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硝烟背后的真相
来源:国际商报 日期:2010-12-29 加入收藏 随着西方势力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强加干预与指责,一场硝烟弥漫的国际舆论战正激烈地进行着。然而,在口诛笔伐的多次博弈中,有关稀土的各种概念不断被误读。就此,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日前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管理、研究的老稀土工作者,他向记者深入浅出地揭开了硝烟背后的真相,并指出了稀土概念四大误区,以正视听。
误区一:稀土是土,稀土具有放射性,稀土很稀少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稀土的17个元素位列其中。从57号~71号的镧系元素再加上21号钪和39号钇全部为稀土。但是,由于61号元素钷半衰期短,因此自然界实际存在的稀土元素为16个。
“一些颇负盛名的经济专家、学者,经常把钨、铟、铌、钽等元素说成稀土,或者把镭、钍等放射性元素说成稀土,这些都是常识性错误。”张安文说。
稀土的16个元素都没有任何放射性,但在稀土原矿中伴生有钍等放射性元素,它在轻稀土特别是混合型轻稀土中较多,中重稀土矿中也有。但经过冶炼分离提纯后,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盐类等没有放射性,稀土功能材料就更不会有放射性了。如我们常用的手机、电脑、LED灯等都应用了稀土材料,却不具有危害性。
稀土不是土,稀土是一组金属元素,而且稀土也并不稀少。稀土的化学活性仅次于碱金属、碱土金属。从克拉克值(指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相对平均含量,又称元素丰度)来看,稀土的数值为百万分之236,而我们常见的铜为百万分之100,锌为百万分之50。也就是说,稀土元素的丰度并不低,只是比较分散,中重稀土矿的稀土含量比较低而已,它在地壳中的实际含量甚至超越了铜、锌等。
误区二:中重稀土唯中国独占
根据美国稀土调查局的统计,全球稀土分布较为分散,除中国稀土占全球36%的份额外,其他64%则分布于世界各国。独联体占19%,美国占13%,印度占3.1%,巴西占0.05%,马来西亚占0.03%,此外加拿大等国占27%。欧洲相对较少,但首次发现稀土的国家是瑞典,因此欧洲也有稀土。
稀土有轻稀土、中重稀土之分,而中重稀土并非中国独有。在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中重稀土资源也很丰厚。此外,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越南、马来西亚,以及非洲的埃及、马拉维、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国家都拥有较丰富的稀土资源。可以说,除了南极洲、北极洲未见报道外,其他各大洲都拥有稀土。
误区三:中国稀土已消耗掉34%,只能再开采15~20年
按照许多媒体的报道,中国稀土从20世纪80年代占世界储量的70%左右,已降至现在的36%左右,由此推算我国在20余年中消耗掉了全球34%的稀土资源。张安文对此指出,这是当前对稀土概念的最大误区,其计算方法犹如刻舟求剑。
在张安文看来,70%这个占比数字与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不重视稀土密不可分。他说:“由于忽视稀土的重要性,许多国家没有进行稀土勘探,更没有稀土储量统计。而全球稀土分布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各国的自报量,这直接导致当年的世界稀土比例失真。”
如果按照34%的消耗量统计,中国在过去20多年已消耗掉了1000万吨稀土。可实际上,中国平均每年的稀土消耗量仅为10余万吨(近10年才有较高的消耗量),要大约100年才会消耗掉如此多的稀土。
张安文表示,稀土储量应是一个相对动态的统计数据。一些专家对中国稀土作出还能开采15~20年的推断,是依据过去数据计算的。如果从动态角度出发,中国稀土的绝对量并没有变(应扣除已消耗部分),只是由于其他国家的稀土勘探数据变化了,所以中国的储量比例减少了,因此,关于“只能再开采15~20年”的说法今后不宜再提。
误区四:中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落后,中国稀土问题一塌糊涂
“客观地说,目前中国对稀土的选矿、采矿,尤其是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在功能材料方面,中国已能够生产包括高端产品在内的大部分相关产品,其中主要几种稀土功能材料产量也居全球首位,材料生产的工艺装备、加工设备、监测分析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在高端功能材料的一致性、均匀性方面有待提高。此外,把将功能材料转化为器件、高端产品和整机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张安文说。
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30年发展历程中,中国稀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了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的技术,并成功用于大批量生产,徐光宪院士因此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中国已经建立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稀土科研开发体系和完整的稀土工业体系,并延伸了稀土产业链。在矿山管理整顿、打击无证开采、偷采盗挖、采富弃贫、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经过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企业等坚持不懈的努力,保证了正常的矿山开采秩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并形成了很好的包钢模式和赣州经验,但今后要建立矿山管理的长效机制,防止偷采、盗挖等现象反弹。
张安文特别强调,拥有稀土不等于拥有了21世纪的高科技。稀土是21世纪战略性新兴产业起飞的助推器,但稀土资源只是原材料,它不代表科技本身。开发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特别是由稀土功能材料制造成器件、整机等,将是中国稀土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这需要稀土以外的其他行业,如风电、混合动力车、医疗设备、照明、催化、电池、传感器、光纤等行业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先进制造业为功能材料和器件的生产提供高端装备和分析检测仪器。并逐步通过机制、体制、政策,来解决技术创新、资金、成果转化、人才等各方面问题。也就是说,它需要官、产、学、研、金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因此,搞好稀土,功夫在稀土之外;发展稀土,关键在于应用。中国不要背上稀土资源大国的包袱,而是应该改善稀土发展的软硬环境,注重稀土产业链延伸,真正成为稀土应用的强国。”张安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