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洁冰清

热爱美食和影视剧的人们,欢迎关注我的博客。
个人资料
玉洁冰清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游走在火与冰的边缘——一个海归演员的故事

(2010-04-23 19:58:26) 下一个

刊登于《蔚蓝》杂志 2010年4月

有人说,但凡有大智慧大成就的人,都能经得起喧嚣,耐得住寂寞。他曾是红极一时的小明星,也曾是留学大军中最普通的中国学生;他的影迷书迷千千万,却也打过工,吃过苦,经历过人生的一波三折。火一重、冰一重,在演艺圈与翻译界的边缘,他像是一朵奇葩,冷静、笃定,才能尽情盛放、自由舒展。
——题记

邻家男孩的一夜成名

    1980年,著名作家峻青推出了生平第一部长篇小说《海啸》。这部小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之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应听众的要求,上海电视台决定将其改拍为影视片。中学生王战,小书迷王战,活泼好动的普通男孩王战,就是以此为契机,一脚踏进了他的演艺之路。

    在原著已经火爆全国的时候开拍电视剧,影视编排的压力,不言而喻。电视剧版《海啸》采纳了中国章回小说的表现手法,每一集结尾都设置了悬念,情节可谓惊险又曲折。剧本基本完成之后,编剧和导演还没来得及长舒一口气,通讯员小马的选角难题,就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几次选角未果,编剧乔谷凡忍不住在图书馆发起了牢骚,说找不到符合“小马”气质的小演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图书馆的阿姨一下子就想到了常去看书的王战。乔编剧见到王战之后非常满意,就推荐给导演,一锤定音。那年他只有14岁,和剧中人物一模一样。

    王战演小马可以说得天独厚。他从小生长在部队文艺团体,耳濡目染,有演戏天分,体育成绩好,身手敏捷矫健,又机灵好动,和小马性格很贴近。因为完全是本色演出,王战演得非常自信,拍戏十分顺利,大都是一次通过,NG不多。剧组的人也都夸他很有小马的气质。

    《海啸》播出后,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王战扮演的“小马”也非常出彩,成了全剧的一大亮点。和原著比照,除了山东土话外,他就是小说里的“小马”,集活泼、可爱、调皮、勇敢、机灵于一身,音神俱佳,不亚于戏中的专业演员。荧屏上,通讯员“小马”闪亮的眼睛,灵透的神情,脱口而出的童真,矫捷的身手都深深吸引着观众,王战将这个角色,诠释得入木三分。似乎一夜之间,他由邻家男孩变成了“名人”。

片场上的课桌
    《海啸》的热播,让王战初尝走红的滋味。他的照片登上了《上海电视》的封面,一下子成了许多同龄人议论的对象,全国各地的观众来信纷至沓来,走在街上也常常被“粉丝”认出,《海盗》、《镶玻璃的小伙子》、《敢死队不在前方》、《穷街》等越来越多的电视剧,都出现了他的身影…….
然而回到校园,他的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变。没顾得上和老师同学多说什么,他就一头扎进了堆积如山的功课里。一瞬之间的走红,并没有改变这个早慧少年的志向,他的理想仍旧是当一名生物科学家。拍戏落下的功课,要没日没夜地赶上。不懈努力,让他在中考时他如愿拿到了好成绩,进入了重点中学。

    王战的理科成绩一向不错,参加了很多理科方面的兴趣班,也在学科竞赛中获过奖,高中毕业时,他还获得了“上海市科技优秀生”的称号。对一个有一大半时间要耗费在片场上的小演员来说,这实在是一个让人都不由得翘起大拇指的成绩。

外面的世界

高中毕业的时候,王战已经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演员了。就在影迷们都认为他已经走上了演艺事业的康庄大道时,王战在当时值得信赖的艺术前辈的再三推荐下,萌生了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他去了日本。

 刚到日本时,日本老百姓的善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一次,他在东京的池袋车站迷了路,拿着写有地址的小纸条问路人,一个拎着很多塑料袋的老妇人回答了他。可是当时王战的日语还不是很好,他听不懂。老妇人就不吭声,让王战跟着她,一直领到了他想去的出口。王战道完谢,看着老妇人往回走的瘦小身影,心里很震撼。曾经拍过几部抗日题材电视剧的他,不能不重新去了解这个国家和人民。他对日本有了更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

    在紧张的打工和学习之余,一个人的夜里,他骄傲又平静地做着关于未来的梦。他相信,他没有远离影视,未来如果有机会,他的梦想还会继续。为了离梦想更近一些,他进了摄影学校。学习期间,他应聘到一家日本人办的英文报纸的摄影师,一次,他和日本主编、美国记者三人到了一间办公室拍照,其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他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后来这张照片登在了报纸的头版。作为一个在校学生,能够有这样的作品,让日本老师们很惊讶。

梦想的继续
    一个偶然,王战在《留学生新闻》上看到广告,《北京的西瓜》剧组在招聘演员,没有过多的踌躇,他去应聘参与了这部电影的拍摄。熟悉日本电影的人都知道,《北京的西瓜》是日本80年代新电影著名导演大林宣彦的得意作品,根据一个日本人热心帮助中国留学生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该片播出后,一举在日本获得了4 个奖项。在庆功宴席上,王战不卑不亢地发言说,感谢关心留学生的日本人,但希望日本的影视作品不要靠丑化中国留学生来提高日本人的形象。

除了拍戏,王战还在NHK参加中文讲座的小品演出。毕业之后,又陆续从事了摄影、翻译、教书等工作,之后,他去了意大利游学。
   
游历了几个国家之后,王战终于回到了故乡上海。刚一回来,就有朋友介绍他去《世纪末的晚钟》剧组拍片。这部中日合拍的电视剧是根据旅日华人作家吴民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讲述的是中日两代人为一笔财宝结下的爱恨情仇。王战在剧中扮演律师吉泽美惠的助理铃木吉伸。虽然这是个戏份不多的小角色,但是王战的戏瘾却被一下子勾出来了。他一口气接拍了《追梦谷》、《隋唐英雄传》、《谁是最爱你的人》、《坐庄》、《趟过女人河的男人》等多部电视剧。王战的老影迷们长吁了一口气,经过了多年的等待,这颗闪烁的星星,似乎重新滑回了自己的轨道。

又一次新的启程
   
就在王战的星途逐渐展开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不得不暂别荧屏在家中休养。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萌生了翻译文学作品的想法。王战走过不少国家,接触了不同的文化,懂多国语言,除了母语中文,从小学习的英文,后来游学时学的意大利语之外,最娴熟的当然是日语了。
   
他翻译的第一本书就是日本著名畅销书作家恩田陆的小说《夜晚的远足》。恩田陆是当今日本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夜晚的远足》是一部充满清纯韵味的校园小说,讲的是两个同父异母的高中生,在从夜晚到天亮的远足途中,逐渐发现了全新的自我,打开心结互相接纳的故事。尽管小说讲述的是高中生的故事,但却涉及了家庭教育、社会伦理、青少年情感等多种问题,在日本一经出版,也感动了千千万万成年读者。可以说,王战成了把恩田陆带到中国读者中的第一人。
   
王战是个做事认真的人。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原著中温婉细腻、略带悲伤的意境,他对每个句子都精雕细琢。于是,我们看到的中文版本几乎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恩田陆作品,笔触细腻,韵味清新又甜美,以至于很多读者都误认为翻译是位女性。《夜晚的远足》在当当网上很快卖断,读者的好评如潮。
   
在翻译领域初试啼声,王战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接下来,他又翻译了恩田陆的另一部获奖小说《第六个小夜子》、日本教授尾崎哲夫所著的英文工具书《英语介词·冠词完全掌握手册》。除此之外,他还翻译了出自日本鬼才导演三池崇史之手、在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展映的电影《妖怪大战争》,和素有“日本《魔戒》”之称、根据日本著名漫画家手冢治虫名作拍摄的同名电影《多罗罗》......在读者和观众眼中 ,王战就像是翻译界的一朵奇葩,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直白的姿态,盛放在异域风情中。
   
最近,由王战担任统筹,富有异国情调的电视剧《情陷巴塞罗那》正在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热播,而恩田陆书迷们翘首以待的第三本书《球形季节》也已翻译完成,即将出版。另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忍者之国》的翻译也接近尾声。多才多艺的王战就是这样一个总是能够带给我们惊喜的人,没人知道下一个惊喜是什么。在喧嚣与寂寞的边缘,他的才华尽情舒展,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记者手记:
   
这些年来,王战一直保持低调。恰逢海外最大的文学团体文心社社长施雨在为上海世博会筹备《上海海归》一书,我有幸以此契机采访了王战。采访过程中,他非常谦虚,一直强调在事业上,同行、朋友和家人对自己帮助。阅历的打磨,让他平添了几分成熟、睿智与稳重,可是当年“小马”身上的勇敢、善良,却依然如故。经历丰富,才华出众,他的抉择没有让记挂着他的老观众们失望。

王战简介:
   
王战,演员,翻译。电视连续剧《海啸》中小马的扮演者,赴日前参与拍摄《海盗》、《镶玻璃的小伙子》、《敢死队不在前方》等电视剧。高中毕业后赴日留学和工作,参演电影《北京的西瓜》,以及NHK中文讲座小品演出。2000年,离开日本赴意大利游学。2002年回国,参与拍摄电视剧《世纪末的晚钟》、《追梦谷》、《隋唐英雄传》、《谁是最爱你的人》、《坐庄》、《趟过女人河的男人》、《情陷巴塞罗那》等。并翻译出版了日本畅销小说《第六个小夜子》、《夜晚的远足》,英文工具书《英语介词·冠词完全掌握手册》,电影《妖怪大战争》、《多罗罗》等。


电视连续剧《海啸》剧照


《上海电视》杂志


《大众电视》杂志剧照


《海盗》


《世纪末的晚钟》


《趟过女人河的男人》


《谁是最爱你的人》


《隋唐英雄传》


《情陷巴塞罗那》(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玉洁冰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sisiyang的评论:在《海啸》里,他是男二号,戏份不少呢!
玉洁冰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漂泊的萍萍的评论:是的,那时候算是红极一时的电视剧。
sisiyang 回复 悄悄话 看过《海啸》, 不记得王战. 不过刚看过 《情陷巴塞罗那》, 记得他.
漂泊的萍萍 回复 悄悄话 我是七十年代初出生的,对《海啸》还是有印象的。
漂泊的萍萍 回复 悄悄话 我是七十年代初出生的,对《海啸》还是有印象的。
玉洁冰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怎么可以瞎说的评论:
你可能不是北京上海的人,当时这部电视剧在这两个城市很火。你可以去图书馆翻翻当年的电视杂志,很多这部电视剧的新闻。
玉洁冰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波大才是人的评论: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尤其是北京上海的人还是有点印象的。
Whattheh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农民大伯的评论:
那就不是人了?
农民大伯 回复 悄悄话 说明你波不够大
怎么可以瞎说 回复 悄悄话 80年代初,电视剧《海啸》。还真没有印象。
波大才是人 回复 悄悄话 真不知道王战是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