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鹜者。。。

其鸣无声,其飞不能高远,日沉浮於鸥鹭之间,而默以自容。
个人资料
正文

千古风流藏一桥

(2008-10-05 18:23:29) 下一个
作者:周昱麟


  阳桥,既是桂林市区南北交通要道,也是桂林城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
  1999年春重建后的阳桥,集交通和景观为一体,在50米长的桥下人行通道两侧和拱顶上,饰以记录阳桥历史变迁和历代文人墨客题咏榕杉湖盛景的大型浮雕,以此反映出阳桥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沿榕湖南边的堤岸自西而东步入阳桥下的通道,可见花岗石的桥柱之间,依次嵌刻着《新阳桥记》和10幅描述阳桥及其附近景物历史沧桑的浮雕图画:唐朝的护城河和榕树门(今古南门),宋代开始修建的青带桥和古南门前的榕溪阁,元代阳桥毁于大火,明洪武年间改建石桥,解放后建成的阳桥和新世纪之初落成的现代化阳桥。拱顶为古“顺庆门”城楼及周围景物浮雕。这一组浮雕整体显得浑厚大气,圆润流畅的刀法将高低错落的景物层次凸现出来。远山、江流、帆船、飞鸟,参差披拂浓荫如盖的古榕树掩映着巍峨的城楼和峭拔的亭阁,木桥顶上一片片鱼鳞斑似的瓦,桥中骑马坐轿或拎着鸟笼倚栏观望的仕女,烈日下抬着长条石料垒砌石桥的工匠,车水马龙的现代化新桥……一卷阳桥的建筑史在眼前徐徐展开,千古的江流在瞬间默默流过,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蓦地涌上心头来。
  如果你是拂着榕湖北岸的柳丝和花影走进阳桥下的过道,那么又是另一番情趣了。
  过道北侧的花岗石柱间,11幅与阳桥有关的历史人物浮雕图向你讲述着这一方水土的风骚古韵、往事遗迹。
  第一幅《一代宗师马君武》———曾任孙中山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广西省省长和广西大学校长,荣获中国第一个博士学位的马君武先生,身着长衫布鞋,坐在竹椅子上手执书卷教诲学生。由于雕工的细腻,人物双目下垂若有所思的表情、衣衫的褶皱都刻画了出来。且人物造型大小仿佛真人,这一代宗师好像就在与你娓娓叙说着往事。
  第二幅《蒋翊武血溅丽泽门》,头顶着白云青山,背倚凹凸的城堞,被绑住的志士挺胸兀立在山水间,两眼圆睁,头发被风吹起。蒋翊武这位被孙中山先生誉为“开国元勋”的革命先驱在桂林英勇就义的威武形象,宛若生人。
  第三幅至第十一幅分别是清代的《宣成书院》、《李氏书画世家湖西庄》、《台湾巡抚唐景崧五美塘》、《杉湖十子补杉楼》、《罗氏绘画世家芙蓉池馆》、《词坛大师王鹏运西园》和宋代的《诗人刘克庄咏诗榕溪阁》、《诗人黄庭坚系舟处》以及《榕湖胜景》。拱顶浮雕图案为连片的榕杉湖两岸的建筑和湖光景色。院址在榕湖北岸的宣成书院是南宋时建立的桂林最早的书院。榕湖西岸湖西庄的主人、画家李宗翰及李秉礼、李秉绶叔侄和南岸芙蓉池馆罗辰一家三代与杉湖十子都是本地名噪一时的风雅人士。至于黄刘王唐诸人,更是名满神州的骚人英杰。
  浮雕通过不同场景与人物的精细刻画,展示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旧日风貌:黄庭坚手握毫管立于湖畔石阶上,衣袂飘扬;刘克庄侧身而立咏诗榕溪阁中,古榕如盖,小舟一叶;王鹏运于书室里正襟危坐,桌旁卷轴堆积,窗外蕉叶如扇;五美塘“玩字馆”中,人们吹笛子拉二胡敲小鼓打锣镲,团扇掩面轻吟浅唱,桂戏似唱到耳边来……所有这些,都较好地揭示了桂林城的古风遗韵,为秀丽的阳桥添色增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