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儿孙自有儿孙福

(2007-03-26 17:21:01) 下一个
文章来源于 北美女人大本营(www.nawomen.com)

则安


大儿子进入初中最后一年, 我便开始在有意无意中关注电视报刊等媒体有关高中生如何计划好高中生活,如何选择大学,如何准备各项考试等的报道,也曾参加过中文学校组织的经验介绍讲座。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朋友的孩子考上Harvard, Stanford 等名牌大学,心里不禁有几分羡慕,盘算着回家后如何教育儿子。

事与愿违,每次我一张嘴提到某某人考上某个名牌大学,儿子便摆出一付不耐烦的样子打断我,“妈妈,你为什么老是让我和别人一样? It’s stupid! 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起初,看到他这种态度, 我会非常生气, 少不了以教训的口气唠叨一番,儿子若是默不做声或是避开, 我唠叨完也就做罢, 但大多数时候他会反唇相讥,继而母子大吵一通, 结果是我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却被他气得心里难受好半天。 

一转眼儿子已是高二,对于我类似的说教他更是充耳不闻,相反,我却常常被他驳得无话可说。 我开始反省自己:对儿子的前途我有必要担心吗?回想儿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我得出了否定的答案。 十年前刚带儿子来美国的时侯他差一个月不到四岁, 没过多久,我为了打工,同时也为了让儿子能够尽早适应环境, 我和先生商量好把他送到了幼儿园,之后,除了每天接他回家时听到老师对他一天生活的描述,我自己没有在那里陪伴他一分钟。一个月后,院长惊喜地告诉我他开始说英语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既高兴又内疚, 高兴的是,儿子终于跨国了语言障碍,内疚的是,我不知道这段时间他幼小的心灵是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转变过程。 

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父母亲人在身边,他是否感到了无助和恐惧?儿子在上学前班时不但已经完全适应了语言环境,而且他在其它方面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一年级新学年开始, 在老师的建议下,通过心理和文化方面的测试,儿子被批准调到了二年级。从那时起到现在,儿子在公立学校的发展是顺利的健康的,与那些比他大一岁到一岁半的同学终日相处,他锻炼得比实际年龄显得成熟,在学习方面也基本上不用我们操心。儿子还自小养成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他广泛的知识面和对事情的见解让我和先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而且对英语及美国文化方面的有些问题我们还不得不时常地向他请教。 

美国的教育理念和体制培养出来的孩子是自信自强,有创造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他们崇尚个体在团体当中的独特性和不拘一格,他们做事讲究自我感觉,而不是顾及家族的名誉,父母的面子,或者是周围人的感受;他们喜欢自由平等,自我奋斗,不愿意听长辈的说教和所谓经验之谈,尤其痛恨他人为自己安排未来。 随着儿子渐渐长大,我也不得不开始逐渐调整自己的思维和与他交流的方式。我对他说话不再是教训式的,权威性的,而是以友好的,建议性的的口吻,以提供信息为目的; 儿子大多数时间也能保持心态平和,尽管我们有时也免不了会产生争论,但彼此之间都能够正确对待,没有了以往那种被对方伤害的感觉。

从饭桌上的闲谈,我们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儿子的真实想法。他不想为单纯地追求考名牌大学而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闭门苦读上,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他要看他最喜欢的体育比赛,周末和假期他要和朋友出去打球,看电影和聚会;他告诉我们不要为他考大学担心,他要选一所让他感到舒服的大学,他不指望父母为他付昂贵的大学学费,而是要以自己的能力挣得全额奖学金;他更不需要我们以后给他购房买车,而是要完全靠自己。

听了儿子的想法,我和先生意识到那不再是小孩子随随便便幼稚的幻想, 它是实际的,可行的,作为他的父母,我们对他还要求什么呢?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名牌大学,做高薪的工作, 出人头地, 最终无非是想要孩子有一个成功的事业和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成功幸福与否,实际上完全是一种个人的理解, 而且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这种理解会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 甚至是彻底的改变。

其实,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她)独特的生存天赋, 家长不必强迫他们事事接受自己的观点更不要事事为他们做安排, 只要把握住大方向, 多关注他(她)的成长环境, 比如说在学校的表现和他(她)经常接触的朋友; 多和孩子相处交流, 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适时地加以引导, 只要确信孩子的发展是积极的, 向上的, 健康的, 至于今后上什么样的大学, 完全可以相信孩子的能力和选择。

常听老人们说, “儿孙自有儿孙福。” 牢记这一点, 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不是也能生活得更轻松快乐一些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秋水长天 回复 悄悄话 关于中国青少年英才教育的一个演讲
-------兼论中学生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美国亚洲文化学院教授 吴少海 博士

2006年7月27日


本文根据美国亚洲文化学院教授吴少海博士2006年7月12日在英特尔英才俱乐部和爱因斯特CTY英才中心共同举办的2006 暑期青少年英才培训夏令营里的演讲录音整理。

吴少海博士简历: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后。曾任美国W. R. Grace华盛顿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目前担任美国亚洲文化学院 (UACA) 教授、国际培训和发展联合会(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Training & Development CITD)主席、爱因斯特(中国)理事长。


非常荣幸接受英特尔英才俱乐部和爱因斯特中国的邀请,给中国上海青少年英才俱乐部的同学们做一个演讲。给现在青少年做演讲是有压力的,更别说是给青少年英才做演讲。主席先生要我讲讲与英才教育有关的题目,同时,又不断地提醒我说,现在学生与过去不一样,很功利。你的演讲如果不能帮助同学考试,考上名牌大学,他们可能就没有兴趣。 所以,我坦白地告诉大家,做这个演讲我是有压力的。既然压力在我这里,同学们就可以放松听讲,有疑虑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题。也可以在后面的互动部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希望我的演讲有新意,对同学们的思路有启发。同时,我会从一个非常功利的目标出发,来开始我的演讲。

好了,让我们从功利的目标出发。这是我的开场白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今天的青少年英才,一定会成为未来的社会精英吗?这个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更加尖锐的方式提出。

 如果你认为你是一个英才学生,你能保证成为未来的社会精英吗?
 如果你不认为你是一个英才学生,你还有希望成为未来的社会精英吗?
 如果在未来你有可能变得平庸,那将会是如何一步一步发生?
 你如何才能避免一步一步变得平庸?

为回答上述几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英才”和“精英”两个概念搞清楚。然后再进入第二对概念:“思维力”和“创造力”。最后,我们一起讨论这两对概念与在座同学的未来有什么关系。

先讲“英才” 和“精英”有什么区别。

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次夏令营的名称中CTY,代表什么?谁注意到?Center for Talent Youth. 这里的“Talent”可以翻成“英才”。在英语中还有个有趣的单词,与Talent 经常放在一起使用,叫做“Gifted”.就是礼品Gift加ed,可以翻译成“天赋”。比如,美国中学里的英才班,就叫做GT班,也就是“Gifted & Talented”;英才课叫做GT课。为什么天赋用Gifted这个词呢?因为根据西方人的文化,每个人都是上帝创造的。如果你天赋特别优秀,特别聪明,那么,这是上帝给予你的特别的礼物。今天在座的作为青少年英才,被选拔参加这个夏令营,心里高兴吗? 我知道,你们的家长一定非常高兴,很为你们的成绩感到自豪。其实,严格意义上说,你作为一个“英才”,并不太多是你的功劳。是谁的功劳?主要是你们家长的功劳。因为是先天的天赋,所以与你们家长的基因更有关联。难怪他们比你们还高兴呢! (笑声)。 “英才”作为“Gifted and Talented”,是指人的天赋在先天上是有区别的。有些人聪明一些,有些人迟钝一些。当然,这里的特质不仅仅是聪明,还包括其他一些素质,例如好奇心、主动性、热情、积极心态、记忆力强等等。你们老师在推荐你时,用来描述你身上的那些优秀的特质和潜能,都可能与天赋有关。因此,可以把“英才”理解成一个“人类学”的概念,因为它与“人的天赋差异性”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有关联。

那么,“精英”是不是一样的意思呢?很不一样。“精英”的英文单词是:“Elite”。与“英才”不一样,“精英”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不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用例子来说明。我们都会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人天赋并不优越,但是通过自身努力,后来成为社会精英。比如,现任美国总统布什大学时是一个成绩是C的学生;甚至爱因斯坦在青少年时期还不能算是英才学生。另外,儿童时候特别聪明,长大以后却不了了之,变得平庸的例子当然更多,我相信你们的家长都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你们父母希望这种例子不要发生在你们身上。“精英”作为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是因为它与社会学中的一个统计学规律有关,这个规律叫做“2/8”原理。可以这样来表述:

“在一个群体的社会实践中,总是20%的人做80%的事情(或者效益),而另外80%的人只产生20%的效益。由于同样的原因,20%的人也往往享受80%的财富(包括资源、注意力、机遇),另外80%的人只享受20%的财富.”

我相信,这是关于“精英”的最广泛的定义:这个创造80%效益和享受80%财富的20%的群体,就是所谓的精英团体。“精英”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是因为只有当人融入到社会群体中,这个统计学规律才起作用。你要知道,统计学规律是非常厉害的规律。它是一个事实性或者经验性的规律,你都不知道如何去解释它,但是它就在那里起作用。这个规律应用非常广,比如,在商业里的市场营销方面,在管理学上,都经常被提起。

这个“2/8原理”在教育学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座的目前还是学生,正在接受教育,所以与你们很有关系。我有一个观察。在中国,一个学龄儿童随着年龄和学龄的增加,越变越笨。-----这里的笨,当然是相对的。不是相对于周围其他同学,而是相对于自己,相对于你自己。比如说,在3-4岁的时候,非常聪明,很有灵气。到了小学,还非常聪明,到了初中,差一点,但还不错。但是,越到后面,你从他眼睛里感觉到的那份灵气越来越少。过去他总是好奇,喜欢提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喜欢问为什么,喜欢观察,后来,他越来越对未知没有兴趣,甚至对思考也没有兴趣,他甚至会说,问这些问题有什么意义呢?老师不会考这些问题的。或者这些问题老师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呢?没有人会愿意变成这样。但是,还会有人一点一点地变成这样,为什么?可以用“2/8原理”来解释。因为当儿童在早期作为个体,没有融入社会团体的时候,2/8原理还不起作用。每个人虽然有天资区别,但是社会的统计学规律还没有发挥作用,儿童个体的天资都有待开发。随着年龄的增大,与群体接触越多,社会性越强,作为一个群体行为的统计学规律就开始起作用,开始影响他的成长。最后,精英的2/8原理开始显现,由于教育资源(包括老师的注意力)的不均匀分配,部分即便是有天赋(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有天赋的)的同学,也可能开始被“挤”出“幸运”的圈子外面去了。比如说,这次夏令营的英才选拔,就有很多同学没被选上,难道他们就不优秀吗?当然不见得,只不过是因为名额有限,还有很多偶然的因素。

关于“英才”和“精英”概念的区别和关系,我们先说到这里。等一会儿再回来讨论它与我们的关系。现在我来讲今天的核心概念,“思维力”和“创造力”。

我发现,许多人讲创造力,总是强调创造力与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的区别。比如说,创造力来自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想象力,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非常规思维,直觉力等等。所以,训练创造力,就要多做脑筋急转弯一类的题目,要打破常规思维,1+1等于2。不行,这是常规思维。1+1等于3,4,5。这才是非常规思维。8+8等于?16?不对。等于88。等等。还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我们中国人的创造力所以不如西方人,是因为中国人的逻辑思维,或理性思维太强,非理性思维不够。我承认这些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我今天要讲的观点。那么,我要讲什么观点呢?

根据我在生活经历中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观察,我发现中国文化中的非理性思维是非常强的。比如中国文学(或者文字)中的比喻句特别多。在我们的语文作文中,特别喜欢用形容词。用“苹果”比喻姑娘的脸;用“火盆”比喻高悬在天空的太阳;用“大海”比喻宽广的胸怀。平时日常语言中的比喻非常丰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非常习惯用“类比”思维。例如,在老子的哲学里,用一对“阴阳”概念,借用“类比”思维,装进去许多其他概念:如“天与地”;“刚与弱”;“太阳与月亮”;“男与女”;等等,都属于类比联想。还有,老外看中国人的菜单,看不懂。因为里面充满比喻和联想。每年春节前后,在香港有一道菜,叫作‘金银满地’。它其实就是炒鸡蛋,其中蛋黄为金,蛋白为银。中国人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联想到“大吉大利”。许多关于数字谐音的习俗,近年来更是不得了。“8”和“6”这两个数字,行情大涨。所以,我认为,中国人的非理性思维其实非常发达,即通常说的小聪明。非常规思维,走捷径,其实中国人非常在行。与此对应的创造力也很发达。但我以为,这种“类比”和“联想”型的创造力,在大多数情形下,只能算是小创造力,中国人并不缺乏。中国人缺乏的是“大创造力”。

什么是我要说的“大创造力”呢?不是写一句漂亮的广告语,或者现在流行的短信写手之类的创造力。我想说的“大创造力”是“理论创造力”,即对于人类的思维和实践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的创造能力。我们今天在中学和大学里学习的大部分课程,背后都有相关的理论在支撑。以“数理化”为例子。数学里面就有“几何学”、“代数学”、“三角”、“解析几何”、“微积分”、“函数”、“概率学”、“群论”、“极限”等等。物理学中光力学就有“牛顿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化学理论中有“元素周期理论”、“原子结构理论”、“分子键理论”、“有机分子的表达理论”、“表面化学理论”、“固态化学理论”、“气体热力学理论”等等。 在工程学中,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近似理论和模型,用来解释、预测和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观察。我要讨论的所谓“大创造力”,就是那些为创造这些理论所需要的人类的聪明才智。我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大创造力”不一定指“思维规模上的宏大”,而主要是指“思维纬度上的独特和深刻”。因为这些“规模宏大的理论”并不是任何一个人的能力所完成的,而是众多天才人物和普通实践者的智慧结晶。我特别要指出的是,这些非凡的理论创造,全部是人类一代一代的天才和普通实践者的理性思维的成果。没有理性思维,这些理论的创建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根据我的观点,“大创造力”与理性思维密切相关。人类的创造力寓于理性思维之中(而不是之外)!

让我先讲一些众所周知的事实,来支持我的观点。德国民族,是世界上最理性、最严谨、行为也是最古板的民族。逻辑思维非常强,但是,德国人也是世界上最富创造力的民族。而且是大创造力。在近代史和现代史上,大部分大哲学家和思想家是德国人。我们试着举几个名字,黑格尔,马克思,康德,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莱布尼茨。当然还有爱因斯坦,是德国犹太人。另外,英国人也是西方民族中偏于古板严谨的民族,但是,英国人对科学的贡献有目共睹。牛顿是英国人。休谟是英国人。亚当斯密是英国人,达尔文是英国人。这些事例,深刻地说明了创造力与思维力,特别是理性思维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创造力与思维力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紧密联系的呢?我要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来说明。

在中学中,我们是如何表达一个物理力?大家知道,中学物理课本告诉我们,力有三个要素:作用点,力的长度和力的方向。可以用一个矢量箭头来表达。箭头有一个起点,代表力的作用点;矢量有一段具有长度的中间直线,直线的长度代表力的数值大小;在直线的终点有一个箭头,代表力的方向。我要借用这个经典的力的矢量模型,来说明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关系。(吴博士这时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矢量箭头。)

我认为,在一个完整的思维力模型中,也应该包含三部分:思维力的起点(也可以叫做问题的起点);思维力的强度(也可以叫做思维力的推进程度);思维力的终点(也可以叫做问题的答案或者方向)。在思维力和物理力的矢量模型的类比中,我的观点是,把思维力终点,类比成物理力三要素中的“力的方向”,实际上含义非常深刻。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会进一步说明。事实上,任何思维的终点,即问题的答案,都只有暂时的、相对的意义。没有一个问题的答案具有绝对的终结性的意义。因此,思维力的终点,更像是确立了思维力的推进方向;我们的思维通过这段思维力的推进,确立了一个看问题或思考问题的视角,获得了在这个视角下所达到的新的认识视野。因此,把思维力的终点,不看成是获得了一个答案,而看成是确立了思维力的方向,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我曾经在另一个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原因”和“结果”相对应,那么“问题”的对应词是什么呢?我说其实不是“答案”,而是“探索”。每一个“问题”,都对应一个“探索”。对“问题”做“思维力”的推进,使我们获得了“探索”的方向,进入了在这一探索方向上的新的视野。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一个完整的思维力的矢量模型中,创造力是如何与思维力相联系的。我认为创造力是直接与思维力相链接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是一个水乳交融的关系。创造力发生最密集、最活跃的地方,是在思维力的起点和终点。

在思维的起点,是问题的提出。没有问题,思维就不会发生。我们都知道,提出问题,特别是一个好的、有意义、新奇的、别人没想到的问题,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里需要什么?需要独创性、好奇心、观察力、直觉力、主动性、动手能力等等。单单这些能力还不够。要把直觉性的原始问题,转化成可以应用思维力的理论问题,还需要把这些朦胧、复杂的原始好奇和疑虑,通过抽象、概括、简化、定义等等过程,并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理性思维进一步推进,也就是思维力矢量模型中的中间部分。

进入中间部分以后,就是思维力的推展部分。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也就是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所总结的形式逻辑三原则: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有时候还包括第四条原则:充分理由律。关于形式逻辑对于思维力和创造力的作用,其实非常重大。可惜今天不能展开。这是另外一个题目。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讲。在目前中国中学期的学术训练中,对思维力的理解和训练被局限于这个矢量的中间段。这一点我会在后面的演讲中继续讨论。

在思维力的终点,我们需要什么呢?我认为有三点:(1)反思力;(2)批判和怀疑精神,(3)超越意识。问题的答案或结论出来了,但还不满足;不断地挑战现成的结论和权威;通过反思、怀疑和批判,和超越,让思维力继续推进;在新的层次、新的角度、新的体验、新的问题框架下继续推进,使理论不断地得到修正和创新。

下面我要说明的是,目前我们学校里提供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无论对我们的同学、老师和家长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目前中国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对于教育实践的限制,在课堂和课外解习题是目前我们学校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最重要的手段。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解习题中的思维,和实际生活和科研中的思维,是非常不同的。因为解习题中的思维,思维力矢量箭头的两端往往是明晰的。换言之,也就是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由于习题中“问题”和“答案”本身已被预先确立,学生只被要求在思维力矢量的中间部分做思维推理。在这样一种训练模式中,学生得到的思维训练,是一个起点和终点两头被切掉的思维训练,我要把它叫做“中间段训练”,因此是不完全的思维训练。-----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解难题能力,考试能力也许很强,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就可能无所适从。为什么呢?因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需要一个人具有完整的思维能力,仅有“中间段训练”的人,是很难胜任实际生活中的难题的。

让我们看一看实际生活中的难题的例子。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包括真实世界中的科学难题,如果用思维力矢量来表达,这些难题的矢量两端,是模糊的、未界定的、有待界定的。在问题的起点,在实际生活中,能否敏锐、准确地洞见问题,通过观察、直觉、分析、抽象、归纳等思维步骤,提出并确立问题的原始条件、边界限制、历史背景、前人的经验、对未来的意义等等,是能否界定问题的第一步,往往也是最关键、最根本的一步。这一过程往往是思维者的原创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最强大的体现。在思维力的终点,现实中的问题,其答案的正确与否,往往是不确定的、与起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有关的、开放的、有待证伪和修正的。因此,与习题中两端明晰的矢量箭头相区别,现实中的思维力难题,可以用两端模糊的矢量箭头来表示。(吴博士此时在黑板上画了两端模糊的矢量箭头)。

现在,我用科学史上一个有名的难题作为例子,说明在问题的起点,特别是如何界定问题的边界条件、分析和确立问题的起始概念,等等,需要极大的想象力、抽象力、原创性思维,也就是创造力。我要用经典几何学作为例子,也叫做欧几里德几何学,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具有数学层次上、高度抽象和精密的理论。时间在2500年以前。地点是欧洲文明起源地的古希腊城邦。在几何学的发展史中,有三个著名的几何难题一直困惑了数学家们。其中的一个问题叫做“角三等分问题”,可以表达如下:“将一个角分成三等份”,它是三大难题之一,困扰了无数的天才数学家长达2000多年。同学们也许觉得奇怪,这个问题看起来不是太难吗? 比如说,角三等分,用量角尺量一量,除以三,不就把角三等份了吗?这当然可以。因为,在你的问题界定中,可以用量角尺。于是问题就解决了,后面的思维也就不存在了。但是,那个困扰古希腊哲人的问题的起点,是另一种界定。那就是,只能“用直尺和圆规”这两个工具来解题。这就是问题的起点,被明确定义。这个只能“用直尺和圆规”的前提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因为从这个界定出发,进行思维推展,最后推出了我们现在中学数学里学的全部几何学。这个几何学体系在2500多年前由古希腊学者基本完成。所以说“只能用直尺和圆规”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前提界定。问题的界定决定了思维的方向、深度和规模。为什么古希腊人那些英才们当时会想出这样一个天才的“界定”?我们不知道。虽然我们中国古人也知道如何丈量土地,但是我们没有以同样的方式提问题,所以我们就没有开发出几何理论。一直到19世纪,出生于上海徐家汇的徐光启才第一次把希腊人的《几何原本》翻译过来。你们初中里做的几何求证题,都是从那里来的。------顺便提一下,后来被数学家陆续证明了这个难题是无解的。不是解不出,而是证明无解。那已经是17世纪了。笛卡儿等数学家在求证无解以后,硬是继续把思维推进,后来又创造了另一种几何理论,就是我们在高中里学的“解析几何”。这个例子说明,问题的起点对于理论创造力的重要性。这是第一个例子。

在座的许多同学也许喜欢文科。那我就再举一个文科的例子。比如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我们知道,中国对人类的经济实践贡献很大,比如中国人使用纸币的历史,就比西方人早;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商业交易会,也是在中国开的。但是,中国人对经济学理论的贡献却几乎为零。最早的经济学理论,是由亚当斯密,一个英国人,建立的,他写了一本经济学经典著作,叫做《国富论》。从此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经济行为也可以通过理论模型来描述。为什么原来不知道呢?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的起点:前提界定。我们现在知道,西方的几乎全部经济学理论,都建立在二个简单而且绝对的概念上,一个是“经济人”概念;另一个是“效用”概念。只有把这两个概念建立起来,定义清楚,经济学理论才有了一个基点。这个“经济人”概念是什么意思呢?我可以用“分蛋糕问题”做一个说明。“分蛋糕理论”属于最简单的Game Theory 也就是“博弈论”。问题可以这样表达:两个孩子分蛋糕,妈妈无论怎么切,都不可能均匀。孩子都要挑大的一块,要争闹。那么,怎样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可以让两个孩子都没有意见呢?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博弈论问题,后来从中推出了在博弈论和经济学中很重要的“极大极小原理”。谁能知道这个最好的策略呢?---对了。最好的策略是让一个孩子切蛋糕,另一个孩子挑蛋糕。这样,两个孩子都会自觉自愿,无法争吵。但是,这个策略的前提,其实整个经济学理论的前提,都建立在一个前提假定上,就是,两个孩子都要最大的蛋糕,都要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己利益最大化。这就是“经济人”假定。我们知道,这个“经济人”假定,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真实,许多情形下一般人的行为模式并不那样的自私,比如说,中国文化中的“孔融让梨”,就不符合这个假定。但是,有了这个假定,才有了现代经济学。这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关于问题起点的定义,对理论创造的重要性。

其实,不仅是在问题的起点,创造力实际上是融合在思维力的全过程。包括起点,中间和终点。(吴博士这时在黑板上画了由许多小星号链接的矢量图形)。这个图像,表达了一个完整思维力。创造力的火花(这里用小星号表示),所谓的非线性的跳跃性思维,可以贯穿在完整的理性思维链当中。如果说当中的短线是思维力的脉冲,连接短线脉冲的就是创造力的火花。但是,没有思维力作为背景,这些火花只是昙花一现而已,不会产生大的结果,只能是一些灵感和创意而已。例如,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只所以引发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牛顿在伽利略的力的概念基础上,做了大量的理性思维,终于有一天他顿悟到,其实发生在地上的力学原理,同样可以解释天上的事情,天体运行也可以遵守伽利略的力学原理。尽管牛顿不能理解引力的本质,但是通过数学描述,牛顿完成了整个古典力学理论的创建。爱因斯坦也是一样。在古典几何理论的框架下,爱因斯坦无法用数学描述他所顿悟到的时间和空间的性质。一直到应用了非欧几里的几何,爱因斯坦才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理论构建。因此,顿悟式的创造力,往往发生在理性思维的极端处。“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寻它千百度”,就是理性思维的彻底展开。还不行,于是一个顿悟,一道灵光,一个创造的火花出现了。没有“寻它千百度”的功夫,灵光是不会出现的。即便出现了,也只是无果之花。要成就大创造力,这些非理性思维火花,必须锲入理性思维的链条。

最后,我谈一谈“思维力”和“创造力”,以及“英才”和“精英”这些概念与在座同学之间的联系。先回到我们的开场白问题。我们如何避免一步一步地、无可奈何地变成庸才? 我认为,同学们前面有三座大山。在克服这三座大山时,你可能被甩下来。第一座山:“2/8原理”;第二座山:“他人”;第三座山是“知识”。

关于“2/8原理”,前面已经讨论过。它是一个社会学的统计规律。当你从家庭、到学校竞争,再到社会竞争,一路走过来,这个社会学的规律在你身上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你要保证始终在20%的群体内,享有80%的资源,同时你也要付出80%的努力。由于其他人也想进入20%的圈子,你可能会被挤出来。或者,在不知不觉当中,你滑进了80%的群体。在这里,你只能得到20%的资源,当然,你也可以偷懒啦,因为你只产生20%的效益。这是你在成才道路上的第一座山。因此,无论你多聪明能干,你仍然必须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并且愿意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你在成才道路上的第二座山,就是“他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些80%人对你的影响。“他人”的人生观、世界观、观点、信念、审美、习惯、生存方式,等等,对你所产生的影响。英文里有个词,叫做“Peer Pressure”,就是“同伴的压力”,这些压力,或者用更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拉力”,会把你“拉进”80%的群体。这个过程,你可能不知不觉,也可能是心甘情愿地发生。

那么,“知识”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都热爱知识,对知识非常渴望。老师和家长也希望教给你更多的知识。如果把思维力和创造力比喻成肌肉的物理力,那么知识就是提供给肌肉的养料。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如果你的思维力和创造力的肌肉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本身不发达,太多的知识反而使你的思维力和创造力的肌肉萎缩。因此,生吞活剥、未经过自己大脑思维力的消化,这些知识,可能会起反作用的。在应试教育中,急功近利的知识灌输,往往导致思维力和创造力的萎缩,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总结起来,上述三座山对你的作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2/8原理”的竞争中你很可能是被“挤出去”的。“他人”则是把你“拉出来”的。“知识”则是让你“掉进去”的。一个“挤”,一个“拉”,一个“掉”,这个过程也就完成了。同学们应该警惕,这个过程是否已经在你身上发生了。

同学们可能要问,那么,“思维力”和“创造力”,与“英才”和“精英”,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可以想象下面这种情况。如果你作为一个英才学生,你得到的思维训练仅仅是解难题一类的“中间段训练”,也就是说,在思维力的起点和终点,你的训练是很少。这种情况下,因为你是英才,比其他同学更加聪明,所以你在解难题时,也表现出你的特殊优势,比人家解得快,当然考试也得高分。父母老师对你也很赞赏,你的自我感觉也非常好。虽然你也发现自己与以前比,除了解题以外,对许多事情的好奇心不如以前,除了题目和课本,你脑子里对生活、对世界也没有什么问题,生活中发现的一些矛盾现象,也没有力气和兴趣去思考。总而言之,你的好奇心、主动性、观察力、行动力、想象力都不是那么饱满和强烈。功课累了,你更愿意沉默,打开电视,看一些大众娱乐节目,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休息好了,继续做题目,继续考高分,继续受到老师和家长赞赏,继续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这种情况下,你还是一个非常看好的英才学生。但是,因为你的训练只是不完整的思维训练,你除了解难题,从来没有机会得到包括起点、中间段和终点在内的完整的思维训练。当你进入社会,你可能就不能适应真实问题的思考方法。因为你从来没有得到有效的完整的思维训练。你甚至都没有机会进入社会岗位,因为在面试时,你就被淘汰了,因为你除了消极地回答问题,你的脑子里都没有问题了。你眼神里的灵气已经消失了。你如果觉得这个描述似曾相似,那你就要警惕了。现在你也许还没有感觉,你虽然还是英才学生,但是离精英越来越远了。------回答了前面的问题,你是这样一步一步变得平庸的。

那么,我们的对策是什么? 这里我提出“英才教育”的三大原则。
(1)远大志向;
(2)严格的自我训练(品格和意志训练;体魄和审美训练;思维和创造力训练)
(3)参与社会实践。

所谓“远大志向”,就是你必须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有强大的意志力和竞争力。所谓“严格训练”,就是这种意志力的体现。最后一点,“参加社会实践”,这就是锻炼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锻炼,可以弥补学校里只做“中间段训练”的不足。认识到单纯解难题的训练,是不完整的思维训练。如果你只是这种类型的好学生,从现在开始,你就要非常警觉。当你与接受完整思维训练的人在一起,你就会立即感到压力。中国同学到国外大学去留学,会感到这种压力。就是因为我们学校中的思维训练的这种缺陷和不足。弥补这种不足的一个办法,就是积极参与实际锻炼,包括思考和讨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实际的科研题目。在实际的科研题目中,问题的起点往往是模糊的,需要你去体验、去试验、去挖掘、去鉴别、去定义、去简化。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你会发现,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答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取决于你的前提条件。生活中的答案不是僵化不变的,总是导向新的问题,总是充满矛盾和疑惑,总是那么可疑,总是那么不牢靠,所以,总是引导你继续思考,去进行反思。-----英才教育中倡导“做中学”,倡导社会实践,就是这个道理。我希望,英特尔英才俱乐部和爱因斯特CTY英才中心倡导的英才教育理念,就是贯彻这三个英才教育的原则。

我的演讲到此打住。谢谢大家的听讲(热烈鼓掌)。下面,互动时间,提问题。(非常踊跃的互动问答)


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供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