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乐维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象形识字:教

(2025-09-24 05:53:25) 下一个

象形识字:教

教字的演变

从左至右: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教师家长辅导指南

教是一个动词,是一个没有形状的词。“看图识字”一般都是名词,一个有形状的词,比如:苹果,橘子,牛,马,山,树,等,图与字可以一一对应。但什么样的图,让人一看就是“教”呢?“看图识字”不涉及这样没有具体形状的字。但汉字却通过象形来表现出一幅画面,让我们可以把这个画面与教联系起来,这也是当年造字的目的:用图来表示意思。

下面我们来分析“教”字的象形含义。

甲骨文:左上两个X是数数用的小棍,左下是“子”,小孩子。右边下面是一只手,握住一根棍。小孩学数数,学不好会被老师或家长打板子。

金文:上面的两个X连在一起变成了#,右上的棍变成了“卜”,这很常见。为什么用卜来代替棍?不清楚。

大篆:比金文好看多了。其实金文,和大部分大篆都是铸在金属上(青铜),金文比较早,大篆晚几百年。一般金文的字少,而且不好看。原因主要是当时的铸造技术不行造成的。

小篆:和大篆相似。

隶书:左边上面是一个“土”加一撇,这就是两个X变过来的。把“十”看成是一个X,剩下来的“一横 + 一撇“是另外一个X

你可能会问:怎么这么大的改动啊?谁干的?汉朝人。汉朝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胆的,所以汉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其他方面就不说了,汉字方面则是把篆书的曲线都拉直,那是多大胆的改变?历史上叫着“隶变”,是汉字发展的分水岭,从象形的古汉字进入横平竖直的现代汉字。想想今天这种事可能发生吗?绝对不可能。书法比赛时,你只要写了一个错别字,马上落选。有时还不是错别字,是异体字,就是说有这样的写法,甚至大书法家都写过,但评委“砖家“不知道(怎么当上的?你懂的),认为你是错别字,你就完了。而且你还不知道,因为他们也不告诉你落选的原因,你还真以为自己水平不行。

注:下面的话是我的一些想法,与象形识字无关。老师家长自己看即可,讲不讲给孩子听,讲多少,自己决定。大孩子可以讲一些,小孩子可以不讲。

这个字表现了古代体罚孩子的习俗,以今天的观念来看是不对的。家长,老师如果觉得对太小的孩子讲有负面影响的话,可以选择不讲。但对于大孩子来说,可以考虑讲。因为这是事实,他们总有一天会知道的。体罚的情况,中国一直存在,直到近几十年来才基本消失。有些家长仍然体罚孩子,只是不是主流。

像新加坡老师体罚学生仍然合法。我大弟早已移民新加坡,我妈妈曾经去新加坡给他带孩子。问过侄儿:老师真打人吗?只是吓唬一下吧?侄儿说:奶奶,是真打啊!

好像克林顿当总统时,一位美国男孩(大概十岁)随父母去新加坡玩,大概在美国搞惯了,把街上的十几辆车喷的五颜六色。被警察抓住,法官判打屁股十大板,然后驱除出境。美国一片哗然,大多数表示这也太野蛮了。少数认为,新加坡替我们教育孩子,很好。克林顿还专门求情,但新加坡不为所动,照打不误。后来美国人也没有再闹,小孩回美国也灰溜溜的不做声。媒体也没有再鼓噪。所以,现在年轻一点的人都不知道还发生过这事。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