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山人

本人倾心历史话题,宗教知识。在此表达对同胞的友情,对民族的认同,对孔教的崇拜。
个人资料
正文

木铎杂志 第六期(二)

(2021-10-11 14:12:24) 下一个

 :三,古文欣赏: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威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流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顾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公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行事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湿之有哦沃衍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翻译:

厉王暴虐无道,放纵骄傲,国人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公劝谏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厉王发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少了,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

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回去了。堵住人们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厉害。水蓄积多了,一旦决口,伤害人一定会多;不让民众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开通河道,使水流通畅,治理民众的人,也应该放开他们,让他们讲话。

所以天子治理国政,使公卿以下直到列士都要献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盲人乐师要献反映民情的乐曲,史官要献可资借鉴的史书,乐师之长要献箴戒之言,由一些盲乐师诵读公卿列士所献的诗,由另一些盲乐师诵读箴戒之言,百官可以直接进谏言,平民则可以把意思辗转上达天子,近臣要进行规谏,同宗亲属要补察过失,乐师、太史要负责教诲,师、傅等年长者要经常告诫,然后由天子斟酌而行,所以事情做起来很顺当,没有错误。

民众有嘴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财货器用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民众有嘴巴,又好像大地有饶田沃野,衣服粮食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民众把话从嘴里说出来了,政事哪些好哪些坏也就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好的就实行,坏的就防备这个道理,就跟大地出财物器用衣服粮食是一样的。民众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心里考虑好了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能维持多久呢!”

厉王不听劝阻。从此,国人都不敢说话,过了三年,大家就一起造反,袭击厉王。厉王逃到彘(zhì,智)。

 

四,一起学论语

01.季氏之忧在萧墙之内章

 

16.01 季氏之忧在萧墙之内章(一)

 (季氏-即季孙氏,鲁国权臣;-攻打;颛臾-音ZHUAN YU 专余,国名,鲁国的附庸国;冉求、仲由-都是孔子的学生,前后任季氏家臣;无乃尔是过与—难道不是你的过失吗?夫子责备冉求;东蒙-山名,颛臾国在东蒙山下,言东蒙即指颛臾国;以为东蒙主-颛臾国国君是鲁国先王封敕的,故不可攻打;在邦域之中-在鲁国国境内,故不必攻打;社稷之臣-颛臾国国君还有鲁国王公大臣的身份,故不应攻打;)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中南海衮衮诸君醒醒吧-人命关乎天兵祸不可兴

  季氏将伐颛臾冉求仲由见于孔子,言:“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大陆台湾邦域之中矣,中美有公报云两岸同属中国’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衮衮诸君叫打叫杀情何以堪一俟开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上风一意孤行在下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中南海衮衮诸君醒醒吧-人命关乎天兵祸不可兴

 

 

16.01 季氏之忧在萧墙之内章(二)

 

  (夫子欲之-此‘夫子’指季氏;周任-人名,古代名人;‘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凭自己的能力任职,起不了作用就离去;‘危’、‘颠’—盲人行走之状;用彼相-请你等相助;且尔言过-此指‘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就是你们的过失;-音SI 四,野牛;-音XIA霞,囚笼;龟玉-占卜用的龟,祭祀用的玉器,引申名贵器物;-音DU独,柜子,是谁之过与-夫子用比喻说明冉求明知季氏之恶,不能制止又居其位而不去,则过大矣;)

 

冉求语:“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6.01 季氏之忧在萧墙之内章(三)

 

-季孙氏的领地;固而近于费-城墙坚固,离费邑又太近,引申为对季孙氏有威胁;子孙忧-是季氏后辈的隐患;这段话表明了冉求是参于筹划攻打颛臾国的;-痛恨、不齿;舍曰欲之-嘴上不说谋其利;必为之辞-实际上编造理由必谋之;-孔子自称;夫如是-若国内能做到如此;远人- 此指非管辖区内的百姓;修文德以来之-修治德政,使远人信服而来,引申为不应该举兵远征;既来之则安之-若远人因信服而来了,就要欢迎安置;今由与求-此指仲由和冉求,仲由虽然没有参与攻伐之事,而素不能辅之以义,亦不得为无罪,故夫子一并责之;相夫子-此指辅助季孙氏;萧墙之内-宫墙里面,引申为因不均不和,将有内乱;)

 

冉求语:“今夫颛臾,固而近于。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读经书有感如下

大陆台湾邦域之中矣,中美有公报云两岸同属中国’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衮衮诸君叫打叫杀情何以堪一俟开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上风一意孤行在下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中南海衮衮诸君醒醒吧-人命关乎天兵祸不可兴!河北读者

 

 

 

 

    02.天下有道章 

            16.02 天下有道章   

 

  (此章通论天下之势。天子、诸侯、大夫、陪臣,古代上层社会的结构和层次;陪臣-即家臣;天下有道-政治清明,也即在正统的社会次序下;礼乐《音YUE岳》征伐-指一切国家大事;十世、五世、三世-引申都不会久远之意;希不失-稀有不失败的;陪臣执国命-家臣把持国家大事;政不在大夫-政令不是由大夫把持,也即大夫不可专政;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上无失政,则下无私议之意,非禁议)

  读经书心得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学习经文心得

夫子教诲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广开言路去污霾道路以目王流彘!历史教训,勿谓言之不预!

江苏读者   

木铎杂志 第六期全文刊载完毕谢谢支持。202110/1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