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也谈“悟道”

(2009-02-02 10:17:52) 下一个

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往往是把从外界来的信息和自身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模式”(不知道有什么更合适的词,权且用之)相对照,符合某种模式的,便一方面把认识的对象(或其一个部分)纳入这种模式,而另一方面也同时加强了该模式。

在人的思维中,这些模式之间是有某种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借以模仿其外在的被研究对象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一个人对于外在世界的某些事情的认识是否准确,或是准确到何种地步,就是这种在其脑子中对于该事物的模仿和模拟是否准确,或是准确到何种地步。

这种模仿和模拟并不是人一生出来、或是刚接触新事物时就能达到高的准确度的。而是要通过反复不断的学习(获取信息)和思考(改变脑子里的模式和他们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来不断改进其准确度。

这些模式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性,慢慢的被人们归纳出来成为大脑思考的重要依据。这就是我们所称的“逻辑”。

于是人们在认识外在世界的过程中,学会使用这些逻辑。有时候,特别是对于有良好逻辑训练的人,他们的认识过程中常常有很明显的使用逻辑的痕迹。而别的时候,或是别的人,他们的认识过程中使用逻辑的痕迹并不很明显或者思考者自己并没意识到他们在使用逻辑。让人觉得他们不是在使用逻辑,而是在使用某种“非逻辑”的东西。人们称这些东西为“直觉”,大概是“直接理会到”的意思。可实际上,直觉只是表面上的,其底下在思想的深处,还是对被认识的模式间建立了认识上的关联和相互作用---某种逻辑。这种逻辑可能跟以前的某种逻辑一致,也可能不同。但就是这种逻辑支撑了这个人达成对该事物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我们可以把明显或自我意识到使用的逻辑称为“显逻辑”,而把直觉使用的逻辑称为“隐逻辑”。要注意的是,这样定义的目的不是要区分逻辑本身,其实“显逻辑”和“隐逻辑”使用的是同样通用的逻辑。“隐”和“显”说的是逻辑的“形成和使用”过程本身。

当人在思考的过程中达到一个阶段,能把所知的一些模式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归纳出来,形成一个“理论”,并能解释的通别的一些模式和他们的行为,人们便觉得他们(部分或全部)明白了这个问题。这称为“悟道”。悟的多的,称“大悟”,反之称“小悟”。但这个大小是很难给予定量测量的。

达到“悟道”的过程很多。从电光火石一刹那的“顿悟”到经过长时间的苦苦思考而得到的都有。很多时候那些在很段时间内发生的“悟道”过程中是使用“隐逻辑”。而长时间思考的,使用“逻辑”的痕迹就很明显,故成“显逻辑”。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到,逻辑跟直觉并不是什么相反或相抵触的东西。而是差别在有没有或有多少“明显”的使用逻辑而已。

同理,人们常常说的“感觉”(象“我感觉到他是个坏人”中的“感觉”),其实也是一种使用了“隐逻辑”的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但并非没有使用逻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