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打响攸关生死的“保卫战”
(2007-09-01 10:57:01)
下一个
伊朗打响攸关生死的“保卫战”
2007年08月31日 人民日报
唐志超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室主任
这张由伊朗伊斯兰通讯社发布的照片显示的是2006年4月3日,伊朗革命卫队的舰船在波斯湾水域参加军事演习。新华社/法新
近一段时期,美国与伊朗的对抗逐步升级。布什政府在伊朗周边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加强对伊的围堵和遏制。而伊朗也针锋相对,外交活动频繁。伊总统内贾德日前相继访问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阿塞拜疆四国,就是伊朗反击美国威慑的重大举措。此次出访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伊美在中亚的斗法,是伊朗打响的一场攸关生死的后方“保卫战”。
中亚是伊朗的近邻,和波斯湾一起构成了伊朗外交关注的两个重心。如果说波斯湾是伊朗的“前院”,那么中亚以及高加索地区则是“后院”。冷战时期,伊朗在北部只有苏联和阿富汗两个邻国,苏联被伊朗视为主要的安全威胁。苏联解体后,伊北部出现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诸多独立国家。由于这些国家与伊朗在民族、宗教、语言、文化和历史等方面具有诸多天然的联系,它们的出现不但为伊朗扩大自身影响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伊朗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为此,伊朗当年在外交上率先承认了这些国家,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它们在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上的联系,并提供大量援助,参与调解地区争端,努力将中亚打造为伊朗稳固的大后方和势力范围。
8月28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总统府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回答记者问题。内贾德当日说,伊朗核问题“已经了结”,伊朗已是一个拥有完整核燃料循环体系的“核国家”,将继续推行其和平利用核能的计划。 新华社记者徐俨俨摄
经过多年苦心经营,伊朗与中亚国家建立了良好而稳定的关系。双方高层往来频繁,经贸合作密切,宗教、文化交流活跃,伊朗逐步成为在中亚地区事务中具有重要发言权的外部力量。但是,“9·11”事件后,中亚的地缘政治图景发生重大变化,伊朗在中亚开始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在反恐的名义下,美国向一些中亚国家派驻军队,并积极推行“大中亚政策”,策动“颜色革命”。这些行动,使伊朗感受到一些中亚“兄弟”被人拉走的现实威胁。此外,俄罗斯、欧盟以及土耳其、印度等在中亚的政治竞争、能源争夺日趋激烈,也让伊朗感受到强大的压力。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伊朗在核问题上拒不让步,美国全方位加大了对伊朗的围堵,竭力拉拢一些中亚国家加入反伊同盟,甚至有传言说,美可能把一些中亚国家当作对伊动武的平台。这就更加深了伊朗的担忧。
“前院”波斯湾一直是美国以及其中东盟友的天下,如果“后院”再起火,伊朗便陷于腹背受敌的险境。于是,巩固“大后方”,改善北部的安全环境,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伊朗的当务之急。内贾德不久前的中亚之行,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和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扩大以能源和交通为中心的合作,精心编织一个以伊朗为中心,连接中亚、东亚、波斯湾甚至欧洲的商业和交通网络;二是争取中亚国家在核问题上支持伊朗,游说它们不支持美对伊制裁或参与美可能发动的军事打击。
从访问成果看,内贾德还算不虚此行。访问期间,内贾德分别与所访问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了会晤,就双边关系以及地区和国际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提升双边关系,进一步加强地区合作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签署了数十项合作协议。经内贾德游说,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国领导人均同意年内出席在伊朗举办的里海峰会。这些成果对伊朗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外交胜利。
编辑:龙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