。
6月,马林在广州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及在大会期间,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意见。他认为中国国民党是合乎理想而具有实力的国民革命的政党,比起印尼的回教联盟来,也要高明得多;孙中山及其左右的得力助手,民族意识很强,其中有些还是深通马克思主义的人;……国民党并不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党;中国优秀的革命分子,多在国民党内;工人阶级中的优秀者,也加入了国民党;因此,中共党员可以加入国民党。
马林的意见,得到三大代表的支持而被通过了。因此,中共三大通过决议:“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具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马林在中国期间,出席了中共一大,与孙中山在桂林上海多次谈话,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对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对国共合作的建立,都起过积极作用。10月,他离开中国,到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了国共合作进展概况,继续在共产国际工作。随后,他返荷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荷兰抵抗运动,坚决反对希特勒的德军侵略,被德国法西斯逮捕入狱,在集中营牺牲。随后,荷兰建立了马林纪念馆,陈列马林在国内外的革命活动资料。1986年7月18日,荷兰莱顿大学副教授塞奇到广州收集孙中山马林会谈和马林在华南的革命活动资料,作陈列和撰写《马林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