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晁楣和中国版画 (多图)

(2008-07-26 21:55:11) 下一个






朋友在来信里提到黑龙江的前美协主席晁楣,一下子,把我记忆的美术“坛子”打翻了。我从六十年代就看他和他的团队那批大家的套色木刻——北大荒系列,现在,在脑子里还有他的构图和浓墨重彩的画面,那种广袤的黑土地上的大黄大紫大红的色彩,还记得清清楚楚。他的东西很“洋气”,不知为什么,当年,我年纪还小,就有这种感觉。

事实证明,我的感觉没有错。我出国后,看了许多国外的各种流派的东西,有的版画、油画,和晁先生的就像一个妈生的孩子一样。尽管两个“孩子”可能从没见过面。

我一看到这种风格的作品,就想起了晁先生和他的同事们的套色木刻,我就会在心里呼唤:黑龙江画派,北大荒木刻!我的黑龙江!心里想,晁先生还健在吗?如在,真是想送去我的发自内心的问候!(最近,得到朋友电话,说晁先生很健康,前几年还出国呢。那就太好了。——后补记)说到这儿,心中一阵激动。日月不居,几十年光阴,思之如昨日!

这种记忆和感情,是对那个时代的美好的一面的怀念和呼唤。那种精神的东西,已一去不返,袅如烟雾般正在散去。回忆一种已逝的东西,总是容易产生这种感觉。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清人沈德潜说,中唐的元稹这首诗:“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有时这种不经意间的闲说,能突然唤醒沉睡已久的记忆,一种伤逝的情感油然升起。
 
我看画成痴。人与画相对时,低头视之,仰头思之,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禾黍之感伤 , 也许只有画作自身能解。

我们的童年,物质生活很贫乏,但是,我们还是吸取了美术的多方面的良好影响,(四川美协和黑龙江美协,是当年中国美协的两块版画招牌)。今天讲起他们来,还是有一种激情在心里。以至于现在周围的洋人知识分子、教授朋友,还误以为我在中国时,是写美术评论、教有关美术的教学的。其实,也只是一点皮毛,几个人名而已。

为什么说“我的黑龙江”呢?因为我的祖辈父辈最初就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先东北,后山东,再四川。我祖父在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办的汉口万国语言学堂毕业后,就独自闯关东,到了黑龙江。后来在张作霖的东北海军(北洋水师之后)的作文职秘书长。日本人占了东北后,一家人从沈阳入关,搬到青岛。直到日本人打来山东,他家才完全毁在日本人手里。祖父解放前夕贫病而潦倒地死于苏州寒山寺旁边的小巷里。我父亲是在齐齐哈尔出生的,所以小名叫齐儿。父亲在九一八事变之夜,还是个孩子,当夜在沈阳城里看戏,后来他还写了一篇回忆文章叫“血腥的前奏”。哎,扯远了。还是回到版画上来。

在我国,版画创作曾有过相当辉煌的时期。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版画就是前哨武器。上世纪 60 年代前后,版画创作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风格各异,名家辈出。以北大荒版画为主流的版画风靡全国。四川的《红岩》画派(他们大多为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作了木刻插图),江苏的水印木刻画派,也都给版画注入了一股唯美的清新气息,而不是那种纯图解政治的工具。

接着讲晁楣。作为黑龙江省版画院院长、北大荒版画创始人晁楣, 1931 年4 月2 日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 1992 年 4 月,他的家乡山东省菏泽市建立了“晁楣版画艺术陈列馆”。他于 1949 年 5 月在南京读中学时参军, 1954 年加入中共,长期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 1958 年转业后主动要求到北大荒屯垦戍边,成为北大荒版画创始人。他多年致力版画创作。 1962 年调黑龙江省美协为专业画家。曾为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名誉主席、省版画院院长、省版画会会长、中国美协理事、 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美展、版画展的金奖、银奖。 1993 年,他荣获黑龙江省中华文化发展终身成就奖。

晁楣从事版画创作 50 余年来,主要作品有 400 多件,其中 200 余幅为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晁楣的作品出展 60 多个国家,参加两届全国性重要美展、版展。 1979 年以来,《松岩》、《春醒》、《路漫漫》、《新居》等作品在全国美展、版展中获金、银奖、优秀创作奖。  1964 年以来先后出版《晁楣作品选集》、《晁楣版画》等画集多种。 1988 年以来出版论著《画境中的审美轨迹》、《画内画外》、《晁楣论文集》。

晁楣 2005 年 8 月代表黑龙江省美术家赴英国伦敦主持 “ 黑土颂 —— 当代黑龙江版画赴英国巡回展 ”。使英国朋友进一步了解黑龙江的画家和作品,从 2005 年 3 月在英国北爱地区 10 个城市展出,展出了 31 位版画家的 51 件作品。这个展览显示了黑龙江版画的整体实力,开了中国版画国际展览的先河。

近些年,什么都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世象纷繁,人心浮躁。文化事业也搞急功近利,要马上见经济效益。艺术也已变为“快餐”。搞版画,工具繁复,费工费时。专业的和业余的版画家都舍弃所长,改画中国画。年轻人也绝少问津版画,一窝蜂地涌向华山一条路——中国画。版画的日渐萎缩也就在所难免。

人人对中国画趋之若鹜,画中国画来钱快,价值也日见飒升。一些“改行”者把中国画看得很简单。大家都拿起毛笔,在宣纸上高丽纸上随意挥洒几笔,一蹴而就。物质快餐,文化“快餐”。

文化评论家、作家李红猷说:“看那些版画艺术很有成就而改画国画者,哪位的国画大作能尽如人意?(见《中国书画研究》 2004 年第三期)”我很同意他的话。

嘿,讲版画,怎么又扯上了经济大潮?打住打住,让我们心平气和地欣赏木刻(版画),静静地品味那种意境吧。

第一幅是黑龙江画派的浓墨重彩风格。第二幅是四川风格,吴凡的有名的蒲公英,得过世界大奖。第三是江苏的水印木刻风格,第四就是中规中矩的木刻风格了。第五、六、七幅都是晁先生的。就分别叫“归宿”、“金秋”和“群马”吧。(画册买到后再核实作品标题。希望内行指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神在阿堵中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子夏浮云,你把您那一段见闻写出来吧。
神在阿堵中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蛛儿。蛛儿的美术帖子是很好看的,我一个也没落下过。
子夏浮云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的留言,转言!
看这篇才对晁楣有一些了解。北大荒版画看着很熟悉的,你不写出来,我的这部分记忆就封存了。
蛛儿 回复 悄悄话 受益匪浅,很喜欢:)
神在阿堵中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侯兄、露娜、甜巧克力、罢了、闲人Filiz、阿涓、群思的阅评。你们喜欢就好。

我们都不会忘记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为我们提供精神粮食的画家们!

也谢谢你们的话!很受教益。
群思 回复 悄悄话 学习了。吴凡那幅好像很久前就见过,的确不凡!听说,自从有个欧洲女士收藏了一些黑龙江的版画,至此中国版画也身价倍增啦!
阿涓 回复 悄悄话 版画里,我很喜欢李焕民先生的那幅水印木刻“藏族女孩”。但晁楣先生的作品看到的不多。

阿堵兄这里的第三幅版画的作者好像是张白泼,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画作取名为“丝绸之乡”,还望阿堵兄核实。
闲人Filiz 回复 悄悄话 好美啊,最喜欢第2幅和第3幅。
罢了 回复 悄悄话 大凡好的艺术作品,在与人作无声的交流时,不但有一种震耳欲聋的力量,还有一种直抵人心的穿透力,晁老的作品就给人以这样的感觉。

我既喜欢晁老浓墨重彩的木刻,也喜欢他简括丰富,平淡是真的水印木刻。晁老用豪放的刀法,深邃的意境、宏伟博大的构图,以及色彩浓郁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出北大荒充满生命的麦浪,圣洁高昂的白桦林,广袤与无垠、充满历史感与苦难的黑土地;在凝重、洗练、深厚的画风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生命力量,听到了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岩石下,发出的阵阵灵魂呐喊。。。它使我想起了悲壮、充满生命力度的俄罗斯音乐,一种被命运扼住喉咙,又勇敢地扼住命运喉咙,不屈服命运的反击。。。

很喜欢晁老那张江苏的水印木刻,从这张水印木刻中,我看到一种绚烂之极复归于平淡的精神追求;喜欢他将木刻的黑白渐次取代了色彩的主导位置,并加以极度的强化;喜欢画面形象趋向于抽象,由此使意境更为宽阔,天地空间更为广大;喜欢他作品风格中融进一种音乐的节奏与书法的韵律,在抽象的形式美感中,充分表达了他对于大自然、对生命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把握。

唐代诗人孟郊说得好:“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晁老的作品能达到幽深细微的境地,纵笔能生出声色波澜,是因为,天地万物都融入了晁老的心怀构思之中,事物景象任由他精心裁剪,这样的功力与境界,实在令人仰望!
Sweet巧克力 回复 悄悄话 很喜欢晁楣的版画, 大约在很多年前,有位朋友为晁楣编辑出版了晁楣版画集, 送给了我一本. 至今我还保存着, 并带到国外.
他的版画很大气. 在众多的版画中,一眼你就会认出他的版画.
因为他版画最大的特点是: 有"地"没有"天"的北大荒特色.
lunamia 回复 悄悄话 看堵兄的图文真长知识。

在国内倒是看过浓墨重彩风格木刻版画。近似水墨画的南方风格的木刻印象不深,非常喜欢第三幅江水乡的水印木刻风格,如晨雾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近处停泊的两只小船,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没想到版画也可以画得这么有层次感,飘渺。。。真是神工鬼斧之作。

谢谢阿堵兄的又一篇力作周末愉快~~~~
馄饨侯 回复 悄悄话 提起北大荒版画,就要论及晁楣先生,提起晁楣先生,则必须谈北大荒版画。晁先生是与北大荒版画齐名的。

另告神兄,北京的编委朋友来信告诉我,《远方的白桦林》一书,在6团举行首发式后即已销售逾半,还未及在北京举行首发式就已全部售光。待我得到再版消息后再行相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