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巧克力咖啡店背后的故事

(2008-07-03 09:56:52) 下一个

Canada Place对面,穿过两条街,我被一家造型现代,充满了艺术气氛的店吸引住了,那里,黑白的招牌与粉红娇嫩的樱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透过玻璃窗,见几位客人悠闲地喝茶喝咖啡聊天。推门而入,店堂内布置简洁、亮堂,一如他们的招牌Mink A Chocolate Cafe。墙上挂了产品种类,玻璃柜内陈列的各种图案的手工巧克力片特别引人注目。一张巧克力Fondue的大海报更是引诱着我伸出指头:“就是它了!” 
 


坐上了面对玻璃窗的一长条座位上,面对的,是盛开的樱花,右面,还能看到Canada Place那边蔚蓝的大海。很快,笑盈盈的女店员先端上了茶,善解人意地给了两个茶杯,茶盘上还附送了两块巧克力。杯子是预先温热的,每一处细节让人感受到舒服周到。茶包有很多选择,象这样的一壶茶,仅2.50元。 
 


喝着茶聊着天,心平如面前的落地大玻璃。闲适的心情,在这样一个周末的春光里漾开。



一个小陶器锅,锅内盛放融化了的液体,那是用巧克力或奶酪作成的调料,底下用小蜡烛或酒精加热。几个人围在一起,用小叉叉取水果、面包等食品,蘸上调料后吃。这是一种来自瑞士的食品 – Fondue。70年代开始已在美国很流行。温市中心不乏供应Fondue的店,有些量大到惊人,吃完直让人担心自己的体型。这里的Fondue,却是小小的一锅,底下用蜡烛烧热,锅料可选70%的可可或者是38%的可可,配上时令水果。今天有菠萝、苹果、香蕉和蛋糕配食,7.50元一份。
 
坐在窗前,看到客人络绎不绝进门,有些只是点一份饮料带走。柜台是半开放式的,能看到整个制作过程,而制作食物的还兼做服务员,有一对还是双胞胎女孩。
 
吃饱喝足,开始研究这家店的来历。要说Mink A Chocolate Café可是有些故事的。
 
话说九十年前,1918年的秋天,一个特别寒冷的日子,农田里有一位农夫,古斯塔夫∙明克先生正拼命地抢收农作物。他的太太快生第二胎了,医生正从隔邻的村庄里赶过来接生。随着夜幕的降临,农地里忽然冒出一大批人,那是皇室派来的部队,有官员出来宣布,他们的家庭农场已被征用了。也许是看在明克太太在生孩子的份上,官员给他们三天时间打包走人,而邻居只有一天。
 
就这样,明克夫妇和他们的大儿子乔,和裹在法兰绒里新出生的菲利普,开始了动荡的生活。带着一些衣服和一个破烂旅行袋中的一点传家宝,他们迁移到了加拿大,在埃德蒙定居下来了。这家人找了一间屋子住下,楼下是小型的巧克力工厂。工厂老板与他们来自同一国家同一村庄,太太先走了,没给他留下一男半女的。新移民的生活就是艰辛的,明克夫妇也一样。要适应一个新的国家,挫败是常有的事,常常让人很沮丧,但这个家庭都扛过来了。几年的大萧条中,古斯塔夫勤勉工作,努力学技,期间,他又生下女儿玛西娅和另外两个儿子路易和哈姆。
 
战争结束后一派繁荣,儿女们也已长大成人,古斯塔夫开始萌生了退休的念头,二儿子菲利普帮他实现了这个愿望。一天,菲利普从他就学的皇家音乐学校回来,宣布他将进入家族生意,因为巧克力的魅力比唱歌歌剧更能吸引他。菲利普带着巧克力踏上了宣传之路,从波哥大到比利时,从伦敦到纽约,他用巧克力款待各届政客、酋长、好莱坞小明星。他的信念是:什么都是可能的,这让明克巧克力散播开来。
 
现在,由第三代明克经营的公司又翻开了新的篇章,这就是第一家Mink A Chocolate Café零售店。
 
不只停留在散装巧克力的制造上,为了产品的多样化,经营者马克∙里伯门出门寻求、了解更好的巧克力的制作和销售手法。他的旅行和研究足迹遍布旧金山,加拿大蒙特利尔,纽约和东京,终于获得启发,并开发出新产品。
 
除了售卖他们制作的巧克力外,与 Espresso咖啡及巧克力Fondue相结合的零售店- Mink A Chocolate Café于2007的复活节诞生了。商店的经营者马克∙里伯门先生今天就站在柜台前收银。
 
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商店成立至今,每个月,全店职员坚持捐出100%的小费收入,来回馈社会,支持慈善机构。比如,史丹利公园树木基金、卑诗省癌症基金会、卑诗省儿童医院等等。今年四月是捐给导盲犬服务机构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闲人Filiz 回复 悄悄话 好滋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