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写这几年里,虽不是天天却从未间断过地读那些有关佛教,基督教等等小文章的感触. 最早还是在那几年的生病中吧,一天中总会有极度烦躁不安,浑身难受的时候,每当此时我会上网浏览,在网海里也只是读读短小的文章,听听悦耳的音乐,看看漂亮的图片,用不着费多少精力却能使心安静. 待心静一段时间后,先前缠绕周身的难受也会随之减轻,颈也不怎么硬了,头也不怎么疼了,心也不怎么烦了.心平气和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读各种各样的小文章中,有时读到佛教,基督教里与人心修养有关的小文,很喜欢,只是觉得读了心里很舒畅,有时读了还会觉得周身轻盈了许多,整个人有种说不清的愉悦之感久久不会退去,一扫先前的沉闷,阴郁.自我感觉象是被清泉浸透过一样焕然一新了. 我本不信仰任何宗教,却喜欢频频流连忘返于这些小文之间,象是与众好友聚会,其间充满着喜悦与祥和. 生活中时常会碰到难以处理好的大事小事,有的也只能暂时搁在心里,心情因此起伏不定.而往往在这些小文章之中,总会不经意地碰到好启发,而后再依据具体情况找到比较恰当的办法.
比较懒还是智力低?不管是书还是文,读完了,若旁人问谁写的?书的内容?出版社?.........等等诸如此类的,令我时常语塞.别人读完一本好书,多少都能一段段地记下那些经典文字,可我极少做到.学生时写的文章里更是鲜有引经据典,傍征博引的部分,写的几乎全是没啥文采的普通文字,几乎完全属于我的普通文字. 我想自己更多的是懒,也有点不太肯动脑筋,加之性格急躁,每次读书时,总是想着快点读完,尤其是读小说,若遇到个别很好的段落才会慢下来细细地读一读. 也是一种习惯吧,这一习惯的养成可能与小学时上语文课要写文章的段落大意与全文的中心思想有关.那时,语文老师在上每一篇课文时会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当堂提问学生或当课堂作业完成;等讲完一篇文章后又得要求写中心思想.之后,也不知是不是与此有关,通常地,每读完一段文字,我会想一想段落大意,然后再看下一段;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我也会想一想其中心思想.如此读书习惯往往忽略了书中具体的文字表达,可却能提高读书效率从而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在我个人看来,读书,根本是为了有一定的生活能力并不断地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这在一个人自幼起的学生时代的训练非常重要. 有时,我想,某种读书习惯或许更是一个人的思维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