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沦落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让我们好好珍惜在文学城的相逢吧。
个人资料
yijiba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海归记事(16)

(2007-04-25 08:22:34) 下一个

自从我在一次会上阻止她的大吼大叫后,加上通过FDA 对我申报的第一个案子. 我知道她开始有请我走路的打算了。然而当时我还在经手第二个案子,心有城府,还继续作我应该的工作。但是我心中开始有了离开的准备。在她请假的半年期间,她就开始了部署要我走路的打算。我的同僚也警告过我好几次。然而我的计划仍旧未变。一方面开始找美国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仍继续完成我该做的工作。因为无论如何,只要我完成我的工作,拿到FDA的批文,我在上海两年对我回美国找工作多少是有所帮助的,

 

那年,她以前工作的美国药公司大规模的裁员。她的一些老中朋友们,纷纷落马。有两位都是80年代初期保送到美国留学的。这一批学生是当年美国政府为了提高国内的学术水平,与美国几个名大学合作提供奖学金给国内名大学毕业生到美国来留学。平心而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计划。然而这一批同学,因为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具兴,在国内就没有打好底子,英语也稍微差了一点。所以出来念书比较累一点。书念得好的有(我就听说有位学电机,成就非凡,还在美国创立公司)。然而我在美国所听到的,看到的学我们这一行的好像都有点问题。他们花了七,八年的时间苦力奋斗到一个学位。有的去做了几年的博士后,就这样的找到一份工作,在美国安居乐业的呆下来了。大概是在公司内的表现平平,当公司裁员时,首当其冲的就是这批当年在国内的皎皎者。一般说来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该是美国药界最需要的人才。在其他药公司找份相关的工作应该是不难的。再说,公司花了钱,培养了你十几年的时间,如果你还有利用价值,美国人是不会轻易放你走的。我们这两位人兄也是老板以前的牌友,没有经过公司的面试,在老板的私相授受下,就加入了我们的阵容,而且还给了副总的头衔。当时在公司内引起了不少的骚动。我们那时还几乎联名向总部建议,从此取消员工面试制度。只要凭员工的介绍就可加入我们这个大杂院。

 

第一位人兄还算是个老实人。有一次他用美国公司的姿料给了一个演讲。可说是半学术性的。有位同事发问,提到有关美国大药公司投资回报的问题。他的回答很老实,意思是说在没有新的产品出来,节源是一个方式那就是裁员,。并当众对大家宣布他就是在这个情形下回来的。这时大家才知道他是被裁员才回来的。他自己说被裁后,在家赋闲了半年多,实在找不到工作才回来。同时还告诉我们,他的薪水被砍了三分之一。然而没有多久,他的口气就改过来了。说是他放弃很多的工作机会,就是要回国发展的。然而我们大家都在怀疑他的经验究竟能给公司带来什麽。只见他每天忙忙碌碌的分发从网路上得到的美国药界新闻给我们,好像他的工作不是研发而是一个药界的新闻记者。逢到外宾来访,首先用他那吞吞吐吐的英文,介绍他的辉煌来历而且总不忘记加上一句话,他是没有经过面试而被聘来的。殊不知,这在美国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这分明告诉大家他是走后门进来的嘛。这位老兄来了以后,主管了研究部门,还的确引起了一阵反弹骚动。

 

原来我们研究部门有位领导,在一个很有名望的生物技术公司工作了十年。因为家庭的纠纷,束装回国。乍然之间,空降来了一个领导,个性冲动的他立即表现自已不接受的态度。不得已,老板也把他提升为副总以安人心。然而在他手下工作了两年的两位经理却立刻的摆脱他的控制,而立刻受命于这位空投领导。起初他还借口拒绝参加每周的固定小组会议,以示抗议,然而过了一阵子,他看大势已去,也只有乖乖的与他合作。并且对我们说,他要做什麽,我们就做什麽。反正拿着公司的工资,又可以等公司上市捞一笔。干嘛区斤斤计较。其实那也是大家的心声。老板自己也时常说,就是要等公司上市,拿了钱以后,绝对走路,谁有心情给那一帮人(总公司)工作。平心而论,我最初也有这个想法,始终认为有总公司在世界金融界的声望,上市不是很难的.能够有一份额外的收入也不错.后来我就没有这个指望了.而且总总迹向显示,我知道她根本没打算给我股票。(在美国加入公司,股票是报酬的一部分。从第一天上班就开始计数。)同时正巧此时有两位她的牌友加入公司,我的这一份很自然而然的就转移了。记得有一次为讨论每人分多少股的问题,还引起了领导们的一阵不满骚动。我是唯一一个从不发问题的人。看到每人发表自己为公司付出多少代价而为自己力争股份的场面,也是令人震惊的。这时她就拼命的消火,并且一再强调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力量为大家争取。同时安慰大家,如果公司的股价增高,每人也可获取相当的利益的(很不幸的自从公司上市后,股价已经掉了百分之四十五啦)。后来她的老外老板也特地为此来消音。最后大家也都不了了之。在她认为公司给你一份工作上班,你是应该知足感激的,还谈啥股票。不高兴就走路,没有人会留你,这也是她对公司所有员工的态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yijib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bakyd的评论:

谢谢您的鼓励。我想我的年纪大一点(其实不止一点)。同时,我的身份比较特殊。生在青岛,长在台湾,又在美国这个异域呆了35年。我爱台湾那个我成长的地方。可是我更爱我的老家,那里是我们的根。就像是黄河的源头。在上海两年,我经常到山东淄博出差。接触人的都是老乡。大家一起吃家乡饭,喝着白酒。我们山东人的豪爽,义气,经过这么多苦难,到现在的改革开放,还是存在。不易啊。这一段过去是永远无法忘怀的。我们总要从错误中学习。不能同流合污。使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能很骄傲的做个炎黄子孙啊。
bakyd 你这“海归记事“系列写得真不错,比大陆的真海归写的要好得多了,大概是心态及观察角度都不同吧。还未全部看完,希望继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