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子: 棒子面儿粥
(2005-06-15 19:07:25)
下一个
到北京才一学期,再回老家,普通话已经呱呱叫,那个头也窜了好几公分。从前高中时班里排队,二十来个女生,我总是排在前四名。在北京一呆,回家再一看老同学,她们倒矮下去了。
同学问有什么秘方。我说,棒子面儿粥。
刚到北京时,看见那黄黄的、稠稠的糊糊,闻着那怪怪的味道,尝也没尝,就把它给倒了。倒完了,手里还有半个馒头,半块酱豆腐,任是饥肠辘辘,也还是咽不下去。每个月只有六斤米票,只能保证每天中午可以吃二两米饭。偶尔有米粥,买了米粥,就有一天中午吃不成那二两米饭了,只好用饺子或馒头代替。
然而,入乡随俗,饿久了,那棒子面儿也能喝了,反正也没有别的选择。喝着喝着,竟喝出一种香味。后来也学会吃那硕大无朋的油饼。那油饼,摊开来大概有一尺长,半尺宽,刚从油锅里出来,热热地冒气儿,焦黄地放光;再配上半块酱豆腐,再配上一碗金黄的、稀稠适中的棒子面儿,吃完了,就足够抵挡上午那四节枯燥无味的必修课了。
记得那时候流行军大衣,尤其是男生,整个冬天就那么一件军大衣穿着,大约也是一个冬天不洗的吧。入冬不久,排队买饭时就能看见那军大衣背后的棒子面儿粥嘎巴。旧的脱落了,又蹭上新的,反正食堂里总是熙熙攘攘,挤满了端着粥碗、又在排队买菜、买肉的同学们。有一阵子学校逼我们带校徽,我们不愿带,在校园里大家都是学生,出校园戴个校徽小流氓就要生事,带它干吗。身上的粥嘎巴,现成的校徽,一冬天,谁都知道那是一学生。
早餐好说,吃了油饼、喝了棒子面儿粥可以抗一上午,最艰难的是午餐。尤其是碰上那不讲情面的老教授,你拼命收拾饭兜、把饭碗饭勺打得叮当作响,他还是无动于衷地熬到十二点,那你的午餐就成了问题。红烧肉、红烧带鱼之类管饱的菜不用说是没了,宫保鸡丁、酱爆肉丝之类下饭的菜也没有了,剩下的,不过是虾皮煮白菜,白菜帮子炒青椒之类。米饭没有了,饺子没有了,剩下的,是隔夜的馒头。吃不吃由你。
如果下午正好没课,就蹭了午睡,上中关村、海淀逛一圈。中关村校门一出门左手就有一个面包店,里面的面包还新鲜,啃几口就能填填肚子。再往前走一点,有长征食堂,好吃的买不起,几块小点心,又解馋又充饥。走到路口,就是中关村副食品商店,那里头的好吃的真多,能吃的却有限,一是囊中羞涩,一是大家都在减肥,踮着脚尖瞅几眼,咽几口唾沫,走人。
中关村的农贸市场很有名气,据说是改革开放时的新事物。那里头吃的东西也多,只是好像现成的不多,我只记得后来去用粮票换鸡蛋、换花生米。
有几回,还一直走到了黄庄。黄庄也有一个农贸市场,里面有烤得喷喷香的烤白薯。指着一个圆乎点儿的、热乎点儿的、大小正合适的白薯说,师傅,我就要这个。师傅给个癞皮的,不要。师傅说,你这丫头,又不是挑对象,还非要个好看的。好看的烤白薯一吃,再喝一瓶那装在胖胖的瓷罐中的酸奶,误了午餐的委屈就差不多洗净了。
后来大家都时兴减肥,晚饭的馒头就都免了,只喝二两棒子面儿粥。我还在继续窜个儿,常常饿得头昏眼花。现在想想真不值得,其实那时候,真算得上胖的也就一位同屋,结果害得大家都跟着受罪。不过,就因为这一减肥,倒增加了棒子面儿粥的魅力。回老家后狼吞虎咽、胡吃海塞之余,唯一想念的学校的饭菜,就是那棒子面儿,虽遭家人齿笑亦不改初衷。
毕业后,生活水平提高,鸡鸭鱼肉不是好东西了,粗粮票也取消了,但吃粗粮反而时兴起来。于是便去买小米、玉米面儿。只是怎么熬、怎么煮,也加了碱面儿,还是整不出学校大食堂里的棒子面的那种稠乎劲儿、香乎劲儿。
美国的超级市场里,也能买得到粗一点的玉米碴,可以熬玉米碴子粥。也有磨碎的,应该也能煮棒子面儿粥,但小锅粥就是不香,平时一日三餐都是匆匆忙忙,家里别人也不爱吃,也就懒得为了自己的几口粥弄脏一大堆锅碗瓢盆了。
不过,用玉米面儿烤Muffin,便能烤出棒子面儿粥特有的清香。商店里有现成的原料,里面发酵粉、糖等都配好了,要烤的时候,先把炉子加上热,再往玉米粉中兑上一杯牛奶、一只鸡蛋就成了。我嫌那原料有些过甜,有时候会再加一些未加糖的玉米粉。调好后,注入Muffin盘子里,搁炉子里烤上个十一二分钟就成了。烤好后,不等你打开炉子,就能闻到那浓浓的香味。
一位同学来作访问学者,每次来我家,都是他自己下厨掌勺,只有这玉米Muffin是我的拿手好戏。看同学吃得大快朵颐,我便油然而生出一种东道主的自豪来。玩笑间,同学说,Muffin只可意译,万不可音译。为文明起见,我们一致同意叫它“洋窝窝头”。
回国探亲,好不容易挤出时间去母校,心里思念起棒子面儿粥,便鬼使神差地走到那熟悉的食堂门口。看见一群陌生的年轻学生,便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食堂依旧,少男少女已经换了许多茬了。摆摆头,笑一笑,大概此生与学生食堂的棒子面儿粥是无缘了,还是接着啃我拿手的洋窝窝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