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个人视角

除了血压高,什么Q都不高
个人资料
正文

MUCKRAKING,HATEMONGERING,MAVERICK

(2007-03-21 17:10:47) 下一个

多维的机遇

作为一个媒体,由于专业性深入而获得空前的声誉、商业方面的收益,是传媒业者梦寐以求的佳境。而多维恰逢其时,机遇空前,比如贺梅案。

贺梅案,由于当时人和旁观者牵涉华人,自开始便遭遇一个如何看待民族精神、领事保护等政治敏感的两难境地。北美华人无论从人性的善良惯性还是出于对祖国强盛大背景下的外交层面的扬眉吐气,似乎都应该选择为判决对贺梅有利而祝福而庆贺才“合情合理”。因为惟有这样的态度,才能自己说服自己:这符合民族的自尊心、体现华人的胜利与强大、提升中国和海外华人对于人权中抚养权的重视程度。几乎所有的华文媒体,都对这“历史性”的胜利,给予头版头条的礼遇。而多维“自由媒体”的灵活性,使它有可能走得更远。

在清一色的头版头条礼遇之后,多维没有停下其专业策划的脚步。多维开始利用网络优势,启动了一场只赢不输的网络炒作。多维的意图,局外人不得而知,是出于新闻专业的职业敏感还是商业敏感新闻敏感兼而有之,谁也无法透过网络,洞穿何频近视镜片后面的眼神:微笑中的狡黠、专业面纱后的商业冷竣。有一种较为普遍的思路,就是贺梅案牵涉的当事人其实都是输家。但这显然没有把媒体特别是没有将“多维”包括其中。贺梅案炒作的赢家是多维,只是多维还没有对这场胜利的成果有全局的洞见,特别是在多维自上而下的员工中形成共识。为此,笔者写了《狂炒贺梅案:商业敏感还是新闻敏感?》一文: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currentevent&MsgID=167850

笔者自始至终不相信这种说法:称多维炒作贺梅案是因为何频、贺绍强、岳东晓都是湖南老乡,因此而出手相帮。这种说法不但是对何频先生智商开玩笑,更是对其商业性一面的严重认识不足。何频团队能将多维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靠的是商业与专业结合的实力。这种实力的根源,来自他们的智力、能力和意志。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多维的知名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通过选题和炒作建立的。何频自称:“我可以列出一串名單:賀梅、王建展、楊秀珠、仰融、趙燕、沈建國……等等案件”,也许他疏忽大意,忘记了当年的吴征假学历和杨澜校董案,那才是令多维名声大振的地地道道的炒作,而枪手就是那位叫曹长青的先生。从何对曹的利用之一斑,便可窥多维善用、敢用资源并且将资源转化为能量能力和为商业目的服务的全豹。何频是放得下身段的,用人也是不择手段的。

多维炒作贺梅案,无论案情如何发展,局势如何演变,多维在新闻专业和商业利益上都是“双丰收”的。事情对贺绍强有利,多维和何频都被戴上敢于替华人说话的帽子,若局势转向不利于贺绍强的一面,何频的替罪羊只是一个网络编辑,而多维的所得,绝不是名誉的损伤,而只能是更大的丰收。历史总会给有准备的人,送上意想不到的礼物,贺梅案就是机遇给予多维的大礼,如果多维商业化的决心和策略再坚定一些,执行力上再果断一些的话。

多维对贺梅案是重视的,但对采访力量的投入是吝啬的,这种吝啬既显示了其商业本性,但同时造成了专业性缺陷。多维没有花多少采访成本,却指望收获最大的策划性轰动,因此,电话采访成为主要方式,对中方背景当事人成为主要采访对象。电话采访的优点是省力省钱,弱点是没有现场痕迹。靠隔空连线所采写的报道,无论技巧怎样娴熟,文字多么煽情,真正有新闻判断力和洞察经验的媒体人,是不会被其迷惑的。为什么?因为没去现场,根本就没有细节。任何现场细节都只能是臆想和人造的。

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利益最大化”的呢?我们不妨从案情本身入手,比如采访另一方当事人。多维若要体现专业精神、营造公正形象、树立影响力,怎么能轻易放弃对贝克的采访呢?华人媒体对贺梅案的一边倒采访与报道,其实是给多维创造了天赐良机。回顾贺梅案的翻盘,无非是棋局上的某些变化。中方阵容和布局是:华人当事人+美国律师+通晓英文的华人+支持华裔当事人的华人和美国人。而另一方,可能缺少精通法律的华人,特别是敢于用英文对着西方媒体将其用“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所洞察的猫腻呈堂的演讲者。在中国式的“经验与洞察”缺阵,加之“中国热”潮流滚滚的情势下,民风淳朴的田纳西法庭上坐着的当地美国人,有点晕头转向是极可能的。但若棋盘上落下“中国通”这一着,局势可能因此改变。多维,作为精通中国文化传统的华文媒体,完成操盘使命是当仁不让的。

机会,在考验多维商业化的意志和决心。就贺梅案而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包括法律,更别说是一个高院的判决了。试想,由一家华文的媒体,能够以类似追求西方正直公正新闻理念和价值观,去澄清事实、说明真相,能够跳出“中国人帮中国人”狭隘思维,其结果,无论怎样,都非伤民族自尊,而是创民族自信,是以中国胸襟创世界价值品牌,是对人类正义价值的贡献。多维,应当有条件,以新闻的真实性为利器,适时地担当起MUCKRAKING的重任,而不是出演HATEMONGERING的角色。既然多维一向自以为是地标榜自己是“独立媒体”,那就理直气壮地MAVERICK起来。华人,潮水般涌到美国都快20年了,对于美国对于西方的了解已经不同于庚子赔款和洋务时代了。中国的崛起,源自自信,中国的全面崛起,源自全面的自信。包括对于未来,对于生活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创造与贡献,包括对于西方价值观中“习惯成自然”那部分中的缺陷。没有这种具有颠覆性的自信,还是跟着西方的潮流、观念走,多维也不可能脱颖而出。

因此,在暂时还没有一家华文媒体能够摆脱意识上的局限和政治因素的束缚、在还没有一家美国媒体足够重视华人思潮华人感受和华人媒体所挖掘的事实真相的状态下,多维对千载难逢的“贺梅案”完全值得表现出更高的专业性。多维管理层完全可以临时组建特别策划小组,抽调采访力量,甚至拨出专款,搜集所以资料和华人观点,为自己策划一次“与西方传媒对话”的机会。若对贺梅案炒作,能够成就一次杨鸣镝与CNN莱瑞·金的访谈,并且言之有物。那么,从效果看,这显然比采访YALE的校长,采访福布斯的CEO,采访Cablevision董事长,都更具影响力和轰动性。后者只是为多维提升影响力,而前者是在西方媒体的视野中,策划和创造了自身权威性。是通过跟美国主流媒体的“对谈”,令西方世界哗然。

正如笔者在《戏说多维的进步与公正》中所写:“进化不是命运而是机遇,未来不是被预见而是被创造”。多维“中国人的全球影响力”的雄心,不能只停留在媒体定位上,更应该体现在执行令和策划力的专业水准上,更应该体现在意志和决胜的自信心上。如果把多维比作一头媒体山林中的美洲豹,那么,仅仅靠速度和脚力是不够的,还得有敏感和自信。中国人的全球影响力,首先要能吸引全球的注意力,要有这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