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说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 (一)

(2007-06-26 14:33:56) 下一个

一开始就想跑跑题。几年前看报道说英国派了一队专家去伊拉克调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历经若干个月还是星期之后,报告终于出来了。公众还没有读出个所以然来,就有身在美国的某某博士还是什么研究伊拉克的专家被人告知他的伊拉克文章被大段大段抄到英国专家报告里面了,有的标点符号都没有改动过,而他本人对此还一无所知。这位身在美国的专家比较诚恳地说:我真是太荣幸了,原来的文章被英国专家组采用!事实上这些是我几年前的东西,如果他们真的需要,我还有最新的文章可以给他们。
说来英国大学研究的范围之广,我是不会诧异的。比如赫特福德大学就曾经以研究灵异现象有名。但是就研究的态度而言,这则我没有去核实的报道如果是真实的,那也太 …

基本上英国但凡有 UNIVERSITY 之名的 110 多所大学,几乎都是公立的,这和美国、加拿大不一样。私立大学,就我所知的范围,应该是白金汉大学,前任首相撒切尔夫人所创。 COLLEGE 另当别论,公立和私立的都有。也有世界知名的英国大学仍然顶着‘学院’牌子的,比如‘King's College London'.

大约在 2003 年的时候,布里斯托大学国际办公室的人说他们学校大约有 280 名中国学生。看起来这个数字不高。问题是如果这些学生都比较集中在商科和计算机系的话,就仿佛遍地是中国人了。 2001 年左右,有人想到利兹大学学习,认为利兹大学也是名校。还好他事前问到生活在利兹 7 年的朋友,朋友只回答说:“如果你喜欢有很多中国人的学习环境,这里就是”。利兹大学商业管理还是比较强的。但是就有该校人力资源硕士拿着在中国大陆 3000 左右一个月的工资做做材料翻译的工作。也有可能是个过渡吧,对这个 24 岁的利兹大学硕士而言。他说该校的人力资源硕士没有考试,只有项目要做。赫尔大学,接受中专毕业有几年的工作经验的人读硕士,申请渠道对了的话管理专业的语言要求连 6.0 的雅思成绩都不用。实在是想国际学生得很啊。往往一些别的要求很严的学校扔掉的申请人就转向那些不怎么严格的大学了。如果从泰晤士的排名来看,倒是未必哪个大学就排名靠前呢。

英国每隔 7 年有政府主持的大学研究排名。虽然说不上这些公立大学就此生死一线,但这个评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系到来自政府和其他渠道的资金支持。 2001 年这个排名中位列第七的一所大学很有点意思, 在全欧洲的商学院排名当中,这所大学的商学院也在一些知名排行榜的前十名。如果看看 2007 年的泰晤士报整体排名,该所大学是在 15 名前后吧。具体说说英国大学的教育,这间 C 大学可以做个样本。还是选择商科来说说吧。

每所大学的商学院都有自己的强项。 C 大也有自己的强项,比如 MBA, HR, ACCOUNTING, OPERATIONS 等等。 MBA 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一年刚好有 365 个学生,在英国算得上是超大的 MBA 班了。亲身经历过这里的人说起他的经历来我都分不清他是激动还是伤心,总之问他学到了些什么,他就简短说: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挑战,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都不会不知道如何解决了。他说那时候他 36 岁。那年的课程从九月份开始,哗一下上了 9 门课,从此就再也没有在一两点甚至三点钟之前睡过觉。每天都在上课、看书、作业、和来自不晓得什么国家的人吵架中一起做项目等等当中度过的。内容太多,以至于八周之后, 按照他的说法,都还分不清那九门课啥是啥。不久, 12 月 13 号就发生了一名从上海来的学生在自己住的厨房被人用刀子捅入心脏身亡的事情。因为就是商学院的学生,又是硕士念完念博士的,所以引得大家很关注。结果到了圣诞节前后了,警察和学院都还没有正式的通知说明情况,只看到报道说是‘死于自杀’。这也太离谱了,这么个 27 岁名校在读的商科博士生没有道理用刀子捅自己心脏死在厨房吧。朋友较为义愤,想联络其他中国来的学生向学院要个说法。结果说这位身故的博士生的父母都来了,他们一致同意死因分析,只有该博士生的女友坚持要查个究竟。朋友也意犹未尽加了一句,这个博士生的家里可能有什么问题,多半是仇杀。这么个年轻的博士生不知何故在英国却有 6 个不同的银行户头,钱还不少。 朋友说既然博士生的父母都愿意这样,那就这样了。他说他闷了好几天,为此。他说想到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看来还是有不少风险的。

说是有一周左右的圣诞节假期,朋友回忆说哪有什么假期的概念, 因为圣诞之后就是考试,不合格就 FAIL 掉,要不重读,要不读都不让你读了。这 365 个人当中,就有若干个是上一届没有过了,在这里重读的,一片愁云惨雾的样子。朋友说那时候他就想豁出去了也要通过。有段时间‘急急如丧家之犬’就成为他给自己的写照。还好,他说听两个从台湾来的同学讲,他们都还是在台湾工作了好一阵子,也当过兵的,他们形容自己是“生不如死啊,生不如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