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核心提示:今年,中国最杰出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台湾著名教会历史学家魏外扬近期发表的《明恩溥——促成留美风气的宣教士》一文,描述“清华学堂”(亦名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改名为清华大学)这所极具历史意义的学校背后,美国宣教士明恩溥等人的贡献。
(福音时报) 2011年4月29日,中国最杰出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于北京、台湾新竹两地皆举行隆重的百年校庆。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据称,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受西方基督教文化影响深厚。近日,台湾著名教会历史学家魏外扬近期发表的《明恩溥——促成留美风气的宣教士》一文,描述“清华学堂”(亦名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改名为清华大学)这所极具历史意义的学校背后,美国宣教士明恩溥等人的贡献。
1906年3月6日,明恩溥到白宫建议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年明恩溥发表《今日的中国和美国》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应该多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去美国留学。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下,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谘文,指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它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谘文。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偿付美国庚子赔款所得的半数,共计1160余万美元,退还给中国,作为遣送留学生赴美之用,每年派100名学生赴美留学,直到赔款退清为止。
为了培训赴美留学人员,清政府于1909年6月专设了游美学务处负责考选学生出国留学,并于1911年在北京建立了清华留美预备校(后改名为清华大学),这所学校从开办到1929年结束,共计派遣留美生1279人。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从封闭的国度走向世界,他们中间涌现出众多优秀人才,归国后成为不同领域的精英。
魏外扬教授在文章中提到,明恩溥的明智和远见,几年前曾被国内一家知名报纸评为50位“对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外国人”之一。该报对他的评语是,作为一个美国传教士,他熟悉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因而他知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影响中国的未来。如今,在中国教育界和医学界,用庚子赔款办的清华大学和协和医院,仍是公认的佼佼者。
1872年,明恩溥夫妇由美国公理会差派到中国北方。先是在天津,后来因为山东饥荒,被派往山东赈灾,就此长期留在山东农村生活。《中国人的性格》(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与《中国乡村生活》(Village Life in China)两书,足以说明他与中国平民百姓有深度的交往,对中国庶民文化有透彻的体认。
魏外扬教授写到,“20世纪初年,多少中国学子在庚款的资助下,前往美国学习,然后回到祖国服务!他们带动的留学美国的风气,至今未息。这些发展,多少要归功于明恩溥宣教士的先见之明。”
在众多的庚款留美学生中,胡适是杰出者。他学成回国前,在日记上留下一句豪语,可以代表那一代留学生的心声∶“如今我们回来,你们请看分晓罢!”多年后,他又将这句话改为∶“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请看,要换个样子了!”
魏教授在最后说:“壮哉斯语!但是在我看来,当明恩溥和他们那一代跨海而来的宣教士们踏上中国土地时,改变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