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余秋雨的“文化勇气”和“道义基础”

(2007-01-25 08:15:13) 下一个

余秋雨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我在仅仅二十岁的时候遭遇文革灾难,虽家破人亡而始终没有向造反派的暴力屈服,这从一开始就锻炼了我的文化勇气。后来,我在父亲尚被关押的艰难岁月里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文化重建工作,为复课编写教材。不久,极左派重新掀起批邓浪潮,我只身躲避于家乡山间,系统钻研中华典籍,直到文革结束。这个经历,对我后来几十年的文化工作打下了道义基础和学术基础。”

我想,最轻了讲,余在文革中失节而进入那个写作班子,这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偏偏对于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余已经敢如此放话了,可见他对自己的地位已经自傲到了什么程度。由于对他这一经历的耳闻,余的书我一直是不碰的。也许他的文章真的像周作人胡兰成的“美文”一般。可是周胡可曾对他们的失节经历这样说过?

周胡的不敢翻案在于汪伪的历史是铸在史碑上的,而文革正在后来者不知经历者不谈中混沌。恐怕用不了多久,余秋雨之流就要开始重写文革史了。

对余的为人我实在所知不多,但浏览了一下他博客后的评论,竟清一色的是“爱戴”再“爱戴”,连一丝讨论都没有。看来,狐狸的尾巴还是藏不住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