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始敬终

唉,吹嘘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
个人资料
mychina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选错了名字:《梅兰芳》应该是《邱如白传奇》

(2008-12-13 19:22:28) 下一个

大导演陈凯歌新近导演的贺岁片《梅兰芳》近日在京城上演之后好评如潮。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也宣布了《梅兰芳》入围第59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消息。

 

我有幸应邀在新东方影城的VIP看了《梅兰芳》,两个半小时冗长缓慢的故事叙述依然保持了浓厚的中国风,让全中国百分之五十的人看不懂,让全中国另外百分之五十看得半懂不懂的改编《梅兰芳》真是无法评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陈大导演把电影的名字给起错了。《梅兰芳》应该叫做《邱如白传奇》或者叫《齐如山传奇》。

 

“齐如山,河北高阳人,生于1875年出身书香门第,父亲齐令辰是翁同龢的学生,做过李鸿藻大学士的西席,也是李石曾的先生。齐如山的兄长齐竺山曾与蔡元培等留法勤工俭学,在法国开过中国豆腐公司。齐如山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广读经史,对流行于家乡的昆山腔、弋阳腔、梆子等地方戏曲十分喜爱。他19岁进北京同文馆,学习德文和法文,前后约五年。毕业后游学西欧,学习和考察了欧洲的戏剧。辛亥革命后回国,担任了京师大学堂和北京女子文理学院的教授。在同文馆读书时,同学常约他去看戏,故而几乎每个星期天都泡在戏馆里。齐如山对戏剧和戏剧理论有深入的研究,他还编写过话剧剧本《女子从军》,戏曲剧本《新顶砖》、《新请医》等。他对京剧尤为醉心。他喜爱京剧,但又看到了旧皮黄的一些缺点,因而产生了研究和改革京剧的兴趣。

 

梅兰芳7岁开始学戏,9岁登台,1911年,17岁就在京华剧坛崭露头角,菊榜评选中荣获探花头衔。梅兰芳在北京的各戏园里频频亮相,崭露头角,当然也进入了齐如山的视野。当时戏界的老前辈在评价一个演员是不是好角时,有六个条件,一是要嗓音好,二是要唱得好,三是要身材好,四是要身段好,五是要相貌好,六是要表情好。齐如山认为梅兰芳嗓音好、身材好、相貌好这三条不仅都符合,而且水平相当高,为其他旦角所不及。但是在唱得好、身段好、表情好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只要有人点拨,定能成为异材。齐如山后来成为梅兰芳的艺术高参和文学顾问,后来齐如山又成为梅兰芳的主要编剧,与他长期亲密合作,在打造梅派系列剧目、创造独特的梅派艺术等方面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齐如山于上个世纪40年代末取道香港去了台湾,在台湾继续从事写作和京剧研究,著作颇丰,1962年病殁于台湾。1964年台湾重光文艺社汇编其著作出版了《齐如山全集》共9册,197912月又由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再版《齐如山全集》共10集。”

 

孙红雷所饰演的邱如白浑身戏骨入木三分是戏里不折不扣的男一号。王学圻所演的十三燕虽然性格乖戾话语晦涩但是也不乏一个好配角。章子怡已经磨练成了国际大牌饰演的孟小冬是潇洒自如。整个《梅兰芳》的戏里唯独成年梅兰芳演的是平淡如水既不可圈又不可点。其实,黎明演的不是梅兰芳,黎明演的是他自己。

 

当然,《梅兰芳》中也有很多让人解释不通的情节:邱如白一夜白了头发,美国人对梅兰芳莫名其妙的热情,道具台灯1990年的设计以及京痞子们只能让老、老北京人能够理解的对白都是《梅兰芳》的败笔。可以肯定的是:《梅兰芳》由于孙红雷、王学圻和章子怡的出色表扬能够在中国火一把但是由于文化的桎梏在国际电影舞台上不会有太好的反响。

 

还是我说的,选错了题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小白船 回复 悄悄话 怎么这么一针见血呢!
出水莲 回复 悄悄话 此电影给我的感觉:黎明和章子怡根本就没有潜心去学习京剧的内涵,就更甭提整部电影的内涵了,太肤浅了,陈大导演的水平越来
越让人心寒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