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转载: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形成

(2006-10-11 18:22:09) 下一个
作者:程乃珊


在一次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轶玮采访中,大家谈到了中国当代社会中产阶层的定义和形成,如中国是否可以说已经有了自己的中产阶级,其定义是否拿收入和生活品牌来衡量,包括当今的中产阶级与解放前上海中产阶级的差异在哪些方面等。对这些问题,我谈了谈自己一些简单的看法。

先谈谈新老中产阶级的比较。老上海“中产”和如今的“中产”,在很多方面相同点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同样受过高等教育,就职于大企业或国际公司,追求高品质的个人生活,对孩子的教育期待很高,等等。但我比较关注他们不同的地方,因为这个不同是文化道德层面上的,而且包括了价值观。

老“中产”虽然是当时最能接受西方信息的人,但同样很注重自身的传统文化,比如听戏或收集字画。这固然跟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有关,可问题的关键还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儒学基础有关,他们对生活是求精不求阔,也不刻意追求一种身份和标志,而是自然自发的生活习惯。我认为现在所谓的“中产”很大部分只是“高收入者”,是不是就等同于“中产”,我质疑。进入“中产”的关键不是有多少钱,而是消费、生活方式和文化。这里就涉及到消费内容包括消费观念或者价值观等。

要谈这个问题,我想拿暴发户来作为参照。当年老上海的“中产”与暴发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比如说那时候的玻璃丝袜二两黄金一双,暴发户一买两双。老“中产”不是买不起这种时髦玩意,而是通常把钱花在一些耐用品上,像汽车、冰箱、烤箱这类进口甚至走私进来的产品,还有钢琴一类的乐器。对他们来说,不是买得起买不起东西的问题,而是观念跟不跟得上的问题,像中国有传统不食冷食,冰箱这样的东西,不是有钱就能接受得了的。由此可见,当时的老中产阶级和暴发户是有相当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对生活的理念、文化和价值的差异。

反过来看看当今的所谓中产阶级。现在“中产”和当代的暴发户都属于“高收入者”,就目前来看他们对财富的心理承受力和消费习惯没有太大的区别,这可能跟目前中国社会的状况有关,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倡导的就是消费主义,有钱是地位和成功的标志,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是这样的。像GUCCI这类的顶级品牌都会有针对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其中有一条就是把商标要做在明显的地方,要大,最好整个包上满眼都是,但同样的商品在西方市场就会把商标做在几乎看不见的地方。我们现在的“中产”就比较乐于消费这样的产品,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所穿所用的是名牌,不知道自己富有,而暴发户也喜欢消费类似的产品。更何况,现在社会对暴发户的看法已经不像以前是一种鄙夷的态度,因为他们也算是某种成功人士。由此可见,如今的中产阶级尚未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和文化。

从“文革”结束到改革开放后,一共才20多年的时间,而且市场经济的到来提供了很多一夜致富的机遇,不少新“中产”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就以为成了“中产”,然后只能靠对时尚媒体学习和模仿来标榜堆砌自己的身份地位。在我看来,目前的状况就是“中产”文化还没形成,因此也就谈不上中产阶层。

中国“中产”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真正形成?我认为这是急不来的,关键在于文化的积累,要知道,老“中产”的形成是在上海开埠以后经过60年到70年的文化积累才形成的,那些30年代经典的“中产”都是从小被以一个“中产”的要求教育起来的,他们从小就在心理上准备好了做一名出色的“中产”,然后通过自己的奋斗,比如说从一个银行的小职员做起,最后成为一名主管,一切都是很自然而然的。

中产的数量决定了社会的稳定程度,这没错。所以政府鼓励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中产”是可以理解的。但“中产”阶层是否成熟稳定事实是由社会发展成熟度所决定的。因为社会形态成熟后,社会的各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发展都会相对稳定,才有基础完成“中产”所需的积累。但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处在一个尚未完全稳定的阶段,很浮躁,所以“中产”难以真正成形,而只流于一些表象概念,这是很现实的。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中国一代新“中产”会作为社会中坚而存在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