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94)
2008 (73)
2009 (47)
2015 (1)
在上海时我的右肩突然间疼痛不已。厉害的手都举不起来。考虑了一下,先去看西医。到了上海两个大医院,还挂了VIP。从进门开始,就享受到不同的待遇。又美丽又和蔼可亲的护士小姐百般的呵护着,从挂完号到见到医生,不到五分钟。这VIP 的待遇可真是不同反响。照了片子,敲敲打打,医生说是肩周炎。顺手开了一些口服药,还有狗皮膏药一类的。告诉我,无论如何要把要吃完。结果,两个礼拜以后,不但未见起色,反而更加厉害了。不得不,就再去另一家,还是看西医。结果是相同的结论。可是,这次医生说药也没用。同时加上一句,上了年纪的人,就像是机器老了。有点疼痛算不了什么。同时,他建议我看看中医,也许对我有点帮助。我很尊敬的看了这位大夫一眼,点点头就出来了。想想,这位大夫不错,讲的都是实话。人是老了,没有啥不服气的。居然还推荐我看看中医。再说,医生人很客气,还亲自把我送到门口。再三谢谢后就打到回府。
公司的小朋友知道了,就劝我看看中医。我想,西医无效,中医应该有效的。同时有位小朋友还为我推荐了一位中医。打电话联络上这位中医。一聊起来,我们彼此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这位小中医,刚从上海中医大学硕士班毕业。说起来,真巧。他出生在台湾,小学时移民到美国而且就住在湾区。在美国念完大学后,服了四年的兵役。因为,他对中医一直很有兴趣所以就回上海了。经过一阵子努力,总算考上上海中医药大学。四年毕业后又再念了一个硕士。我们约好每周治疗2-3次。他愿意到我的住处为我治疗。
那天他准时到达。给我把了脉,看看舌头。告诉我他的治疗方案。先是针灸,再来按摩,最后拔罐。说实在话,我对这些多少都有接触,虽是门外汉但绝不陌生。我斜躺在床上,当他下第一针时,我就感到一股急流从我的上臂而下一直到手指。有一股豁然开通的感觉。我觉得,我找到名医了。针完之后,就是灸。只见香烟袅袅,满屋子的草药味。完毕後,就开始按摩。最后,就是拔火罐。这一个 疗程将近一个半小时。我的确觉得轻松多了。同时,小中医还要求我,每天要做运动。就是两手交叉在背后,左右摆动。另外就是爬墙的动作。两手十指放在墙上,慢慢往上移动。大概治疗了六次,我因回美国而作罢。我离开上海时,还是没有痊愈。不过 穿衣服只觉得有一点痛。可是再也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月,居然我的肩周炎痊愈了。我给小中医发了个电子邮,告诉他,真神了,居然痊愈了。
我要说的是,不管中医也好,西医也好,总要做个好医生。只要是个好医生,他们的职业道德就是要为病人解除痛苦。我最怕那些西医出口就批评中医不科学。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对于那些我不懂的东西,我不一定接受,但我决不会去批评说不科学。我不知道,学西医的人好像都没有学过中医,他们怎么就那么肯定中医不科学。尤其过分的就是我们一些根本就与医学无缘的人,特别喜欢发表一些反对中医的言论。这又是哪一门子的学问。学问学问,要先学会问题的所在,再来批评。总不能人云亦云,您说呢?
与此相反,很多中国人对中医喊打喊杀的,要把它从这世上消灭掉似的,特别是很多上洋学堂的。
从中体现的不仅是中国人过度的崇洋媚外和自卑自贱,也体现了中国人在文化值观上的茫然和愚昧。
另一句,我爸的心脏病也是先”西医“没得治后”中医“治好的。
我太太是学西医的。我是所谓做学问的。我和她年青时都曾经很看不起中医,认为不科学。结婚后我太太数次流产,遍访名西医,无效。我们都为之非常沮丧。只得找中医。某老中医一看,非常有把握说没事,可以治好。遂施以调理补养之法。我太太吃了3个月中药,将身体内环境调养好了,流产就自然治愈了。从此,我们都对中医肃然起敬。后来,我太太也就学起了中医。在英国,某韩国人半身不遂,多年无治。我太太用针灸几个月就将他治愈。某英国人护士长牛皮癣,多年无治。我太太用中医几个月就将其治愈。
当然,在治疗大多数疾病时,西医更加目标明确和有效速效。但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时,中医可能更加“有道理”!西医用的是现代化科技手段(“白箱”),一是一,二是二;而中医用的是系统论或全息论或“模糊”方法(“黑箱”或“灰箱”),讲究整体效果。说实话,我不懂阴阳学说,但我尊重这个学说。我不懂伊斯兰教,但当我数次看见伊朗裔某教授(研究人工器官)在伦敦每天对着麦加方向朝拜时,我明白我应该尊重这个我根本不了解的宗教。所以,请各位不懂中医的人尊重中医!
bxz2000 所说,都是真知灼见,尤其把中医的“科学性”讲清楚了。那就是:中医是治人,是纠偏,而非“治病”,西医是杀菌、杀毒,是治病。这的确是中西医的根本区别。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区别,所以容易对中医产生误会。
梁漱溟先生曾研究过中医理论,尤其是道家的理论,他认为中医是玄学而非科学,看来,他老人家这一点是错了,还是bxz2000先生说得对。
几十年来我遍访我国当代名医,颇得真传,并博览中医典籍,广泛萃取近代名医之道术。
中医养生的四个要义——顺四时、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是对中医文化及其养生之道的深刻总结,既博大精深,又通俗易行,现择其精要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
中医学是一门祖国传统医学。
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过灿烂的文化,但是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个民族的衰落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战争,二是瘟疫。中国的战争没有少打,从黄帝战蚩尤开始打过无数次,瘟疫也经历过无数次,是谁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在1840年西方的文化进入中国以前,这个保护人民健康的任务是由中医学来完成的。古人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祖先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比拟的。
阴阳平衡少得病
由于1840年以后西方医学的逐步进入,使得中医学的很多理念都淡薄了。比如我们现在得了病,大家都到医院去。到医院去,不管是急性病或者是危重病,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请西医抢救或者是治疗,认为这种治疗可以迅速见效。到了西医医院,如果你是外感病,那么它的一切检查都仅仅围绕着要找到致病因子是细菌?病毒?用现在最时髦的话就是,得找到萨达姆在哪?拉登在哪?然后呢,用一种药物或手段把它控制了,疾病就好了。这样做是西方医学在它的发展进程中采取的主要手段。
我们的身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各个部位里恐怕什么细菌病毒都有。因为你呼吸的是自然的空气,喝的是自然的水,吃的是自然的饭。大自然给人生命的权利,给细菌病毒同样的生存权利。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为什么你没得病呢?因为你可以和这些细菌病毒和平共处。你什么时候得了病,不仅仅是细菌病毒多少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病因是你自身的状态是不是给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按中医的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就是说在正常的状态下,你如果处在阴平阳秘的状态,就是阴阳处在一个很平衡的状态,即使遇见了大风大雨异常的气候变化,你也不会得病。如果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让你自身的正常状态被打破,你赋予了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了,它就从10个变成100个,100个变成1000个。当它达到一定数量时,它就危害你了。你自身又没办法抵抗它,你就病了。按西医的做法,你要想杀死它吗?它就千方百计地变异,它不想死,它的变异的速度远远比我们研制药的速度快得多。大家都知道,从研制出抗生素以后,已经有7000多种抗生素了,可是在临床用的只有几十种上百种,大量研究的抗生素都因它在临床无效被淘汰了。
以药的偏性纠正人体偏性
那么,中医对这些病是怎么看待的呢?我觉得这是一个中医的理念问题。中医在治疗这些病的时候,常用的方子包括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金匮要略》的方子,学中医的都知道,是两千年以前的方子。为什么两千年以前的方子到现在还有效呢?因为中医治的是人不是病,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不要相信现在广告天天讲中医抗病毒。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如果哪一味药真正能杀死这个病毒的话西方医学早就研究了,用不着把那个药汤煮那么多让人去喝。中医其实是用药食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用以改变这种致病因子在你这儿赖以生存的条件,这是中医对治病的理解,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两千年来用的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现在依然有效。
我和很多西医同道也探讨过“西医科学还是中医科学”的问题。我说,它们是不同层次上的科学。西医说,你那麻杏石甘熬完了什么细菌病毒都杀不死。我说,中医的奥妙就在这儿,它在杯子里谁都杀不死,喝进去它就可以治好这个病。为什么?因为它用的是药性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改善了人体的内环境,让你被破坏的环境得到修复,让致病因子在这儿赖以生存的条件被破坏掉。这样看待中医,我们就看到中医的科学性了。
中药改善内环境
我在德国的时候医冶了来自挪威的一位女士,34岁。她问我:“中医能不能治卵巢囊肿?我左侧有个卵巢囊肿,我希望用中医治疗。”我说,从理论上讲它能长出来就能够消下去,为什么?我说一块木头它可以长蘑菇,若是一块钢板它就不会长蘑菇。她说,西医认为没法解决,必须切掉。我说,那您就自己选择吧。于是她就回瑞典,做了手术。半年以后,又来找我了。她说,不行,我这边切掉了,那边又长了,我才34岁,我还想要孩子。我不想把另一边切掉。我希望中医试一试。前后吃了三个月我开的中药,她在德国检查完后来告诉我说,这边的卵巢囊肿没有了。她说,中医实在太神奇了,中医没有动刀子,也没有用手术,怎么就会消失了?我就跟她说:如果是一个木头长了蘑菇,你采取切除的办法是不是办法呢?是办法,但如果你仅仅把蘑菇摘掉了,只要仍然是木头,我想那木头还会接着长,一直长到多会儿蘑菇不再是蘑菇了,木头不再是木头了,就算是结束了。我说,你如果把一个长了蘑菇的木头放到伊拉克的沙漠里,它还长不长?中医没有通过手术的办法摘除这个蘑菇,但是,我让你吃的这三个月的中药在改善着你的内环境,把你能够长蘑菇的这个内环境给改变了,所以它就自然地由大到小,由小变没。这就说明中医的治疗是用药性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的。
为什么会发生SARS?
在讲中医文化和中医养生之前,我以上讲的这些就是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医是怎样治病的,中医为什么能治病?2003年发生SARS的时候,为什么北京那么恐慌?道理很简单,因为SARS病毒性质没有确定,在现代医学没有确定它的性质之前,找不出杀死它的武器。常规武器无效,又找不出新的武器。轻者是伤,重者是死。不知道谁能得,谁不能得;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爆发,尤其可怕的是大量的医务人员都倒在一线上,那老百姓能不慌吗?
中药能抗病毒吗?
可能海外的同志不清楚北京如何经历了谈SARS色变的时代。那一个月里家家喝中药,从老到小全民服中药。双花,连翘都能卖到比人参还贵,而且是单位大量地发。为什么要吃中药呢?说中药抗病毒。西医解决不了的时候呢,就起用我们的中医药,所以中药就没完没了地熬。当时我接到了不少电话,为什么?因为那时候,只要发烧了都不敢上医院,只要上了医院都会被圈起来,谁都怕圈起来。所以呢,我家里求诊电话就特别多。很多患者问我:“为什么我吃完了中药以后天天拉稀?”我说,不要听说西医不能杀死病毒,中药煮完了就能杀死病毒,我说你把那么多草根树皮煮一块儿,你都不知道干嘛。这些中药大量使用了什么黄连、大黄、金荞麦呀这一类清热解毒药,恨不得把中医的所有清热解毒药都放进去,那吃完了能不拉稀吗?
当这个病到来的时候,西医说由于免疫功能差,于是西医就开始用胸腺肽、胎盘球蛋白,而我们中医呢?也跟着走。我看到一个方子,黄芪用了240克预防,为什么?说是因为你提高了免疫功能,黄芪是入肺经的,你的肺气旺盛了就不会得SARS了。结果很多人吃完嘴上起泡了,流鼻血了。这些问题说明我们中医的脑子里也是糊涂的。闹SARS的时候,如果是身体弱容易得呢,大部分应该是老人和小孩,而事实上染上SARS的80%全是青壮年,小孩和老人的发病率很低。这就说明了这个疾病不是因为身体虚了才会得,相反是一种实证。你再没完没了地补,它的发病率就更高了。
SARS当然不是外星人向地球发起的细菌战,但我个人认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SARS的致病因子,不管你研究明白没研究明白,都和人类存在的时间差不多。在人类认识细菌和病毒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没有大面积爆发过,所以大家觉得SARS是一种新病。其实,我们可以看看古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对抗瘟疫的。不知道它是谁,可又能把它治好,这是为什么?在这儿,我想借用一句佛家说的话“因缘相和则为果”,引起致病的因子是客观存在的,得了病结果也是实在的,中间一定有一个条件,如果这个条件不具备的话,因就不会变果。
SARS小环境:寒湿热共存
2003年的SARS逼着我作为一个中医医生得研究研究中医对SARS应该怎么办?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重新读了《黄帝内经》,我认为这种流行疾病不是个体的疾病,那一定是自然界给了它一个环境和条件,这个环境和条件是这个致病因子发生发展流行的重要原因。那么看看北京2003年3月到5月是什么条件?
北京是一个多风的城市,每年春天都刮大风,但是很奇怪2003年3月到5月北京几乎没有风,一次沙尘暴都没刮过。按照中医学的运气学理论,SARS的那段时间北京的气候条件是寒湿热这三者共存,这种寒湿热三者共存的气候条件是很少出现的。而北京当时的特殊气候条件和早些时候广东2002年12月到2003年2月的气候发病条件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它们两个是在不同的时间中出现了同样的一种气候条件,所以广东发完病,北京接着发病。我们还知道这样的事实:北京的气候,只要流感来了,出租车司机的感染率是很高的,因为他的防护条件最差,什么样的人群都要接触。可是2003年SARS的时候,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感染率是零。为什么?2003年3月到5月北京气温不低,这时候出租车司机不会开空调,窗子24小时开着。大家都知道,风是最好的去湿剂,由于风改变了局部的环境,流感的时候,那种致病因子是愿意在风热和风寒的环境中流动的,而SARS不是。它需要湿,湿是重浊的,而风来了以后这湿就去掉了,去掉了这么一个重要的因子,我们的出租车司机2003年就躲过了这一劫。回头看看我们的医院呢?天天怕不干净,你什么时间进去护士都在拖地板,那个地板全是潮湿的。寒湿热三个条件全部存在,那好,你有这个条件存在,无论你怎样防范,病毒还是大量地繁殖起来。
SARS流行时,我没戴口罩,不是我不怕死,是因为寒湿热是它生存的三个重要条件,如果戴了口罩反而构成了一个湿的小环境。我没有停诊,每天早上出去的时候两粒银翘解毒散化成水配上一颗藿香正气软胶囊服下,我就走了。我的家人也如此。如果我的体内也是风寒湿共存,那我就是易感者。反之,如果能寒者散之,湿者清之,热者退之。我这儿没有一个内环境,我就不是易感者。为什么要选用银翘解毒散加藿香正气软胶囊呢?学中医的同志都知道,银翘散是中医治瘟病的重要方剂,它里面的双花、连翘、淡竹叶清热;荆芥、薄荷辛散寒,再加上藿香正气中的藿香、苍术、半夏化湿。寒湿热是病毒在外面生存的条件,我控制不了,但是我可以让自己内环境里面不要有寒湿热。我还思考一个问题:中医之所以选用这两种药,因为SARS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两经。中医说:“治上焦如雨,非轻莫举。”不要用什么大黄、黄连这类苦寒药法泻下,你只用清轻之剂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很多人问我,这个SARS什么时候过去?这天天不敢出门上街,出门就得戴口罩,这日子太难过了。根据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根据寒湿热三者共存的现象,我认为它不会永久下去,我当时就告诉他们,过了5月23日可能就会好了。为什么?不是我能掐会算,《黄帝内经》有。5月22日、23日是小满,一进入小满以后,主气和客气都发生了变化。在3到5月的时候,主气变成了少阴、少阳相火。学中医的都知道,相火是风,相火带有了风火的性质。过了5月23日后北京的风就起来了。我们的祖先相当聪明,我们的祖先在不知道它是谁的情况下成功解决了它,是从哪儿解决的?是从条件入手的,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中医治病是用药性的偏性来纠正人体偏性的理念。
西医治病 中医治人
按照中医学的理论,人得天地之全气,不得天地之偏气。你说这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说那全气、偏气该怎么理解呢?大家都知道,人是万物之灵,不管是多么高级的动物都是无法和人比的。在地球上,只有人能反过来认识天和地,动物不能。“人法天地而生”,在《黄帝内经》中是多次提到的。
在这儿,我可以给大家讲个事儿。很多学生讲“老师,老师,为什么这儿叫人中?”老师讲;“哎,这个地方叫人中你记住就行了。”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大家可以想一想,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九窍不通一窍通,肚脐跟妈妈通着,妈妈就形成了一个屏障保护着你。一旦落地,一窍不通九窍通。窍是什么?是人的精气和自然界精气交通的通道,那么看看我们九窍的分布,这人中上面都是偶数,人中下面都是奇数。当人昏倒了,我们的长辈都知道赶快掐人中,因为这里是阴气和阳气交会的地方,一掐这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这就必然让它的阴阳之气形成了一种和谐。讲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人法天地而生,人是大自然所造就的,如果我们要谈养生的话,你如果不了解中医学是怎样看待人的,那就没法去养生。而如果你了解中医怎样看待人的,你就会对养生的知识有新的理解。
我认为,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同媾”的思想为核心,这是中国道家思想的核心,运用《周易》阴阳五行的相术理论,来研究人体运动生命规律的一门学问。严格讲,西医治的是病,中医治的是人。中医在它的整个理念中是要求一个人在他的生、长、壮、老、死的全过程中,健康愉快地活着。在这个理念中,天人是合一的,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和你体内的气血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自然的和谐。当你与它不能和谐的时候,你就要得病了。
中医养生要诀一 顺四时
据《黄帝内经》,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这运动着的气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地球上什么地方最适合人的生存?不管是北极还是南极,它有阴就没阳,有阳就没阴,半年白天半年黑夜,所以不适合人生存。而温带由于有阴阳交替,使得住在温带的人大脑沟回在涨起来、缩回去的过程中越变越深,所以温带是最适合人生存的。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顺四时为养生的第一条,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我们人就像外面的落叶树一样,春天树要发芽了,它所有的营养从根部向枝干调动,它的力量是从内部向外走;而外面呢,又给了它一种阻力。所以中医学讲,春天的脉是弦脉。什么叫弦脉呀?那就是里面的力量要往外走,而外面还没准备好条件,所以你春天的脉一按就是弦脉,跟那个刚发芽的芽尖一样。到了夏天,树叶非常繁茂了,因为所有的营养都从根部调动起来,集中到枝叶上去。人也一样,春天人的气血从内脏向四肢调动。到夏天,所有的气血都调动到外面去了,而内里是空虚的。所以夏天容易闹肚子,原因不完全是细菌和病毒,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外面来了,你里面是最弱的。中医说至虚之处必是致病之所。秋风一起,人的气血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走。到冬天,人的气血都藏到里面了,而外面不足,就容易外感(感冒)了。
很多国人相信吃膏滋药。为什么膏滋是冬天吃而不是夏天吃呢?因为夏天你的气血都跑外面去了,内里是空的,别说吃膏滋药了,就是多吃点涮羊肉都吸收不了。而冬天由于你的气血都藏到里面去了,那时你用点精血有情之品像阿胶呀,熟地呀,吃进去能够运化,这运化是为了明年春天做准备,就像树要冬灌一样。
人法自然,人顺四时,其实就是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养生。北京的老百姓有句话:“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做病。”它含有深刻的中医哲理。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天热出汗,把你秋冬代谢的多余物都随汗液由毛孔排出了。你一呼一吸时,身上皮肤的毛孔也在一呼一吸,所以说肺主皮毛。可我们每到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屋里是空调,汽车里是空调,以为呆在空调里是最好的。其实夏天的时候毛孔是打开的,这种打开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它调整体能,把体内代谢的产物由汗排出体外去。而你非不让它排出去,那它不留在身体里面做病吗?冬天,天地都是闭藏的,你的气血也都到里面了,身上毛孔应该是闭合的,如果把那空调温度老开到30多摄氏度,冬天本来不应该出那么多的汗,你老让它出汗,汗血是同源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是《伤寒论》的原话。该闭藏的时候没有很好地闭藏,该打开的时候不让它打开,你不得代谢病谁得?
以前住平房的时候,我不敢安空调,我说最好的是扇子,它可以小大由之。但要是住到高楼上那可不行,因为它没有地气了,那就得用空调。用空调不要怕费电,一定要把窗子打开一点,让它有自然的风。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中医说,春气和肝气相通。肝是干嘛的呢?肝体阴而用阳,它是你调动气血的重要脏器。到春天来到的时候,气血从内里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所以我劝大家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为什么?一方面养肝阴,一方面行肝气,助于它的生发。
到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一点人参生麦饮。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生麦饮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这是著名医家孙思邈的方子,他用这个方子治暑热。在暑热季节用生麦饮,为什么?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了,内里的阳气不足,所以用人参补气;汗出得太多了,他用五味子收敛,敛心气;天气太热,汗出了以后里面的津伤阴,所以用麦冬养阴。夏天来到的时候,老人可以吃一点生麦饮。
秋风一起,它和肺气相通,肺是主闭藏的,宣发与肃降。这时候你要让气血能跟着季节往里走,要用一点秋梨膏。秋梨,梨得金气最重,开的花是白的,结果是在秋天。用一点秋梨膏你就不会在秋天到来的时候由于肺气不降而生咳嗽。
冬天和肾气相通。男同志重在补肾,比如说六味地黄丸呀、桂附八味丸呀都可以用。女同志以补血为主,冬天可吃些阿胶呀,大枣呀,核桃仁呀等膏滋药。
顺四时而生,一方面要求我们调整自身的生活,让它顺应四时的规律;另一方面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适当用些药来按照季节调养身体,这样就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中医养生要诀二 节饮食
我们的经济在迅速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造成了现在的代谢性疾病即世界发展最快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黄帝内经》里讲:“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在中国古代,糖尿病是宫廷及富贵人家最容易得的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呢,大家都这么吃。
“鱼生火,肉生痰”
中国人的饮食是用筷子,原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住,五畜为益。畜就是猪肉、羊肉。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60岁以后的老人如果体力不行的话还要吃点肉。那就说明我们祖先在过去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的,这是几千年遗传基因的结果。西方医学不是,西方人一手拿刀一手拿叉,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吃肉,老吃肉就想喝冰水,因为“鱼生火,肉生痰”,身体里面热太多了就喝冰水,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变成了好食肉者,老年人还好一点,因为他胃口差了不敢多吃。
很多五十多岁四十多岁的,小时候饿着,改革后吃饱了,当了官吃好了,于是就吃成了高血压、高血脂,而且是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由于你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牛排呀,鸡腿呀,你不得代谢病才怪呢!
代谢缓慢晚上少吃
我可以这么说,男同志以阳气为主,他的数是偶数,是8。女同志以阴为主,她的数是奇数,是7。《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女同志每7年转一圈,28岁是女同志的顶峰年龄,28岁以前一直往上走,过了28岁就往下走。35岁阳明脉衰,再美的女同志皱纹都开始出来了。男同志以阳气为主,很多的女同志说,我们真倒霉,男同志老得慢。因为他们8年转一圈,你女士7年转一圈,女的28岁相当于男的32岁。男同志的顶峰年龄是32岁。过了32岁以后发福了,其实是代谢缓慢了,体内存积的东西多了,看似发福,不是个好现象。男同志过了32岁,女同志过了28岁,这时候要注意了,早上中午的饭要吃得好一点,晚上的饭要尽量少吃,因为代谢的缓慢主要在晚上。
人和自然界是个统一的整体。早上太阳出来了,天地的阳气都在升发中,那时候你的脏腑功能也处在旺盛的状态,你这时候吃好一点没关系。到晚上太阳下山了,外面一片阴寒之气,阳气没有了,你吃进去的东西运化不了,那你不发胖谁发胖?晚上的饭清淡些有好处,老年人尤其如此。
老年人和年轻人住在一起的时候,这当爸妈的都心疼下一代。每天早上、中午吃剩饭,晚上做一大锅。大家吃得都很高兴,可苦了老头和老太太了,晚上若不吃,饿,吃了,撑。我们在临床经常看到,很多老年人一到晚上12时左右,让急救车送来了,为什么?头天晚上一定不是儿子回来了,就是女儿回来了,要不就是儿女都回来,尤其是过节前,这一高兴,于是就做了很多好吃的。老年人阳气已经很弱了,中医说“喜则气散”,这一高兴以后他的心气就散了,晚上吃多了,脾胃的负担加重了。脾胃属土,心属火,心和脾胃之间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如果儿子这儿负担一重,子盗母气,就从母亲那儿借力气,那一借力气,心就嘣嘣跳起来,上医院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要按照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应该在傍晚五六点钟,做点饭自己先吃,儿女们爱吃什么好的,那归他们自己管。千万不要和他们一起大吃。
谷物首选小米
中年人则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在这儿我想借用老子的一句话:“谷神不死。”东方人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社稷”的“稷”字是小米之意,社稷,古代的谷神。那么为什么说谷神不死?维持人的生命不仅需要脂肪蛋白质,更需要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农村有很多孩子吃得没城里孩子好,但是他们吃的都是第二年的种子,是新鲜的谷物,没有陈粮,所以长得很结实。咱们城里人什么都能吃到,但吃的粮食不如农村新鲜,这就是区别。
为什么在所有的五谷里面我们的祖先这么注重小米呢?因为小米在任何贫瘠土地上都能生根繁衍,它的颗粒很小,生命力极强。一碗小米种在地下一大片,一碗大米种在地下一小堆。女同志生完孩子,老人都给她喝小米粥,在生孩子的过程中,正气受到了损伤,所以用小米粥调养。看看我们的八路军伤员靠什么养好的?老大妈的小米粥。小米习性偏温。不要说老玉米豆好,我觉得在食物中,如果小麦、小米、玉米、大米排个队的话,首选应该是小米,然后是小麦或者是大米,最差才是老玉米。为什么?老玉米颗粒太大了,你那一碗放10个,它的生命力极弱。
用食物之偏纠正人体之偏
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其实我们吃的食物也有它的偏性。
到北京,很多人都愿意吃烤鸭,那个鸭为什么要烤?到广州要煲老鸭汤,为什么不拿嫩鸭子煲?因为鸭子在水中,习性偏寒。你如果不吃那老鸭,不拿火烤,那么吃完就可能拉稀。鸡就不用烤,炖鸡汤时越壮实的鸡越好。南方人没有北方人那么强壮,因为他吃的大米是水中生出的,其性偏寒;北方人天天吃小麦,小麦是冬天种,阴历五月收,它的阳气最重,其性是温性的。中医主张用食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遇到寒性的胃溃疡,我就不让他吃药,回家吃烤馒头片去。烤馒头片坚持吃一年,胃溃疡就好了。虚寒性的溃疡病,你让他吃偏寒性的大米饭,他一吃完就难受。你让他吃馒头片,小麦粉本来就是温性的,在里面放点碱,再发起来,就很容易消化。你再给它烤糊了,它就更温了,温胃散寒。
中医学的很多道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节制饮食的问题上,一定要按照老祖宗的做法。不是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当你想吃的时候(除去孩子,孩子太馋,他什么都想吃),只要是成年人,一定是你体内的需要。中医没那么多特殊的忌口,不要把中医的忌口开出一大堆。但是有一条,浅尝辄止。你一吃多了,就要损伤你。
怀过孕的女同志都知道,在怀孕期间她的胃口发生改变了,见了酸的吃起来像糖豆一样。为什么?因为这时候她的气血全去养胎了,肝阴不足,需要酸性的食物来补充。正常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饮食胃口的改变,同样反映着体内的状态。什么时候要注意少吃油腻,少吃辛辣?上火的时候、外感的时候。因为外感的时候体能都调动起来去和细菌打仗了,吃了只会增加体内负担,不会增加营养。节制饮食做得好,那些代谢性疾病的发作就会明显减少。
三七可益气统血
如果血脂已经高了,血压血糖也高了,我建议大家吃一点云南的三七粉。在所有的活血药中,只有三七粉活血而不破气。它和人参是同一科属的,一个长在东北,一个长在西南。贫瘠的土地是不长人参的,东北是木气和水气比较重的地方,肥厚湿润的土地其性属阴,长出来的人参是三枝五杈,它那个枝叶全是三和五,三、五是奇数,是阳数。它是一个从阴引阳的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精化成气,如果精不化气的时候,用点人参,马上气就出来了。如果肾精已经很亏损了,你再吃点人参,本拔则木摇。
《周易》里面说西南是土气很重的地方,也是很肥沃的土地,三七生在西南,长在地下,所以也是三枝五杈。它外面的颜色是青的,里面的颜色是黄的,青可入肝,肝是藏血之脏;黄可入脾胃,它可以益气统血。很多人把三七当止血药,甚至药典上说三七只能吃3克,多了就不行了,因为它止血,多了血就不流了。为此我到云南做过考察,过去发配到云南的人,都要被打杀威棒,你要买不通人,你这个杀威棒是免不了的。你要买通了狱卒,他给你一大碗药,在打杀威棒之前他给你喝了,它里面主要的成分是三七,这是云南的老农告诉我的。打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下面的棒疮两天迅速消散,被打出了淤血它都能散掉,何况你体内多余的血脂,所形成的那种痰淤互结的症状,一定能得到改善。
我在某家单位做过几年的保健医生,那些领导呀,吃得太好,他们的血脂怎么也降不下来。我后来说你们再不要发什么鱼肉蛋了,你就给大家发三七粉吧。坚持服用三七粉之后,很多老同志的血脂、血压都下来了。一定要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冻也得九九八十一天,不要说我今天吃了两次怎么不下来?你要下来这么快就像那冻肉从冰箱里拿出来,开水一泡一样,功没成,气断了,所以呢,一定要坚持服用。我自己也是每天早上5克三七粉,晚上5克三七粉,像冲便茶似的,冲了就喝下去。
中医养生要诀三 调情志
中医学认为,人一方面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在气交之中,人是在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的这种变化中,完成他生长壮老已的过程的;另一方面,中医更强调人是社会的人,他具有完备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是人类特有的,而且这种情志活动是任何简单或者高级的动物都无法比拟、代替不了的。
勤动脑体不动心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为你要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第二句话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很多人说,能恬淡虚无吗?我说,恬淡虚无并不是让你不想事呀,恬淡虚无的本质是勤动脑、体,不动心。脑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中医学把人的生命活动分成体和用两部分,《黄帝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四肢为诸阳之末”、“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就得动,不动就要老化。但是五脏藏精而不泄,心不能动,心要一动五内俱焚。
很多人会说,中医一点也不科学,西医说思维都是用脑的。我们中国文字中,思想的“思”字是个什么字呢?上面不是“田”字,是囟门的“囟”字。上面是“囟”,下面是“心”,你所有的情绪变化一定是脑和心的有机结合。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首先感觉是心堵得慌。如果是心堵得慌,那就是动心了。
老子说“无为则无不为”,“无为”其实是无不为。很多人以为老子说的“无为”是不做事,其实是把老子这句话想得太简单了。老子《道德经》中讲的是规律,是道,讲天地人的规律是从哪儿来,六合以内到底是怎么回事?“无为”其实是:无妄为,则无不为。按照规律做事叫不妄为,不按规律做事,就叫妄为。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长在地上的,就不可能离开地的生、长、壮、老、已的规律。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具备这种规律。“地法天”,地球上所有的气候变化都取决于天。天是太阳、月亮、二十八星宿。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注重“六十”?不是你对六十有特殊的偏爱。中国人在计算历法的时候,用的是六十甲子。甲子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它更是一个时间空间高度浓缩的概念。二十八星宿包括太阳和月亮,二十八星宿每60年有一次准周期的变化,天上这些星宿的不同位置决定了地球上物候的不同变化,所以我们祖先把它总结成五运六气。2003年癸未年发生了SARS,我查了一下,1943年也是癸未年,北京霍乱流行。霍乱也属于湿的一种,它和SARS既有共性,又与SARS不完全一样。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总结这些规律的时候不是胡编出来的。
我读了很多古书以后,感觉到我们的祖先太厉害了,他们写的著作,一不要稿费,二没有职称,为什么要把这么多东西刻在石板上,写在木头上?因为中国人是非常注重自己子孙的,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的祖先从来不做断子绝孙的事。所以他们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这些有用的东西刻下来。
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美国人只有两百年的历史,还那么重视自己短短的历史。我们有些人数典忘祖,不知道自己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大街上我曾经问一年轻人:“老子是谁?”他说,“什么老子?我爸是老子。”我们祖先保留到今天的东西,一定有一个合理的内核。只是因为它历史太久远了。到今天看这个历史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它的合理内核是什么了,随着历史进入了博物馆。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中医,当你研究各个时期不同的学问、著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本书推到历史背景去认识。不要老觉得今人比古人聪明,其实几千年下来,没用的东西早被古人丢掉了,留下的一定是有用的。我们中国人像大家闺秀,韩国、日本像小家碧玉。大家闺秀的宝贝太多了,东家扔一点,西家扔一点,到现在都没了,被那小家碧玉全都拿回去了,中国的插花、和服、茶道全都变成他们的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重新的认识。
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是自然的力量。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当医生,你当记者,他经商……各件事都有它自己的规律。让你勤动脑体不动心的时候,这个脑子不是想你怎么发财,是思考你要做的事情在某个规律上处在哪个点上。它是春天还是秋天呢?如果它是春天,就不要希望明天就结果,要等到秋天。这样做看似无为,实有为。你非要从春天一下就蹦到秋天去,那叫看似有为,实无为,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不管你压力多大,从事什么工作,要想保持这种情志,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把握你所做的这件事的规律。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人是哭着生下来,笑着离开世界的。人一死气散了,所有的皱纹都展开了。生下的时候攥着拳头,走的时候撒手人寰,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从哭到笑的一生。生下来笑着的小孩活不了,撒着手的小孩也活不了。那你就不要怕苦,不要怕累。让你攥着拳头干吗?就是要干活的,而你所挣到的钱就像你手上的油腻,天天洗,天天来。人要想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近人事智于圆而行于方”,考虑得尽量全面,处理得尽量果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每天躺在床上想,敢与天地日月同辉,马上就坦然了。如果你心里老想着,明天怎么办呢,那你就要动心了。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弄得很多人疲惫不堪,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想起上班就头疼。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厌倦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所以一定要学会调情志。要想真正把情志调好,必须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让脑经常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智慧就来了。你考试的时候,如果脑一紧张,会的全忘了;当脑子一轻松,什么题都想起来了。如果能使自己的心态处在一种稳定的状态,就能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
中医养生要诀四 慎医药
中药也有毒性
现在生活好了,大家都十分重视健康。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小孩,见了保健品趋之若鹜,而且很多广告不负责任地在那里大肆吹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人剥你一块钱,那12亿有多少?而我们那么多中药、很多古人留下的成方,如乌梅丸,很好的方子却没人做。
什么是药?为什么中医叫做“药”?不叫“勺”,不叫“饭”?我认为,药好比是开门的钥匙,门打不开的时候怎么办,你要用钥匙把它打开。人得了病就是你这门打不开了,假如那门本来是通的,你没完没了地用个钥匙去捅那个门,把一个好门也会捅坏的。中药也有毒性,这毒性是它的偏性,不是说吃了它就是毒。砒霜能毒死人,但是砒霜仍然是一味中药,关键看你怎么用。按照中医的理论,中药不叫药理,叫药性。药性包括:它长在什么季节,生在什么地域?它是根茎叶花、谷物茎食?它是什么形态、什么质地、寒热温凉什么性、升降浮沉什么作用?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你把中医的理论学好了,随手拈来全是药,因为大自然赋予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你看绿豆、黑豆、黄豆,都是中药。
绿豆熬汤治腹泻
因为我是中医,我的亲人从来没有打过针,也没有打过点滴。姐的孩子在上五年级时曾有过一次食物中毒。那天他回家就告诉我肚子痛、发烧。我给他量体温37.5℃,他说全校400多个学生食物中毒,周围医院全住满了。我就煮了一锅绿豆汤,放点盐和糖,告诉他说,你现在开始别的不要吃,渴了就喝汤,饿了就捞那绿豆,从头天晚上的7时到第二天下午的3时,拉了11回,最高体温38.5℃,下午就好了!学校放假一个星期,他玩了6天,只病了一天。绿豆的皮是绿色可入肝经,具有很强的解毒作用,尤其是解食物之毒;里面是黄的,黄的健脾胃。他腹泻就是由于体内酸碱体液平衡失调,加点糖、加点盐就是葡萄糖、盐水,为什么非要吊进去?能喝就让他喝。
孩子老人慎用西药
作为中医大夫,你一定要认认真真研究每一味药的药性,你才可能去正确用药。而不是研究这个药里有什么成分,那是西医解决的问题。现在许多中医大夫开方子拿着化验单看,哪个能降转氨酶,那个方子里肯定有;哪个动物实验能抗病毒,那个方子里也肯定有。西医看的是病,中医看的是人,是人的状态。西方医学拿化验单做参照系数,中医大夫拿天地人做参照系数。《黄帝内经》讲:“不知年之所加,气之所宜,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你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不知人事,能当什么中医大夫?
找我看中医的女同志很多,问她年龄,我是看她处在哪一期的哪一个段上,这个段的正常状态是什么,她的状态和正常状态有什么区别,这是中医大夫的理念,是决定使用中药的关键。如果你的这些理念建立不起来,那你这中药没法开。而我们现在危险在什么地方呢,中药西药全在乱用!我发现,抗生素使用越多的小孩,到成年时候发病机遇就越高。西药的作用非常明显,所以西医看病其实很负责,也写得很清楚,这个药物的作用是什么,副作用是什么,可能伤害肝脏或是肾脏。西医用这些药是慎之又慎的,而我们有些大夫是没办法了就随便开药,甚至中医也随便开西药。女同志不来月经,就是大黄蜇虫丸,结果是杀人不用刀。
我曾对卫生领导部门的同志说,你们去调查调查,我们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白血病,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孩子十六七岁得白血病?你们应该调查这些白血病人小时候使用抗生素的几率。现在一个家庭就一个小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张三喂完李四喂。我对家长说,孩子还小,脾胃功能调整能力弱,你却把什么东西都给他吃,惟恐他不胖。其结果是什么呢?进去了不能运化,里面就形成了中医所说的内热的环境。如果他里面是凉水,对外面就不敏感了;如果里面已经变成了热水,毛孔打开了,外面稍微受点风,就感冒发烧了,一发烧就肺炎,打针或吃抗生素,越吃那脾胃越不痛快。当使用抗生素尤其是滥用抗生素后,药的作用很明显,烧退了。但由于机体的调整能力很差,排毒能力没有建立起来,体内就会有很多有毒物质储存下来。到了青春发育期需要调动起来的时候,隐性的问题出现了,这时候找谁打官司都不行,只能自认倒霉。所以我建议十几岁、二十岁以下的孩子一定要慎用西药,起码在中国这个环境里,还有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一定要慎用。因为你的解毒能力、排毒能力、调整能力都减弱了。
吕正操将军今年是100岁,他的女儿是协和医大毕业的。吕正操将军在近几年每个月都发烧,一发烧就送到301医院,到那里什么好的抗生素都用,后来他女儿请我给她爸看病。我说从中医看,是肺热喘咳,我用中药给他调理,近两年他几乎没有进过医院。他女儿跟我说,之所以请你来就是害怕我爸被那不断升级的抗生素给打死!我的体会是: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常常让人糊里糊涂地活。就肺热喘咳,在西医的病理学上你找不出来,但人家吃完中药就好了。西医有西医的很多长处,但对中医来讲,你对你自己的长处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既不能乱用西药,更不能乱用中药。
有的患者来找我看病,说是肝炎,您能不能用点中药把病毒去掉。我说你要让我用哪味中药来杀死病毒,那你找西医去。我的办法是改变你体内病毒在这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中老年朋友你一定要谨慎使用药物。有人说中药也有副作用,可不是,那个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吃完了就得了肾病了。那不是关木通的问题,那是因为那大夫把龙胆泻肝丸让你没完没了地吃出来的。偶尔吃一次,有清利湿热的作用。所以对药物不要那么迷信。
元气和寿命的关系
不少古代中药书上说,这药可以大补元气,那药可以大补元气。以我个人的经验,我认为元气不能补。如果元气可补的话,秦始皇、汉武帝就甭死了,咱们的主席,咱们的小平就甭走了。所以那些说“取天地之气补人之元气”的话最好不要相信。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最后不也走了吗?元气是不能补的。元气是你的生命之气,父母生下你的时候,元气是一个定数。俗话说:母壮则子肥。人的元气就像从煤气公司取来的煤气罐,是一个定数,生下来就定了。在后天的生长壮老的过程中,它在不断消耗中。当你元气耗尽之时就是你离开世界那天。
元气和寿命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如果你爸爸妈妈给你的这一罐煤气很多,而你一天到晚那火门老是开着,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内外煎焦,给你再多的元气你也活不长。反之如果给你的不算太多,但是天天节约使用它,恐怕你的寿命就长了。我们古人说元气可以补,那是古人一种良好的愿望。从中医的理论看,气聚则生,气散则亡。中医有句话,说医生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当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时候,医生的责任是让你把元气的消耗限制在最小的程度。如果这人真正元气没了,你拿人参堆着他,他也活不了。所以每个中医医生,对于这些问题要有深刻认识。
随着西方医学的发展,发达国家用药越来越谨慎。我们现在是初级阶段,刚吃饱了就想长寿,然后别人说什么好都蜂拥而至。在今天的生活条件下,只要注意科学养生,颐养天年是没有问题的。天年就是父母给你的年岁,你应该活的那个寿数。在养生的问题上,中医非常博大也非常精深,儒家有儒家的养生法,道家有道家的养生法,佛家有佛家的养生法,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怎么养生
同意您对国内科研的看法(您主要涉猎分析,但其他方面类似)。但是近来有所进步。主要原因是海龟学者的回流及交流。其实我主张中国应着重应用基础科学的投入(我指的是生物医学),如药物开发,而不是纯粹的基础研究。因为无法与美国的许多著名实验室竞争。而这些基础研究的成就往往很快地公布(如CNS 的文章)。
毫无疑问,现代分析化学将有利于中药的现代化。分析手段的提高对医学科学的进步作用是巨大的。
我写中医与西医这篇文章的目的并非为了争论。而是希望有利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就是有利于老百姓在不幸就医的时候有一个指导作用。您可多多转贴。我们不应该允许无效,有时甚至是害人的治疗手段存在。一名为“勃事后”的朋友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来对比中西医,“电灯与蜡烛”-我们有了电灯,显然不需蜡烛照明。但是蜡烛有时也会起到电灯达不到的作用。
没想到我顺手写了一点我个人对中医与西医的感受,引起您的关注。实在谢谢您的这篇又实际又精辟的报告。我也始终相信我们对中医与中药的确缺乏一个完整性的探讨。实在很羡慕您有机会如此的涉猎两方。我完全同意,我们目前研究中药就是对病理缺乏有系统的探讨。不要说复方,就是单方,往往也因为实在有太多的类似分子存在,而造成无限的困扰。所以我一再强调,我们需要对中药的制剂的Bioavailability 有深刻的了解。可惜,国内的分析化学,不客气的说,还差了一大截。看看最近新的分析化学技术,各种Mapping纷纷出笼。尤其是质谱仪,Raman等对各种组织细胞在用药后的追踪。不要说,小分子,甚至蛋白质大分子的追踪都已经如火如荼的在进行。我自己本身就在进行这一方面的工作。目的就是从药品本身的化学结构的了解,进一步对病理的了解有所帮助。在上海两年,平心而论,我对国内的分析研究是有些失望的。我们有钱买最新的仪器,但是在开发应用上似乎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应用上。实在可惜。我总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我们对中药的研究能步上像研究西药的正轨。可惜,我们的科技研究工作,着重在短期的利益。不像美国NIH,NSF每年投资大量预算来进行这一类的基础研究。好了,顺手写来,缺乏之处,希望您多加包含。再一次由衷的感激您的好文。
中医(药) 与西医(药) 漫谈
近来看到网上及新闻媒体上有大量的有关中医西医之争,作为一名研究药物药理学的科技工作者,总觉着有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认为有义务写出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特别是供老百姓参考,以期达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首先我想表明本人毕业于国内一个较有名气的药学学府,本科学习的是中药药理 (有幸成为我国的第一届中药药理学专业毕业生,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后来读了药理学博士,现在美国一家制药公司从事药物研发(西药)工作。中药药理,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中药的作用原理,也就是用现代医学科学原理来解释及进一步发展中药。因此我们本科五年一半时间学习中医(药) 理论,一半时间学习西医(药) 理论及实践,课程还是相当紧张的。实话说,虽然当时学习中医(药) 基础理论也没有偷懒,老师也很用心教,但感觉自己对中医药理论及实践还是门外汉,学过后似乎都还给了老师。西医理论因为系统性强,今后的实践中应用也多,掌握的较好。但并不是说我的中医药学的不好或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正是因为我两方面都有涉猎,我的观点应有一定的价值。相反,一些真正的中医大家,观点却可能有所偏颇,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或者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之嫌。
下面我想重点阐述一下我对中西医(药)的认识。正确的讲,中医(药) 指的是我国的传统医药,西医药指的是现代医药。
首先,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仅仅是人们诊断及治疗疾病的手段。老人家说的好,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因此,无论中医西医,只要在诊断治疗疾病的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真正的医学,如果能够治病救人,是应该没有中西之分。但是,是否真正的医学,这需要科学及专业的判断,切忌迷信,盲目,武断,坐井观天。
其次,继承及发展问题。其实这是现代医学区别于中医的最大的地方。现代医学之所以这么发达,是因为它可以吸收现代数学,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的一切进展。例如历史上显微镜及核磁成像技术的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应用,使得医学技术获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另外,由于它的系统性,理论性强,现代医学的进步可以累积,前人的进步是后人的阶梯,后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稍微的进步产生的威力有时是巨大的。例如前人发现了胰岛素及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后人已不必再为糖尿病特别是I型糖尿病的病理及治疗或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大费脑筋。青霉素的问世开辟了抗菌素治疗的新时代,在此基础上的各类现代抗生素使得人们告别了惧怕细菌感染的时代。当代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大量基因序列的测定,使得人们非常容易得从细菌或植物的基因序列推断出人类具有同等或相似功能的基因的序列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万物同源的进化论,可另文讨论)。如果人们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可以去看一下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或美国拉什克奖 (Lasker Awards) 的获奖历史,每一个获奖者的成就代表了医学生物学上的最大突破,如果把现代医学比作一个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些成就及一些虽没获奖但依旧杰出的成就将代表树的枝干,一般的科学研究的成果代表枝叶,而这棵大树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长。因此,受现代科学培训的一般的医生及科学家,他(她) 的学识水平应远高于其前一辈最优秀的医生及科学家。相反,中医及所有的传统医学在这方面却有麻烦。中医的许多理论类似于玄学,如阴阳五行,寒证热证等,难于传承。在诊治疾病的实践中更是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搭脉,看舌苔等,师傅难教,徒弟也难学,弟子高于师傅的情况不多见。因此可以讲,当代最优秀的中医学泰斗的水平可能比不了几百或千年前的古人中医大家。再来讲一下中药及西药。中医里讲的中药一般是复方,一味药方包含几种至数十种药材,辨证下药,例如活血化淤,滋阴补气等等,无法用科学的语言表达。化学成分可以讲是成千上万,不可能分辨出是哪一种或几种成分起作用。也许有人说我们不需要将有效成分或药理作用搞清楚,只要有效就好。本人十分赞同这种观点,但是如果用现代科学的标准来衡量这些药物的疗效,我看大部分不会过关,疗效不确切,因为大部分中药(包括复方) 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验证(双盲,重复,统计差异) 。 可能有的中成药治疗有些疾病确有疗效,如速效救心丸,云南白药,六味地黄丸等等,但这些中成药的机理不明,阻碍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疗效不如西药确切。而反过来,西药的成分单一明确,药理作用及靶点清晰,每一种药物的面世都经历了严格的评价,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不断推陈出新。
第三,中医(药) 与西医(药)地位问题。我认为首先应平等对待。两者都是人们诊治疾病的手段。现代医学是既发达又落后,发达到可以克隆人类,消灭了许许多多不可一世的疾病;落后到连小小的病毒及感冒也对付不了,在威胁人类健康的许多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关节炎,失眠症,甚至肥胖面前皆束手无策。美国的药品销售每年是大约4000亿美金,但是大多数药物 (除了抗菌素及激素替代疗法外) 治疗疾病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治疗手段(treatment) ,而不是治愈(cure) 。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治疗手段很多情况下非常有效,许多癌症(特别未转移到生命器官的癌症)已经可以治愈或预防(如MERCK的最新产品子宫颈癌疫苗Gardasil有效率达100%),因此癌症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贻务诊断及治疗;再例如,如果二十年或十年前有人患了艾滋病,必死无疑,但现代药物提供的治疗已可以完全控制病情,死亡率大大下降;有史以来年销售额最高的降血脂(胆固醇) 药物Liptor (2006年销售额达130亿美金) 可大大降低心脏病(特别是心肌梗塞) 的危险性。此类例子,不胜枚举。现代的药物已不仅仅是治病救人,而是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中医(药) 也能提供这样的有效治疗手段,我们还是应该欢欣鼓舞的。其中一个例子是针灸,它在治疗慢性疼痛上面还是独树一帜的。美国这个社会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社会,它具有接纳包容外来事物的优点,因此针灸在美国的市场越来越广泛。
第四,药物监管机构,舆论导向及科学界的态度问题。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举一个例子,就是进化论的问世。我想中国人特别是科学界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相信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本人也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理论。但是我一直认为它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解释了物种的起源及进化,它的伟大之处在于解放思想。它把人们从神创论的桎锆中解放出来,激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去思考自然的本来面目,这样才有了现代遗传学的萌芽,在此基础上催生了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希望在我们的国家真正懂科学,可以独立思考的科学家在引导药物监管及舆论导向。我的基本观点是推崇现代医学,希望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医学研究及实践,不希望这些优秀人才浪费宝贵的时间去研究中医的玄学;另外,不希望国家投资于巨大的人力物力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上,例如中西医结合,我敢打赌说大部分此类研究到最后都走向了纯粹的现代医学研究。但是,如果你确实对它(中医)感兴趣,把它当作毕生的追求,倒也无妨。其实,现代医学研究也有许许多多的死胡同,许多所谓的专家教授毕生研究的东西到最后是一堆垃圾。但是,现代的医学研究特别是药物的开发是受监管最多最大的人类活动,至少在美国如此。美国每一种新药的问世平均需要十年时间,花费数十亿美金,最后运往美国医药管理局(FDA)的资料往往装满一卡车。医药诊治的有效及安全性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不应该允许无效的,贻务治疗的,甚至是有害的医疗方法或药物在市场上。在这个问题上,普通老百姓与医学专业人员的信息不对称是非常明显的,国家及社会需要有效的监管机构及政策来调节。
第五,我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有益于普通老百姓,也就是当你或你的亲人不幸需要就医该怎么办。中医(药)还是西医(药)?在这个问题上,毫无疑问是首先应该选择西医(药) ,应该利用现代医学的手段明确诊断,一般来说,病情诊断明确后,西医(药) 的治疗方法往往是标准的,有例可寻的,可以预后的,只是对老百姓而言有一个去哪个医院以及治疗费用问题,但是至少病人及家属是可以选择的。中医(药) 应是现代医学的有效补充,当现代医学束手无策或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时,可选择看中医。切不可本末倒置。在这里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是乙肝问题,我国有多于一亿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中大部分人是健康带菌者(也就是说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发病) ,但仍有一两千万人会患病(病毒复制猖獗后造成肝损伤) ,病毒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大量复制后引起的反复肝损伤会导致肝硬化及癌变。因此,非常明确,抑制杀灭病毒是对付此类疾病的最有效手段。因为在美国及西方社会乙肝疫苗的早期有效应用,感染人群已控制在0.1%以下,开发此类药物变得无利可图,制药公司并不积极。但是,一些本来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因为同是抗病毒) 。但是,中医在治疗乙肝的问题上疗效不确定,可以讲没有任何的方剂比现代抗病毒药物更有效,相反,许许多多的方子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因为成分众多而且不清楚),使病情加重。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病乱投医,应重点考虑西医,但是,药费负担过重可能是个问题。另一是不孕症,现代医学对于人类的生殖生理学已经了解得非常清晰,可以讲有众多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治疗不孕症,不必也不应该首先寻求中医。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希望人们能以科技知识来武装自己,树立独立思考的能力,杜绝愚昧与偏见,愚昧与偏见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它的存在。中医与西医并不是对立的,我们应该吸收人类积累下来的所有优秀成果,但是健康的社会应该有能力去辨别精华与糟粕的差别。
我在上海有机会和国内学中医的一些小朋友相聚。他(她)们对中医的了解,深入令我佩服。我觉得,学有专精,术有专攻。我始终反对,自己看了两本书,就以为是专家了。人家学了一辈子,还在默默的努力。我们凭啥就把人家的努力,一竿子打倒。我们要讲的是是与非,而不是去强调新与旧。很多人认为新的就是科学的,旧的就不是科学。这些人的脑子真是上海人说的“完叹了”。我念大学一位时教量子化学的教授,后来拿到耶鲁的博士。他就苦研中医,还悟出了一大堆道理。所以,要把中医学好不易。我们也不能把一些郎中就认为那是中医的代表。好了,就此打住。谢谢您的浏览与评论。
"学问学问,要先学会问题的所在,再来批评。总不能人云亦云!"
有时候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必须依靠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