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邱吉儿昨天跟我联系,要把他的纪念文章放在牧师博克里。她是05年跟着做交换学者的妈妈来这里的,在美国生活了一年,她聪明活泼,讨人喜欢,午也跳得好。还记得那天晚上都吃完饭了,师母突然提出要带他们去Cerrito吃刨冰,于是一伙人半夜跑到那边去了,说一碗刨冰有1尺多高,他和山东团小东的孩子一起把一盘吃了个精光。这一晃她都成了中学生了,时间过得真快。邱吉儿,愿神保佑你健康成长。~~~~~~~~~~~~~~~~~~~~~~~~~~~~~~~~~~~~~~~~~~~~~~~~~~~~~~~~~~~~~~~~~~~~~~~~~~~~
我是邱吉儿,现在上海读初二。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和作访问学者的妈妈到了加州生活一年。年纪太小的关系,那时大多事情我都不记得了,但是耿牧师对我和妈妈的帮助我永远不会忘记。听到耿牧师走了的消息时,我愣了愣,然后我尽量平静地把脑海里那些关于耿牧师的记忆调取出来。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拼成那些我对耿牧师的记忆,那些遗失的美好。我记得耿牧师爽朗的笑声还有耿牧师好听的声音。
我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我和妈妈人生地不熟,连在哪里买菜都不知道。耿牧师就安排了好几个教会成员每个礼拜轮流带我们去超市。我记得我唯一一次去听耿牧师主持礼拜时的场景。耿牧师认真地站在那里,说着一些当时的我并不能完全听懂的话,但是耿牧师的声音很好听,我便一直认真地听着。我记得大概是新年的时候,耿牧师带着我们一群人,去了一个吃冰沙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吃冰,耿牧师教我要怎样吃冰才好吃,我和另一个女生吃出了一个像天鹅又像公鸡的冰,骄傲地给耿牧师看,耿牧师笑着、说我们特别厉害。
我记得耿牧师跟我们介绍他年老的母亲,他握着母亲的手,笑得特别温暖,像当时的阳光一样,让一切都蒙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然后耿牧师的妈妈也笑了。
我记得耿牧师和耿师母在我要回上海的时候送了我一本儿童版圣经,英文的。耿师母特地跑到我们的公寓给我说耿牧师让我好好看这本书,还和我说这本书是儿童版,比较好懂。那本圣经和《英汉大字典》差不多厚,封面是硬纸板的,内页是很薄很滑的纸,总之这是一本装订很精美的书。我用黑色的水笔在这本圣经的第一页上写了几行字:“邱吉儿,2005年3月5日,耿牧师耿太太赠”。写完后我还吹了吹,不让字化开。昨天,我拿出了这本放在书架最里面的书,翻开,看见上面的那行字,那字充满了稚气,才发现那么多年过去了。其实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读完,这个寒假我一定抽出时间,安静地一个人读完它。
我记得我们在回上海的时候,是耿牧师送我们到LA机场的。耿牧师帮我们把大包小包的行李放上车,到了机场又把那些行李拎下来。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见耿牧师,其实那个时候我坚信,我一定会再和他重逢的。
我是个迟钝的人。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我心里那片对耿牧师的想念,对耿牧师的不舍。觉得眼睛热热的,鼻子酸酸的,还有,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遗憾。看着追思博客里大家写的那一篇篇文章,那一张张充满黑色的悲伤的照片,伴着那哀伤的钢琴曲,我真的觉得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觉得耿牧师走得太突然了。但是再看看耿牧师从前那些美好的照片,再回忆回忆耿牧师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一切,又觉得耿牧师其实没有离开。此时此刻,耿牧师一定在天堂,微笑着看着我们。
他真的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