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我的博客复制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于数据量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复制完成
复制
正文
子晓:失败的面试
(2006-06-19 22:46:19)
下一个
子晓:失败的面试
失败的面试
最失败的面试发生在博士二年级那一年的冬天,那是一次争取奖学金的面试。
当时我的论文实验正处在很紧张的时刻,要想按时毕业,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打工。而给我奖学金的财团也说好明年不能再资助我了,因为他们从我硕士开始,给我的资助早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规定年限,这在平均主义甚至有些教条主义的日本已经是很少见的事了。
虽然那一年我丈夫已经毕业就职,一家人的生活是有保障的,但那时的我还是希望自己能有一份自己的收入,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也好在心理上让自己觉得是在自食其力。(现在想想好像也没太大必要。)
眼看新学年临近,资助快要断粮了,加上毕业后何去何从一点底也没有,心里还是蛮着急的。
有一天,我在教务处的公告栏里看到了一份的公告,一家美国屈指可数的大企业的日本分公司在征集奖学生。和一般的奖学金不同的,它的申请不需要任何个人的背景资料,比如家庭人口,生活来源等等,甚至不需要导师的推荐信,第一次书面审查只要申请人用英文写一篇关于自己研究课题的小论文,和申请人在杂志,学会上发表论文的拷贝。书面审查合格后进行面试,面试通过后,才由公司和学校及导师联系,取得同意后,发给奖学金。启示上说除了资助学生个人生活以外,如果需要甚至可以资助其研究项目。
这则公告无疑让我十分兴奋,因为当时日本招收了很多自费留学生,为了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很多奖学金实际上已变成了助学金,象我这样丈夫有工作生活有保障的人,决大部分的奖学金连申请资格都没有。而这个奖学金只看英文论文和研究成果,“到底是老美企业,不象日本搞平均主义!”我在心里称赞。
因我当时已开始着手毕业论文的introduction,查了不少资料,理论计算和初期实验也已经有了一些结果,还出去开了几次国际学会。所以,我便暂停实验,静下心来,把自己论文的研究背景,思考方式,运用领域,发展方向,预想结果,现在的完成程度等等好好整理了一下,洋洋洒洒写了几大张,附上这几年在杂志,学会上发表的文章,信心十足地寄出去了。
果然,申请截止日过了不到两个星期,就收到了第一次审查合格的通知书,要求去C城面试,费用一切由他们承担。我拿着合格通知书去跟导师请假,导师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行啊!毕业找工作也不要我帮忙了!”
“他们是用这种方法吸引人才。”我导师说。原来这家公司那几年每年都到学校招人。但是10年前的日本雇用制度还相当保守,学生们还都盯着日本本国的大牌企业,他们总认为外资企业会随时裁员,随时外驻,一般有实力的学生不会把这样的公司做首选。
但对我就完全不一样啦!那时美国对於我来说还是一个未成真的梦,裁员怕什么,外驻美国就更好了。而且C城是日本新兴的科技城,环境非常美,很多国立研究所都在里,还有那里地价房价是东京地区的一半。
多好啊!前几天还觉得前途茫然的我,脑子里一下子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案,仿佛半只脚已跨入了C城崭新的科技园,甚至大房子敞院子宽车子的美国梦也似乎可以成真了。
深知语言表达在面试时的重要性,我想:既然是美国公司,论文要用英文写,那面试也一定是要用英文的。刚到日本的时候因为日文一句不会,和导师同学交流基本上是英文,但随着日文词汇量的增加,除国际学会之外的交流基本上改用日文了。担心自己到时候英文怯场,在去C城的新干线上,我把提交的论文拿出来读了好几遍,还特意准备了开场白。
到了面试地点,果然一切如我想象的,崭新的公司大楼矗立在花园般的科技新区里,大楼内肃静整洁,宽敞明亮,我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
同来面试的还有好几个日本学生,我似乎是最远的也是最晚到的,人事处的人先把我带到隔壁的一个房间,让我填路费的申请单,在等财务处出路费的时候,人事处的人告诉我我是这次面试唯一的女生,而且是马上就要毕业的了。我当时就想,专业是对口的,我英文不差,也有文章发表,如果他们真是缺人,用这种方法招人的话,一年后我就可以毕业来工作,奖学金给我应该是最快最省的了。
走进考场,那天考官有3个,主考官坐中间,是一个年纪蛮大的日本人,左右两边坐者两个年级较轻的,这两个人那天在我面试时,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根据肤色,我猜他们应该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美国人。
到座位前按习惯我先鞠了一躬,然后用准备好的英文道:“我叫子晓,来自某某大学。”
不知为什么主考官既不答话也不让我坐,只是看着我。
当时的一瞬间,我有点后悔用英文自我介绍,因为日文在自我介绍后一定要加一句:“请多关照!”可在英文里我找不到相同的词,也许我应该加一句“Nice to meet you”?可那一刻我又觉得对主考官说“认识你很高兴”有些唐突。
为了掩饰自己的心慌,我开始脱口而出准备的开场白,感谢贵公司给我这次面试机会,我很珍惜这次机会,我会好好努力之类的话。
主考官终於开口了:“Sit down please!”从他的发音我判断他是日本人。
等我坐下,主考官又不说话了,然后我就开始问:"Shall I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my research?"
"Yes, please."
"In English or in Japanese?"
"As you like."
我以为美国公司一定用英文面试,那几天读英文写英文甚至背英文,满脑子都是英文,既然随我便,那肯定用英文了,何况我在新干线上还准备了半天。自我感觉那天讲得很好,比以往任何一次国际学会上的宣讲都要清楚流利。
可是讲了没多久,当我用了一个我们专业最为常用也最最重视的一个词“Thermal drift”(温度漂移)时,主考官打断了我的发言:“What is thermal drift?”
我当时一下就愣了:“不可以理解,干我们这个专业的人不懂温度漂移是什么!”我想当然地认为主考官是不懂我的英文,因为日本人读“thermal drift”的确很费劲很难懂,于是改用日文回答:“Thermal drift叫温度漂移,电路光路机械尺寸等等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慢慢移动。”
再往下我开始换日文继续我的介绍。如果刚进考场时主考官的脸上还带着友善的话,从那一刻起我觉得他的表情越来越冷淡,等我讲完,我觉得他看都没看我一眼,一边在纸上写着什么,一边说:“OK!你可以走了!”
面试就结束了。
等我出来,发现另几个人还在等我,人事处的人为我们合叫了一辆出租车把我们送到电车站。出租车内我问他们面试时用的是日文还是英文,都说主要是日文,说那个美国人是用英文提问的。而且他们说,主考官的问题都是东扯西拉,很少涉及专业。
我当时就想,这次面试肯定砸了,我犯了一个最为致命的错误:在主考官问我问题之后,忽然改用日文。这无疑是在向在场的人宣布:“你不懂英文,至少是不懂专业英文,我还是用日文吧!”虽然我当时也的确是这么想的,也不该表现出来吧!
果然,回来后不到一个星期就收到通知:非常遗憾你落选了。我当时除了懊恼没拿到那一年的资助挺可惜的,还有些不服气:那主考官什么呀!英文发音糟糕不说,连“温度漂移”都不懂!武大郎开店!罢!这样的地方不去也罢!
但后来冷静下来,回头反省那次失败的面试,教训还是很多的:
1。试图打破冷场,掩饰慌张,要求介绍研究内容。其实,这些申请材料上都有了,也许人家根本不感兴趣。
2。想当然地认为主考官是技术主管。也许主考官根本就是人事主管,或者就是奖学金的提供人比如公司董事什么的,那他不懂“温度漂移”也就无可非议。
3。没有搞清楚考官的背景,性格,喜好之类的,一进考场就盲目出击。现在我想,不管那主考官到底是技术主管还是人事主管,英文是好是差,是天才还是白痴都无关紧要,工作以后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不是你选人家,而是人家挑你,如果都象我那天一样自作自划一根筋到底,不把客户得罪光了才怪呢!如果我做考官,遇到这样的人也一定是这样,你英文再好,技术再强,我也不敢要。
这次失败的面试,不但使(至少在我看来)垂手可得的奖学金飞了,而且也断了我毕业后去这家公司的路-----第二年找工作时,我的确在学校看到这家公司的招人广告,但我没有想到过再去应聘。
当然失败也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