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看到茶轩大家关于中西医的讨论,说说几个故事。
1.在70年代医疗队下乡的时候,我的舅妈是助产士,去北京怀柔下乡。她说有一次一个产妇生了孩子胎盘没下来,怎么弄也不成,准备开刀。同去的有一位中医针灸师一直不说话,看他们要开刀就说:“让我试试吧,如果我扎完针15分钟还不下来,你们再开刀。”她在产妇脚上拇指和第二个指头中间的穴位上扎下针去,不一会儿,胎盘就下来了。
2.我家三娃从小就爱拉肚子,正好天津知青里有个边光春家传学过中医,他就从尾椎骨处扎一针,每次都立马见效。
3.我生了老三,医生就让我马上做结扎,那时候正在闹这西医学中医,我的手术大夫决定用针灸麻醉,拿了两根8寸针,从肚子上横扎过去,我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感觉着大夫的动作,一点不疼的做完了。可是屋子另一张手术床上的那位切除肿瘤的一点也不管用,一个劲儿的嚎着。我想这也是信则灵?
4.摘自石假装的文章,第二章(3)步步维艰
在那段跟孩子们无忧无虑地跑着玩儿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和很多孩子一样,我有出鼻血的毛病,经常是夜间睡觉的时候出,醒来时枕巾沾在脸上。那天个孩子们玩儿的正热闹的时候,开始流鼻血。往常的话,鼻子里塞块手纸,一会儿就没事了。可是,那天鼻孔像自来水开的细流,血不停地流出来。
“给脑袋上捂块凉毛巾!”
“耳朵根压块石头!”
“掐脖梗子!”
邻居的大婶大妈们纷纷出主意。都试了,都不管用。没有办法,大奶奶带我到附近的诊所。小诊所的医生一般都是什么状况都能对付的有经验的医生。诊所在路边的一个小院里,进去时没有其他病人,只有一个女大夫坐在那里。
那女医生看我了的样子也不知如何是好,想不到她竟捏住我的鼻子止血。于是一股咸了吧唧、温了吧唧的东西流到嘴里,又从嘴里流出来。
“不好啦,新力吐血啦!”一起跟进来的孩子们喊。孩子们没有医学知识,但是知道吐血离死不远。
“医生,你快给想法治治”大奶奶催促说。
“我也想快点儿止住,可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呀!”女医生束手无策地说。
“让我看看吧”,在过道擦地板的老爷爷说话了。像遇到了救星似的,人们一起向那老爷爷望去。
进来的时候,我们从一个擦地板的人身旁走过,但是谁也没有注意他。现在才发现他不是一般医院诊所里扫地人的摸样,是个有学问的老人。他一边蹲着擦地板,一边观察着里面的情形。
“你要是能看,快点儿过来!”女医生命令道。
老爷爷慢慢地站起来,洗了洗手,掏出长长的银针。我一看吓得直哆嗦。
“别怕,一点儿都不疼,只有一点儿麻”老爷爷安慰我说。
老爷爷从我额头的发际开始一直到后脖颈等间隔地捻进去长针。真的一点儿都不疼,屋子里的大人孩子都看呆了,只能听见他们咽唾沫的声音。
“不流了,止住了”孩子们又热闹起来。
而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流过鼻血。那以后,我一看见“针灸”,或是看见鼻血就想起那天的情景。不知那女医生是干什么的,是不是也是夺权上来的。但是,我心里一直觉得她还有可以肯定的地方,就是她能在那个时候把座位让给老中医。 从老中医缓慢的动作看,他已经上了些年纪,不知他熬过那场劫难没有。
5. 我得了类风湿,去看西医也去看中医,这位老先生是上海华中医学院的中医科主任,他说他在国内就是研究这个病的,而且都是把草药化验过看有什么成份。我去看我的西医,是个韩国大夫,她听说我在吃中药就说你怎么知道那些草药里有没有类固醇?我回来就问陈医生,他说药里有人参,人参里含有类固醇。所以古人的经验也是对的。要不为什么人要死的时候给他吃人参呢,它会帮助维持一段生命,像SAS的时候用类固醇一样,不过从此我就不再喝汤药了,既然这样我就每天吃类固醇好了。
不过告诉大家现在吃中药要非常小心,因为国内为了怕中药长虫,用大量硫磺熏蒸,那东西超量虫子死了,对人也不是有益的,毒性也很大。这是一位在国内组买卖的朋友告诉我的。
最后,我想说中西医都各有利弊,我脑子出血,医生马上就做手术了,等中医活血化瘀早就完了。可是身体的调养也很重要,西医大切大锯的方法恐怕不行(我这是开玩笑)。反正谁信什么用什么,我连闪了腰也用拔罐子解决的。
没什么必要争来争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