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異教徒同得上帝赦免....的原因(转帖),记念潘霍华
(2006-11-29 19:21:06)
下一个
基督徒與異教徒
作者:潘霍華(朋霍费尔)June 1944;薪人譯
--------------------------------------------------------------------------------
1
人們親近上帝 當他們苦悶淒楚,
祈求拯救、平安和飲食,
乞憐病痛、罪孽和死亡止息;
凡人皆然,不論基督徒或異教徒。
2
但有人親近上帝 當祂苦悶淒楚,
見祂貧困受辱,無可枕頭無果腹。
被罪惡壓傷、受死亡痛苦,
基督徒堅定站立上帝身旁 祂正受壓悲苦。
3
上帝親近每個人 當他們苦悶淒楚,
以恩愛餵其靈魂,以食物餵其身體。
藉著釘十架的主為眾人捨命,
基督徒異教徒同得上帝赦免。
-----------------------------------------
德國教會的良知─潘霍華
黃玉燕 摘寫
--------------------------------------------------------------------------------
前言:
優越的亞利安主義,使納粹政權瘋狂殺戮猶太人,
丟棄僅存理性、揉碎最後恩慈之心!
連高舉耶穌之愛的基督教會也不例外。
潘霍華──德國教會最後的良知,毅然走上刑台,
至今依然向世人見證神的愛……
終局!
一九四五年,4月9日,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德國信義宗的神學家、牧師,以叛國罪,在福洛森堡(Flossenburg)集中營,被處絞刑。臨終之前,他託人帶信給他的英國朋友貝爾主教:「這是終局,然而對我而言,卻是生命的開始。」
目擊執刑的營房醫生追述,他看著潘霍華在被帶到絞架之前,跪下來,陡妗!肝疑钌顬檫@位可敬之人所感動。如此虔眨?绱丝隙ㄉ衤犃怂?亩告。」他描述:「抵達行刑地點,他再有一句簡短对~,然後勇敢鎮定地走上絞架的台階……。五十年來,身為一個醫生,我幾乎未曾見過一個人這樣完全地降服於上帝的旨意裡,從容就死。」
三個星期後,希特勒自殺。5月7日,歐戰宣告結束。
立志跟隨耶穌
一九四二年,在獄中,潘霍華寄給他親人、好友的聖誕禮物,是一篇短文「十年之後」。文中,他提醒他共事的夥伴,關於他們願為之捨命的那一個理想:「我們曾經學習從社會底層,從那些被遺棄、被視為嫌疑犯、受虐者、受壓迫的、被辱罵的,沒有能力的……總之,從那些受苦者的觀點,來看人類歷史上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他對他們提出耶穌基督的榜樣:祂願意為維護世上窮人和被遺棄之人而冒死,且死於酷刑。
從一九二○年開始,潘霍華家族即沉浸於反納粹的氣氛中;這家族一直與德國反閃族主義(anti-Semitism)抗爭。他們是德國高貴、富裕、典型知識份子的家庭,代表德國傳統自由思想的上層社會,崇尚個人的人格正直和公民責任。
潘霍華的父親是當時學界權威的精神和神經科醫師,同時任教於柏林大學;這位受科學訓練的父親鼓勵孩子們獨立、自制、客觀的精神。母親是宮廷牧師之女,在信仰方面影響子女甚深,從小教導他們熟悉聖經、詩歌、基督徒信仰的傳統。
在潘霍華身上,結合了父親客觀分析的性格和母親敬虔實際的精神,在這個可敬愛的家庭裡,他被撫養長大、受支持。潘霍華是個熱愛生命的人,看重諏嵑妥晕业募o律,喜愛與人交往、享受人際關係的喜悅,愛好文學、音樂、藝術;少年的他,鋼琴琴藝精湛,是極具潛力的音樂家。
然而,十四歲的潘霍華卻宣布他希望成為一個神學家和牧師;這震驚了他的家人。他的兄弟認為教會服事是屬於那些器量狹小的布爾喬亞階級;他的父親也有同感,但保持沉默,寧願讓孩子自己選擇。
當他的家人批評教會不過是服事自己,而且表現得像個懦夫時,潘霍華閃過一個堅定意念:「倘若如此,我一定要改變她!」
初步信仰實踐
根據家庭慣例,潘霍華在杜平根大學修一年課後,轉讀柏林大學。大學時代的他,深受傑出教會歷史學家哈納克(Adolf Harnack)和信義宗學者侯爾(Karl Holl)的影響。
哈納克看出潘霍華有潛力成為一個偉大的歷史學者,但令人失望的是他卻致力於教義學的鑽研;「聖徒交通」(The Communion of Saints),是潘霍華一九二七年寫成的神學論文,當時他只有二十一歲。巴特(Karl Barth)讀後,讚許為「神學上的奇蹟」。
由於還不到按牧的最低年齡,另一方面也需要實際牧會經驗,潘霍華暫停學院的生活,申請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一個助理牧師之職。那個教會的成員,大多以當地的德國商人為主。
一九二八至一九二九年在西班牙,經濟大蕭條的浪潮襲來。那是潘霍華首次與貧窮的猙獰面目相對,他傾盡全力協助失業的人;在窘困時,他甚至必須在經濟上求援於家人。
步上正軌
稍後,潘霍華回到德國,著手第二篇論文的寫作,以預備進入大學任教。「行動與存在」(Act and Being)一文,內容關於啟示的神學意義、哲學意義。分析這篇論文,可察覺出他在舒適的學院教職,和蒙召成為真正的基督徒並過一個不十分安定的生活之間,有深刻的掙扎。
通過大學的委任後,潘霍華有機會到美國紐約的聯合神學院研讀一年。後來,他描述這一年為「一段偉大的自由之日」。
起初,他嚴厲批判聯合神學院,容讓自由、人道主義的精神滲透其間,以致失去神學立場。然而他與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相遇,又結交好友,常作討論,刺激他對社會問題的知覺。
在聯合神學院的友誼深深影響他;他們引發了他對登山寶訓的專注。他也有機會由同學引介,親眼見到紐約哈林區的黑人所承受的種族歧視。後來,他把黑人靈歌帶回德國,分享給神學院裡的師生。另外有一位法國朋友則影響他超越自己國家的範圍,對世界和平有深入的委身。日後,潘霍華在普世教會的聚會中,強烈倡導和平。
回到柏林大學,人人都注意到他改變了。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潘霍華只簡單回答,他「已成為一個基督徒」了。這是潘霍華一生中第一次「步上正軌」,他說:「我內心明白,惟有當我開始對登山寶訓認真起來,我的生命才能成為真正的清晰和諏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