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个人视角

除了血压高,什么Q都不高
个人资料
正文

母乳还是牛奶?海外媒体生死抉择(之二)

(2007-12-16 07:16:29) 下一个

母乳还是牛奶?海外媒体生死抉择(之二)

针对海外媒体谈所谓“母乳”还是“牛奶”,大概含有以下几层意思吧:媒体本身与母国的关系、媒体投资人与母国政府的关系、媒体和媒体人在宗旨意识形态方面和母国政策的差异性、媒体在经济受益点上与母国工商经济的直接或间接关系。

海外媒体,绝大多数是某个国家的移民在新的居住地为同种族移民提供的文化资讯上的报纸、杂志或电视等等。由于历史演进过程的阶段性因素,无论是移民数量还是媒体入行门槛以及经费持续性等因素的制约,海外媒体一般以纸媒为多。但是,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资讯和文化传播的“通路”和技术性瓶颈以及商业投资实力的壁垒被冲破,似乎出现了海外媒体迅速发展的空间和“春天”。其实不然。这个“不然”的根本,恰恰就包涵着“母乳”和“牛乳”的区别。

以海外华文媒体为例,自二战始,国民政府与华府就建立了广泛的渠道。很自然的,国民党在二战胜利后趁势开始了在华盛顿的政治经营。可以想见,台湾在美国的华文媒体,若没有其政党的需要和政治经费的“母乳”喂养,几乎不可能活得如此滋润。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海峡对岸,出于政治上军事上的需要,侨委会和所谓“经济文化”文宣工作始终抓得很紧,深耕的代价就是“袒胸露乳”,不折不掩地对其海外媒体长期“输液”。

国民党政权及其历史特性,决定了其在岛内和海外媒体的一些特征。说来也颇有“中国特色”,中华民国退守台湾后的媒体,在“两蒋时代”独裁与逐渐民主的风云中,国民党党政军各界政要对媒体都颇为看重,如同海峡对岸新中国成立后,重要媒体都有“重兵把守”一样,台湾岛内岛外的媒体也可以看到国民党军事将领的身影。政治优越、财力庞大、不受监督制约的国民党党产资源,为台湾媒体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商业、社群根基,也建立了重视海外传媒的传统。即便民进党实现政党轮替,这种母体与婴儿的脐带关系也未斩断,只不过换了几个自己的“亲生儿子”而已。但《世界日报》和“世界书局”双轨制下的“文化输出”活动,依然经营得有条不紊。


但是,随着中国加入联合国,中美建交,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和相互依存,尤其是近三十年中国经济的规模性壮大,中国大陆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喉舌,拓展自己的侨务统战工作,是必需和必然的。尤其这十年,中国媒体自身实力在经济力猛增的利好情势下,通过行政的和商业的联合与重组,其经济交易和“政治任务”下不吝经费的魄力,更加显现了“母乳”的根本性优势。

中国大陆媒体,纷纷抢滩华府,建立自己的办事处、记者站。而这种格局更势不可挡的意义在于,传统“母乳”的概念被彻底颠覆:工商经济和政治需要自然联姻,国有经济重要产业和各类超大企业经由“广告投放”的路径,转动着媒体经营的主轴,“母乳”顺着全新的管道,源源不断。国力、产业、企业、媒体,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在缜密的设计下,进行错综复杂的无缝对接。中国在壮大,中国也在创新,霸道是霸道了点,内部问题也不少,但毕竟是大国的“吨位”和“气度”,说白了一句话,经济强了,啥都强:政治外交军事媒体。都是花钱的游戏。“依偎”在中国母亲怀抱的大陆媒体,愈发身强体壮生龙活虎是必然趋势。

从这一点说,希望通过自身成功经营,完全凭借市场经济的“牛奶”把自己孩子养大的媒体投资人,就陷入了一个窘境:所在国的本土市场不理会移民数量弱小的少数族裔市场,而母国移民形成的工商经济的主动脉又控制在母国政府的手中。要把自己的孩子养大成人,不是没可能,而是时间太长,可持续发展的财力支撑和市场受益都显得捉襟见肘。正如前文所说,美国经济的严冬,给海外媒体雪上加霜。也许这个冬天不太冷,但非常漫长,漫长到可能“买不起”不断涨价的牛奶了。因此,几乎所有海外媒体都面临抉择:喝母乳还是喝牛奶?特别是,不具备和母乳资格和条件的,如何持续不断地能确保优质牛奶的供应,需要媒体经营者拓展思路和胸襟。突破传统经营思路,扩大兼容并蓄的胸怀,绝地重生的道路不是没有。容后再续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