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本文已获授权
不早熟,不是天才,但天才一定要晚成才好。木心就是这样一位早熟而晚成的文学大师。“你不遇到木心,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陈丹青
木心,本名孙璞,笔名木心。
▲木心一家(最小者为木心)
木心父母有很深的文化修养。
▲木心母亲
一次家宴上,亲戚长辈闲谈。
14岁那年,木心写了第一首白话诗:
2
▲木心画作
1950年,木心被杭州第一高中聘为教师。
▲木心画作
窗外一白即起,入夜数烛才眠。
跑到莫干山上做了一个苦行僧,
山上寒风刺骨,景致荒凉。
下山后,木心先是重返母校教书,
文革期间,陈伯达在会上嘲笑海涅。
木心实在气愤,就嚷嚷:他也配对海涅乱叫。
就这一句话,他被关进了漏雨积水的防空洞,
坐牢期间,让他写检查,
▲狱中手稿
坐牢期间,受尽折磨,断了两指。
文革期间,很多人自杀了。
3
1978年,木心平反出狱。
平了反,本该高兴才对,
但木心的心却似落入万年冰窖。
坐牢期间,他家数次被抄。
20本文字手稿,被红卫兵烧为灰烬。
木心出狱后,被胡局长授命为总体设计(艺术总监),
授命负责筹建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
▲木心出国前的住所
四年期间,木心成了设计界风云人物,
因为这四年里,他看见一个个有志青年,
熟门熟路地堕落了,变得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
木心不愿成为这样流俗的人,
他说: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
“我要养我的浩然之气,这股气要用在艺术上,不可败泄在生活、人际关系上”。
1982年,木心来到了美国。
但即便这样,他也活得尊贵。
木心回答:“连生活都要成为艺术。”
“莎剧,我看过五六十遍。”
▲金陵秋色
4
1983年春,陈丹青阅读当地华侨日报,
突然看到了木心的文章《街头三女人》。
有人这么欣赏,木心高兴坏了。
如《林肯中心的鼓声》《温莎墓园日记》等。
文章一出,立马赢得西方读者的深刻共鸣。
他的多篇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
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
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
这其中,最被大陆人所熟知的,
1984年,在陈丹青等人引荐下,
随后,洪范、圆神、远流等出版社,
但木心作品真正回到大陆,已是2001年。
一次,木心对陈丹青说:
动图
5
1989年1月15日,
没教室没课本,但文学课就这样开起来了。
像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木心带着学生,
开始在文学世界里漫游徜徉,行过之处,有情有义。
1994年1月9日,在陈丹青寓所,
木心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文化上,
20年后,为了感谢木心先生,
乔伊斯说:“流亡,就是我的美学。”
“我们在世界上,无非要保持这样一点态度。”
他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