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25 (10)
从生物学上讲,人类已经没有尾巴可以翘了。因为人的尾巴已经完全退化了,只剩
下了一点点尾骨了。可是中国人还是很在意那点点尾巴的。家乡的小孩子过生日,
叫做“长尾巴”。长到大也长不出来。“夹着尾巴做人”则是中国的古训。说的是
为人应该谦虚,不要骄傲,也就是不要翘尾巴。“翘尾巴”是怎么和骄傲挂上钩的
我还真不清楚。不过这里的“尾巴”应该是指本事,本领。“长尾巴”可能就是父
母希望孩子长点本领,多点本事。“翘”就是时时处处张扬自己的本事和本领,生
怕人家不知道。
中国人夹了上千年的尾巴,到也相安无事。大家都懂要猜那谦虚背后的潜台词。有
无本事,大家一概“那里,那里!”,“过奖,过奖!”。你要从中听出那夹着的
尾巴有多大,没有十年八载的功夫,是熏陶不出来的。不过这夹尾巴的习惯近来受
到西方社会不夹尾巴的风俗地挑战。尤其是到美国来的同胞们,感受最深。不少同
胞吃了“夹着尾巴做人”的大亏。这方面的故事在中文报纸,网上新闻,周围朋友
中到处可见可闻。甚至自己亲身经历也为数不少。美国人认为你有本事不会不说,
只会往大里吹,不可能往小里说。他们也猜。不过是猜你是不是吹大了,而不是猜
你是不是隐藏你的本事。你如果“那里,那里!”,那你就永远也就只能待在“家
里”了。入乡随俗,渐渐地,同胞们也被迫放弃古训了。“那里,那里!”变成了
什么事情都是“No Problem!”。一副天底下没有我干不了的事。老美你就猜吧,
觉得我吹大了,我大不了在到别处再找。猜不着,哈哈,那我就来上班了。世界上
没有学不会的工作。过了一年半载,是老板怕我抄了他,还是我怕老板抄了我,就
不知道了。违背了古训,只好请老祖宗原谅了。怎么说老祖宗也不会让他们的后代
没有饭吃是吧?
现在中国国内也不再时兴“夹着尾巴做人”了。一桌八个人,说不定有七个人会给
你递上“某某老总”,“某某董事长”的名片。到底有多大的“尾巴”,你就猜吧!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过去“夹着尾巴做人”过时了,那咱就尽量将尾巴树起
来就是。可是现实却没有这么简单。有时你发现,你还不得不夹尾巴。而最让人哭
笑不得的是,你有时想夹那尾巴你还夹不住,你会左右不是人。这夹不住的尾巴的
事情也不是现在才有,早在<<西游记>>中就有。孙悟空被杨二郎追急了,便变成一
座寺庙。眼睛变成窗户,嘴变成门。这尾巴放那里呢?老孙急中生智,将它变成了
一旗杆,树在寺庙后面。杨二郎就是从这立在后面的旗杆看出破绽。因为寺庙的旗
杆应该立在寺庙前面的。可怜齐天大圣最终未能逃脱。最后被玉皇大帝压在了五指
山。
孙猴是孙猴,他有本事,有尾巴,我们哪有?“艺多不压身”吗,还怕尾巴大?何
况这是在美国。
不少来美的中国留学生进入研究生院后,马上会有师哥师姐告知,要想找工作,最
好拿一个硕士(Master)学位,不要拿博士,除非是名牌学校或老板很有名。博士找
工作比起硕士,学士难多了。即使是名牌学校,名牌老板门下的高足,大多也还要
几年的博士后才能找到工作。比起硕士,学士的短平快来,风险高多了。真好似
“前途光明看不见,道路曲折走不完”。既然知道博士难找工作,那为什么还有这
么多的人拿了博士而没有拿硕士学位呢?有些当然是自己想拿的。也有不少是被迫
拿的。比如有的学校就不收硕士学位的学生。或老板怕学生跑,不允许学生转成硕
士生;或可以转,但资助没有了。你不读博士,没钱了。或连身份也没有了。
抗着博士的牌子,找工作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公司将把你当人才看了,当然公司也
要稍稍多掏点银子。如果你的学校一般,老板没有名,或不太帮忙。你就发现找需
要博士学位的位置,即使有几年博士后的经历,如果专业不是公司很需要的,你也
成了“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人。一般你会得到一个很礼貌的回绝信,大致的原
因就是公司找到了“更适合的人选。祝你好运!”。你知道这是告诉你:你不够格。
英文叫做“Underqualified”。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又只好再去找个博士后接着做。
运气好,两三年博士后就可以找到工作。运气差,五六年,七八年能找到的也不奇
怪。有些人等得不耐烦或看不见前途也就和自己的专业再见了。
因为要找博士的位子太难,所以不少人能不读博士就不读博士。“高处不胜寒”,
咱就在低处。可有些人被迫到了“高处”,就想把那“博士”尾巴隐藏起来。也就
是将那大“尾巴”夹住了。说自己是“硕士”。这“尾巴”可不好夹。公司一个电
话打到你的学校,你就露馅。当然也有同胞夹功高超,拿到了只需“硕士”学位的
工作。“低就”总比什么都没有好。可大部分人要么不愿意夹,要么就是没有夹好。
一般公司都会不录用你。给你的回绝信中会有这样的词:“你的能力和经历令人惊
奇,但是你Overqualified了。你应该找一个更高的位置,祝你好运!”。翻成中文
应该是:“我们的小庙供不起您这大菩萨”。你很好,好过头了。也就是说你的尾
巴太大了。你可能说,我不在乎头衔,也不在乎工资。我乐意低就。但美国公司一
般是非常尊重人才的,哪能让你“屈就”呢?
你变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人。不过不是你不想成,你不想就。是公司不让你
成,不让你就。你恨你怎么没有夹住那该死的“博士”尾巴?更不明白为什么读成
了不是“Underqualified”就是“Overqualified”?这尾巴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夹
也夹不住,去也去不掉。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了齐天大圣当时的苦恼。美国不是“人
尽其才,物尽其用”吗?怎么不是嫌才多了,就是嫌才少了?就象出口的桔子,每
个都要放入一个小盒子里量一量,大了不要,小了不要,只有正好那么大的才行。
人才也一样,多一点不是人才,少一点也不是人才。
记得有一首儿歌是这么唱的:“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脑袋,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你真想变成一只没有尾巴的老虎,多自在,不用夹。
你的博写的好、写的有趣,你太有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