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最近,我被拉进了一个微信群,(确切地说,是被邀请进去的)这个群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牛屄哄哄大名鼎鼎的大款大腕儿,以至于我进了群之后,感觉我的身高都矮了半截儿,因为这个群里的人不但都特别牛,以致牛到奇葩,喜欢吹最大的牛而且自己还自带全方位的藐视感。
在这个群里一共不到二十个人里面我只认识三个。一般情况下,我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我就用帽檐遮住脸,静静的听,悄悄地看。 (好像这种行为也叫做偷窥,哈哈)
我喜欢听别人吹牛,尤其看他们吹那种靠谱和不靠谱的牛,脑洞大开,我是真心的喜欢听,喜欢听她们吹的漫天花雨天花乱坠!我真的特别的enjoy!
上周群主撺掇了一个饭局,一个秋日的中午,在一个中餐馆里三个老朋友和几位第一次见面的大爷大妈一起饕餮。饭局上的人全部都是大爷大妈,我也是,哈哈哈。
饭局上,不认识的人都在自我介绍,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就是那方面的牛人,自己他们自己如果在哪方面还不够牛屄的话,那自己的孩子就是碾压半个美国的牛娃。他们吹他们的,我的主要注意力在吃上:葱爆羊肉,锅塌豆腐,蒜蓉菠菜,黄金大饼。当然,也在侧耳听人家吹牛。这种吹牛大会,在最近的这三十年里,我经常参加也特别习惯听别人吹牛。在别人吹牛的时候,我可以不动声色地吃我喜欢的菜肴。让美食占着我的嘴,以免我不小心也加入吹牛的队伍。不过,肯定有朋友知道我,我是觉得:“唉,吹嘘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这个饭局里的人都是空巢了的人或者是退休了的人。席间就说起了今后的日子:有的人说要去周游世界,有的人说要发挥余热,有的人说要著书立传,也有的人要叶落归根,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各人各法各庙各菩萨。
最引起我兴趣的是一位大妈:“我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在指甲哥找到了大厂的好工作,已经去指甲哥工作了,我现在正在看房子,准备到指甲哥去陪我的儿子。”然后就喋喋不休地讲起了和儿子的感情,从小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养大,给孩子吃最好吃的食物,给孩子穿最好的衣服,上最好的学校,最后,孩子虽然没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但是,和北大清华这些双一流的学校相比,也绝不逊色,专业也是世界上高尖端的电脑编程,做特别有前景的AI领域的事情。骄傲之情,溢于言表。(我对这位大妈没有兴趣,只是对她说的话题感兴趣。)
最后,还劝我们大家:“我们到了美国,孩子就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因此,从今往后,孩子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每天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以后还会给孩子照顾孩子,幸福地看着第三代的成长。”
听的我脊背发凉,我觉得我要是她的孩子,那可太恐怖了,我要逃到南极。
其实,在生活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到哪儿,父母就跟到哪儿。我不知道这些孩子的感受,但是,如果是我,我可能会花轰的。
我自己的孩子在东海岸,甭说让我搬家到东海岸了,就是不请我个三次五次,我连去都不去。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孩子访校是自己去的,孩子上学是自己去的,孩子实习是自己去的,孩子在大苹果找工作,找房子,买家具,搬家安置都是她自己。和我年轻的时候一样,她必须独立地面对这个社会,必须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不能想象我拖着十八个箱子在她住的附近租一套公寓的景象。
我不能理解那些一生都要跟随孩子的父母们。也许,我是从动物的角度上来理解这些思想和行为的,但是,作为高等动物人类的我,还是理解不了他们,哈哈哈。
爱孩子,就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没有必要孩子去哪儿家长就跟到哪儿。(完全是我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是硬性规定,也不是研究课题,不是政府文件,不是法律法规。)你见过在草原独行成年的雄狮后面跟着一群公狮子母狮子吗?你见过天空的一只雄鹰后面跟着一群老鹰在飞吗?哈哈,想想就可乐。
《版权孩子所有,翻印跟随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