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洁: “孟母”聚会
(2004-04-05 21:38:20)
下一个
“孟母”聚会
·辛 洁·
自古圣贤首推孔孟,说到孟子不能不提孟子杰出的母亲,孟子幼年不甚开窍,孟母为了儿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得不三次搬家,因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孟母也就成了望子成龙的母亲们的榜样,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美国也不例外。
过节,一群太太聚在N太(N太太简称)家的餐桌前,一面享用着N太精湛的厨艺,一面打开了话闸子,太太们谈话的中心不外是孩子的学习,如何处理家务,她们很少谈自己。
在这些太太当中A太无疑讲话最具权威性,随着几声你儿子最近怎样的亲切问侯,话题便扯到了她儿子身上。A太的儿子是本地华人中的出类拔萃之辈,在八十年代末随母亲到美国时刚在中国念完小学。十二岁的他也不过只用了一年半载的时间便成为当地市中区一所中学的全能第一。像美国其它大城市一样,市中区多是黑人集聚区,教育质量与郊区以中产阶级为主的学区差距很远。A太一家并没像其他中国人那样,一找到工作就搬走,他们相信儿子一定会从那里走向麻省理工学院。果不其然,A太儿子用了五年的时间在麻省理工学院修完了本科和硕士学位,现已成了硅谷集高薪与股票于一身的新贵。对那些孩子正在读中学的太太们来说,如何教育孩子成为名牌大学的一员,是她们最关心的话题。A太和蔼,谦虚,一脸满足的神情,一时间她成了解惑释疑的老师,慢条斯理地回答着学生们的各种提问。她说“孩子不能骂,更不能打,父母要多花时间和孩子交流。”她来美以前在国内做会计,来美后在家相夫教子,等儿子上大学以后才出去找工作。她认为无论孩子有什么错,都是父母的不是。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失职的父母。她承认她的儿子与在这里长大的中国小孩也不完全一样,她的儿子小学毕业才来到这里,中文已没问题,更难得儿子喜欢中国古文,中国历史,他们夫妇又肯花时间与儿子交流,谈古论今,俨然朋友一般相处,美国孩子疯打游戏、贪玩好动的习性,A太的儿子一概没有,他的成功与本身的条件和父母的努力自然密不可分。
B太是位职业母亲,八十年代中期移民到加拿大,由于在国内仅有“工农兵”的学历,到加拿大后从计算机本科读起,在计算机行业已做了十年之久,是位高级分析师。她的三个女儿个个学业优异,三年前大女儿考上哈佛大学,举家南迁到美国。B太的体会是给孩子以信任感,引导孩子将兴趣放到学习上。B太的大女儿从小就照顾妹妹和堂、表弟妹,是个孩子头。为了给下面的弟妹作表率,她处处以身作则,争强好胜。五年级时由父亲教授高中数学,每天一小时,坚持一年,数学比同龄孩子有长足进展,在当地的天才班里各门功课都名列第一。她尤其喜欢各种社会活动,是电台,电视台知识竞赛的常客。在日常生活之中,勤于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令人印象颇深。一次聚会后,一位客人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蓝夹克外套,等多数客人都走后,衣柜里只留下可数的几件大衣,那位客人仍没法找到自己的那件,最后请来B太的大女儿,只见她将剩下那几件衣服的面子和里子调个个,客人的蓝夹克就在其中,原来客人无意中把夹克挂反了,变成了红色。以大姐为榜样,二妹,三妹也不甘示弱,更有后来居上之势,进哈佛,耶鲁也是指日可待。最难能可贵的是B太夫妇均为全职高级电脑专家,女儿们调教得如此一流,令人敬佩。
C太也是一位家庭主妇,来美十多年一直在家照顾女儿,有空去打打工,并不刻意,日子过得也很不错。C太夫妇对教育孩子颇有耐心,女儿小学时就做单词卡片认字,单词一个个记。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中学时参加拼字比赛一举夺得州里冠军,虽然在全国比赛中失利,但成为当地名人。当地美国报纸曾头版头条详细介绍过他们家庭和女儿学习的情况,是当地华人的骄傲。C太夫妇和女儿一起制定各种学习计划,使女儿在数学和领导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后也如愿进了麻省理工学院。
在座的其他太太们的孩子正在中学,前面几位名校生的母亲正是她们的榜样,希望孩子进名校的目标倒是一致,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可不小。拿D太来说,尽管念高中的儿子是全A的好学生,艺术和体育又很出色,可儿子的梦想是去好莱坞发展而并非麻省理工学院,对好莱坞的明星轶事如数家珍。平时有空在家都是听着音乐写剧本,一般中国孩子稍弱的英语写作在他根本不在话下。在学校里自制过一个记录短片,被艺术老师称赞为专业水准。D太一直在打击儿子的好莱坞梦,想让他弃艺学医。别人提醒D太,李安、吴宇森的成就一点不比进哈佛或麻省理工学院逊色,她却反问,李安、吴宇森是干什么的?
E太也是位全职高级电脑工程师,多年来一直为如何教好两个儿子煞费苦心,管得太严太松都不行,如何拿捏这个模糊尺度,简直成了心腹大患。就说上高中的儿子吧,学习上放的心思并不多,尽管数学跳了一级,功课也都是A,可打游戏那份争分夺秒的劲头从来就没用过在学习上。要进好学校也仅是嘴上说说而已,并无什么实际的行动。从几位“孟母”那里反馈回来的经验,好像还是自己努力不够而不是儿子的问题。E太正在感慨,F太不失时机凑过来,“想要儿子像别人的一样,乾脆辞职回家管孩子算了。”这话真把E太吓了一跳,辞职回家管孩子倒也没什么,说起来还是母亲待在家里的孩子上名校的比例大些。按儿子目前的程度进二流大学并无问题,可要是儿子并没因为她辞职而进一流大学,还是进了二流大学,那岂不冤枉?
E太打算增加与儿子的沟通,回家后和颜悦色地问儿子学习上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儿子也不含糊,趁机说想把钢琴和中文都停掉,E太一转念竟同意了。她觉得美国固然是一个崇尚名牌的国家,但整个社会还是靠普通人撑着。每次和“孟母”们聚会下来,E太都觉得累。在学校读书时大家比的是专业,毕业后比薪水,比房子,现在轮到比孩子了,中国人的这种攀比心理可不得了。实际上在老美眼里,老中也就这点死啃书本的本事。再想想邻居白人小孩约翰,与儿子是同学,哪天不在街上闲逛,玩的都是最时髦的,人家活得才潇洒。能进哈佛,麻省理工学院自然是做父母的福气,进其它学校,也照样一大把前途,想到这里,E太一脸的乌云都散掉了。
□ 寄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