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月

良辰静夜心无尘,对花倾情恨有身。已知飞红无悔意,手把枝头数青春。听风已见羽展翅,荆柯摇曳相握云。明朝踏马随君去,来生相逢笑颜芬。
个人资料
wumiao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书中的林黛玉和剧中的扮演者

(2007-05-21 13:25:10) 下一个

书中的林黛玉是伟大的作者创造出来的,因为她的传神的性格刻划而被当作一个真人流传于世。剧中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其实也是在导演编剧们的帮助下完成了一个角色,流传于世二十多年了。扮演者有一些与黛玉性格的相似处,更多的是她的外形和神态。两个人,一个虚幻,一个现实,应了那僭语,冷月葬花魂,都过早地香消玉殒。

她们两个性格都很固执,书中那位闻听说心爱之人要结婚了,新娘不是自己,就开始作践起自己来,水食不进,不吃药不盖被,静等着死。

现实中的这位早期已经检查出自己得了乳腺癌,但她不肯开刀治病,结果用了两年的时间,也把自己拖进死亡的阴影中。

万众都为她们可惜。

书中那个没法子,那个时代每个年轻人的婚姻都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什么也没有,寄人篱下,孤零零地一个人,无钱无势无人,更无法启口宣讲自己的爱情。那宝玉也是个呆子,眼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孩子为自己泪洒而尽,竟做不出什么。于是那个虚拟的,但是又深刻活在人心中的美人死了。

 现在这位绝对是女中豪杰,身家过亿,叱咤于时代的江湖,不只自己给自己做主,恐怕还左右着众多为她打工的人们,还有爱她的亲人们。可是也是执拗得可以,自从信佛以来,把全身心都押了进去,生病不相信西医的疗法,只信中医。不开刀,怕不能全了自己的原体,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由此看来我们世上所有做过手术在身上留下疤的人都不可以信佛了,因为我们的身体不完整了,信佛也去不了想去的地方。

现在的问题是佛教的信徒们都在百般赞颂陈晓旭的出家和死亡,说她的死是高尚伟大的,是我们这些俗人不能领会和理解的,她的境界如同天上的飞鸟,我们这些在地上的爬行动物不能体会到她的远大辽阔。

这是我不能理解的。为什么可以治好的病不去治,死了反而说成是必然的呢?为什么早期查出病来不去医治呢?很多人经过治疗挽救了生命。生命的意义在佛教中是什么呢?只是空和无望么?

 你们赞颂的是一种什么精神呢?
为信仰而死?信仰没有逼她,信仰可能为她环了一个怪圈,她出不来了。生活在逼她?那更不可能,周围环境是一路绿灯,宽松如同她那豪华的
400平米的大房子。为冰清玉洁而死?好像也不对,因为她结了两次婚了,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即使没吃过猪肉,肯定也见过猪跑,荤的素的恐怕都经过了。为思想的纯洁?心灵的纯洁?也不至于去死啊。为什么要把自己折腾死呢?

在一些人高唱她是智慧地死去的同时,我却很悲哀地看到相反的一个词,是愚昧。

最终的杀手是她在早期发现病因后不肯做手术,这在现代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一件事,到她那里成了罪魁祸首,她不愿意让自己的身体不完整以免难见佛祖。最初是这样,当癌细胞扩散之后,她想做已经不能做了。当初可以留一块刀疤的躯体,整个被癌所侵蚀。

生和死,就在那思想斗争的那一段时间里搏斗,最终还是病魔指挥下的癌变攻占了大片的阵地。她去世的时候身体只剩下70多斤,一头绵羊的体重。

临死前的三个月,她平静下来,她要完成自己的平生所愿,她要靠近佛祖的身边,仰望,祈祷,念经,真正把名字躯体归于佛的门下。而她的父母也在家里为她祈祷念佛,她的丈夫干脆离了婚和她一样皈依佛门。

其实她身边不缺乏爱,亲人的爱不用说了,朋友们和社会各界对她的关心也是殷切多多。一个美丽的女人,在芸芸众生中大红大紫地走过,又拥有着无比的财富,父母双全,丈夫痴情相顾,唯一的遗憾就是缺少一个孩子。世俗的眼光中已经是很好的人生了。所以大家都说她生的比较值得,只是死的有些过早了。为她惋惜,为她难过,为她哀伤,这些都不是白开水似的东西,是发自内心对一个美丽生命的关注,她的星辰滑落的弧线有些短了。

虽然短,却一路闪着自己的光辉。照亮世人的有魅力的光环,也有---

在她去世的大幅报道之后,很多女性去医院检查自己乳腺,很多男性全面检查自己的身体,这也算她的一项遗产了,大家珍惜生命的心被唤起。

而在宗教方面呢?尽管大师们信徒们在呼喊着她生的伟大,死得光荣,可是在世俗的人用现实的眼光去衡量之后,不得不说一句:如果宗教这样把持住人的意念、思想和决定,把生命当儿戏,连最起码的常识也不要的话,不信也罢。

佛的普渡众生,已经被人为地变了味道。众生平等,但是去寺庙烧香的时候一定要按钱的多少分三六九等才能求告到那泥胎的面前。而陈晓旭死后的遗产分割成三份,捐给寺庙脑满肠肥坐着飞机飞来飞去渡人讲道的尼姑和尚那份,还不如捐给现实生活中不能上学的孩子,捐给那些露宿街头,缺衣少食的人们。

如果真有神佛,我相信神佛是愿意真正帮助活着有必需的人们。他的眼睛在看着,神明的利剑也在每个人头上三尺处悬着。

而真理呢?真的在高唱者的那边么?

拿出你学佛的涵养来,讲讲生命对你个人的意义,对大众的意义,对未来的意义。

如果只是一个“空”字,那不讲也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7)
评论
liny 回复 悄悄话 同意,封建迷信害死人
叶叶 回复 悄悄话 不认同你对佛教的看法,佛教中也没有说身体残缺不能登极乐世界的说法.肉体不过是一个皮囊罢了,皮囊是破是整,是美是丑有什么关系?觉得你对佛教并不太了解.至于陈晓旭的想法观念大多是人们自己猜测的吧,大家并不真正跟她谈过,交过心,虽然她的做法会令人有很多猜测,但是光凭着这些就赖在佛教头上,也很不公平吧.

lianggeren 回复 悄悄话 还是不要用自己的标准来分析别人了,即使她选择了死亡又怎样呢?她是个传奇,而当今,可以成为传奇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风中秋叶的评论:
赞同赞同。爱屋及乌的因果关系。实际上,一部好的电视剧和电影,导演和编剧是非常重要的,演员只是诠释剧情的工具而已。不得不赞赏王扶林导演,他慧眼选的演员很到位。还有那音乐家王立平的曲子,都增添了极大的光彩。
当然,是曹老给我们留下了最好的文学作品,让我们的生活有着丰富的内容可想。
谢谢各位的回帖,我很感动,如果你们能理解了我的想法,就请珍爱自己和家人,甚至关心网上未曾谋面的朋友们。
丁庄秀园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最欣赏黛玉:这诗稿,不想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它高山流水遇知音,
上海五香豆 回复 悄悄话 放弃生命是为了信仰和佛吗?还是因为太在意自己不能放下?看到有的说,重病是不能出家的。。。不完整的身体也一样有尊严,可以进行佛陀教育。
风中秋叶 回复 悄悄话 对于红楼梦,我有种特别的情结,而对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又特别的认同。如果你喜欢它和她,很容易的就会随着心灵的触动而写上几笔,这也算是文人情结吧?现在社会上许多人,写悼念陈晓旭的诗文,并不尽是陈晓旭的个人魅力。其实内里折射的都是红楼情结,黛玉情结,是古典文学的魅力。
开心豆豆 回复 悄悄话 wumiao好文....
雨清 回复 悄悄话 问Wumiao MM好:) 偶然看到您这篇文章. 同感之余,忍不住留言,欣赏. 懂得您尽量平和的用字背后的叹息和忧心: 洋洋洒洒,只不过因为不忍心看到因此事而更加深了大众的两个误解: 一, 对书中黛玉的误解, 二,对佛学的误解.
"佛的普渡众生,已经被人为地变了味道". 同感.

"可随缘处反随身,未识平常未识真",这般"看不透"的选择, 相信是不属于书中那位黛玉的. 真正的"懂得",往往建立在过人的清醒和超然的智慧之上,那样的人,是不介意孤独的.

妄语了:-) 权作问候罢:-)
无去来处 回复 悄悄话 为什么得了癌症还要选择折腾?很多时候,医学的手段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动刀总比不动好,但动了手术也是一样痛苦,针对癌症并不是一切了之,后续的化疗放疗都是一种折磨。用各种无可奈何的手段维持支离破碎的躯体还不如放手顺其自然。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海岛冰轮的评论:
谢谢你的夸奖,我是想唤起世人的注意,不要学陈晓旭的方法,也不要去听信所谓的大师的论断。说过去就算了,不想多说。
陈的外形和神态颇像我们心目中的黛玉,但内里的温柔和聪慧距离很大。黛玉都知道祭奠父母不拘在什么地方心意到了就行了,陈却一味把身体如果缺失一部份便不能去佛祖的宝地了,那么济颠和尚瘸腿肮脏的形象怎么解释呢?红楼梦中那两个重要的一僧一道都是癞头短腿。如果佛在意人的形象,那就太可笑了。所以觉得很荒唐,缺乏智慧。
璞微 回复 悄悄话 是啊,楼主mm写的是好~
我觉得似乎我们林妹妹信的那个佛教和真正的佛教还有一定距离。。。
1乌鸦 回复 悄悄话 愚本认为人都有权利选择和这有情众生的世界告别的方式。死亡也不是那末的忌讳, 只是一种transforming 罢了。 陈选择了她的方式。她去的地方,也不是不见得比你我生活着的人间不好。

佛陀的教育(不是宗教)在于给有情众生指明了一条通过自身的修行/学习 从而能跳出轮回的苦(何为苦,无常既是苦)的光明之路。一世不行,那末就通过几世。寺庙脑满肠肥的尼姑和尚不代表所有的善知识。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长命的和少命的只是福报的不同。你的业是你积来的,只有你自己才可成全自个儿。妙妹妹有心的话可找- 《佛陀的启示》一书 来看。“佛是唯一不以非人自居的导师。他自承只是一个单纯的人类, 不若其他宗教的教主,或一神灵自居, 或自诩为神的各种化身,或者自命受了神灵的感动。人, 只要他/她肯发愿努力,每一个人身内都潜伏有成佛的势能”。。。。。。。。。。。。佛是唯一积极地愿意地真正地帮助活着有必需的人们超越生死轮回的伟大的导师。无关什么肉身的完整与否。
海岛冰轮 回复 悄悄话 wumiao JJ 这一篇的心怀也是女中豪杰啊。逝者为大,更何况是象“林妹妹”这样的美丽生命。佛教,在信和不信的人看来,都有清静神圣的光环。JJ坦言质问,那是慈悲关怀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智慧啊。

宗教,是不是也可以象科学,可以容人质疑,论证,探知和改写?这是个太大的题目。可是我们的生活,生命,点点滴滴,也都在当下。

喜欢你的故事和看法。
祝JJ好。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回复datuzi的评论:
不知道她的想法,只知道她在临死之前家人劝她再接受医生的治疗,她一会儿同意,一会儿又不同意了。这反映出她的矛盾心理。她一定是渴望生存下去的,只是太晚了。她在早期的发现中没有把握住机会,她失去的不只是生命,还有对信仰愚昧一面的展现。
handsomer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是发现乳腺癌时就已是晚期了,早就扩散了。那时候如果动手术,也许可以延长一些生命,但也就是一两年而已,而且很痛苦。也许她已经看透生命,不想再这麽折腾了。皈依也就成了最好的临终前的解脱。
datuzi 回复 悄悄话 她恐怕是活得很累了,也不享受依恋生活,她会觉得轻松,一种解脱。信佛就排斥手术?那怎么解释佛教的“入世”? 我很喜欢她演的林黛玉,又觉得她糊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