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 本文略有虚构,若有雷同,多半不是巧合
眨眼之间大家站成一列,一边排队一边聊天,就好像当年在交大食堂排队打饭。只不过没见着几个插队的,也没看见因为多给少给跟师傅吵架骂街的,但是有一点是惊人的相似 -- 清一色的爷们。
抽签分组是件大事,定下来之后大家便纷纷感觉大赛在即,个个摩拳擦掌。看看手表,刚过12点,还早得去了 -- 比赛1点半开始,我这第九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场,不如先出去填饱肚子再说。我对盒饭向来兴趣不大,于是开车出去转悠看看有没有酒楼饭庄什么的。哪知道转了十分钟也没看见个像样的,只好买了份南蛮子的Taco Bell,草草吃了了事。
回到赛场,好像什么比赛的动静也没有。一打听才知道比赛被推迟到三点半。闲来无事,便和赞大侠坐下谈论起他的兵器来。原来他这个高音萨克是雅马哈675 -- 专业高手才用的重兵器,而且是金属笛头,但是却配了一个2号哨片。我心里一惊:通常用这样的重兵器和金属笛头的高手配的都是3号以上的厚哨片,因为太薄的哨片高音很难驾驭,除非内力已经到了举重若轻、摘叶即可伤人的境界,才能既发挥出薄哨片柔和的中低音,又能把内力聚成一点,让飘逸的高音稳稳地通过一片薄薄的哨片通透出来而不散乱!我偷偷用眼角打量赞大侠,但见他双眼目光柔和,看不到一丝霸气外露 -- 果然此人内力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
我正欣赏赞叹赞大侠的兵器,听他怅然说道:
“去年在东海岸的一个场子用它跟人过招,不小心碰伤了管脖。幸好伤的不重,本来一直打算找村口的铜匠给修补一下,总也没有机会。”
“没关系!没关系!您想当年燕南天燕大侠的那柄重剑不也是伤痕累累吗?要说和你过招的那几个使鼓的、抡贝斯的估计都不死也是重伤了吧。”
“哈!哈!哈!见笑见笑!”
。。。
谈兴正浓之际,一位大婶出来嚷嚷:
“孩子们!今天的CD音响放不出来,需要把CD全部转换成电脑格式,大家再等等吧!”
“咦?昨天不是好好的吗,”左边一位壮汉站起来,不解道:
“我昨天刚刚试过的呀!”
“咳!谁知道怎么搞的,你看看!已经过了三个小时了!”
。。。
那边的人群嘟囔着,我这边把玩着赞大侠的兵器实在忍不住,于是经赞大侠同意便开始试着使唤起来。刚吹了没两句,那边一位书生抱怨道:
“拜托您就歇歇吧!咱们这儿已经熬不住了,您还在那儿吹回家,这不是叫人卷铺盖嘛。。。”
。。。
众人正纷纷嚷嚷着,那边有人叫到:
“第一组!进场!”
大家人头攒动,只见第一小队火速穿过一个小门进入赛场。这边一大群人马看不到隔壁,只能凑在一面无声大屏幕前看看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边上一位仁兄自告奋勇,进行现场配音解说:
“看!看!左边那个拿着蒲扇的头陀,据说是特意从西域请来的一号评委,好像姓什么。。。嗨!记不清了。。。”
“管他呢!中间那个圆脸道姑是不是二号评委?”
“没错!没错!据说她特别擅长看你的行头马褂。。。那边那位老大,你头发怎么全剃了?赶快找顶凤冠带上!不然保准扣分!”
“你懂个啥!我练的是祖传铁头功,打小就不长头发!再说了,咱靠的是童子功真功夫,不靠凤冠得分!”
“不是我说你,功夫好有啥用?现在不兴这个了。亏你还练了四十年童子功!连规矩没搞清就来,您就等着瞧好吧!”
“谁告诉你的!我有内部消息!呵呵,这次年龄不限!”
。。。
里面比试好像已经开始,外面却是面红耳赤地热闹。
我坐在边上正在琢磨:
“这个大屏幕怎么没有声音?不是说无声电影连俺师叔伯一辈的人都不爱看了吗?”
突然有人在我肩上拍了一下。我扭头一看,这一看不打紧!我是立刻弹身起立,伸手过去,
“我爱微风!”
(未完待续)
回国FB时不能上文学城,心心念念等着看续集呢!
Tim大侠的建议很好,以后每集四句打油开场~~
我爱微风越重洋
响遏行云绕高梁
妈呀中国成一曲
清华双杰美名扬
不过要抗议,这胃口吊的,赞恩大师没跟你比内力,微风老大到底那一掌用了几成功力啊。。。。
你这章回小说的痕迹太重,一到关键时刻就暂停,真真吊足了各位看官的胃口啊。
不过谢谢百忙中抽空满足大伙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