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芦随笔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能够思想。
个人资料
思芦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东西方对垒,西方军队为何常胜?

(2025-02-05 09:00:39) 下一个

读书札记:维克多汉森《杀戮与文化》

维克多汉森是美国军史学者。他在《杀戮与文化》一书中检视了九场东西方之间的里程碑战争:希腊萨拉米斯战役、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坎尼会战、普瓦捷会战、科尔特斯对墨西哥的征服,勒班陀海战、罗克渡口战役、中途岛海战和越战春节攻势。他试图回答为何西方军队是最致命、有效的军事力量。西方指源自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明体系。他认为文化与价值观(对异议的容忍、对创新与改造的推崇、对公民理念的坚守)是先进武器与优秀士兵的催化剂,最强大军队的源泉。

在军事领域中,西方文明是唯一能够在纪律、士气,技术上取得高度水平的文明体系。个人自由,平等,纪律严明,主动求战,思维灵活并能够适应新的战术,都是希腊文化的产物,源于共识政府体制,源于中产阶层内部的平等地位,源于对军事事务的民众监督,也源于政教分离、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理性至上。自由公民组成的军队是最好的军队,因为他们在战场上是为了自己、自己的家庭和财产而战,而不是为了国王和贵族。西方式的自由理念,植根于能够允许个人获取利益并保护个人财产的开放式经济体系。在几乎每一场西方士兵参与的战役中,自由的理念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自由所代表的内涵早已超越了诸如投票之类的行为,而是成为一种平等主义的光环,笼罩希腊城邦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希腊联盟要求每一名战士在战前宣誓,“我将奋战,至死方休,视自由高于生命。”

罗马公民权对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影响在于:汉尼拔即便大胜,他的佣兵部队也难以获得人员补充。罗马尽管屡战屡败,仍然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因为政体的优越性,罗马在之后的战事中不仅重新控制了意大利,还征服了迦太基,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成为整个世界的主人。战争的悖论是,战斗中的决定性因素往往更概括、更抽象、也更隐秘。技术、资本、政权的性质,士兵征募和付薪的方式,才是不同文化相互交锋中决定胜负天平倾向的砝码。西方军事传承中的特有因素,诸如重视自由、公民军队、强调决定性战役、个人主义、理性主义的战争观、充满活力的军事市场、强调作战纪律、保留不同意见以及自由批判的精神,使得西方拥有远超过自身人口、资源或领土比例的军事力量。

土耳其人可以通过进口或偷窃西方产品与技术建立一支现代化桨帆舰队,但是威尼斯力量的优势在于自由思维、政治与文化的独立发展,而这在东方是无法获得的。无论人口多么庞大、自然资源多么丰富、领土多么巨大,也无论强制税收敛了多少财或者吸引多少外国人才,这种软实力靠剽窃永远无法获得。

自由资本是进行任何大规模战争的关键。没有它,军队就不能征召、补给或作战。资本主义与个人自由和民主密不可分。在相当程度上自由资本体现了西方从萨拉米斯时代一直到海湾战争时期的军事支配地位。

勒班陀之战对阵双方经济上最为明显的差异,能够从基督徒俘获的阿里帕夏旗舰上发现的那15万枚金币上体现出来。由于土耳其帝国产权不清晰,阿里帕夏担心家产被苏丹没收,他带着巨大的个人财产打仗。正像亚当·斯密所说“在那些不幸的国家,人民随时有受上级官员暴力侵害的危险,于是,人民往往把他们的大部分财产藏匿起来。”

威尼斯大兵工厂的建立,源自其资本主义体系和立宪政府机制的自然发展。立宪政府允许资本主义在低税负下发展,并且保证个人财产不会被充公。此外,对威尼斯的公司提供法律保护。要解释威尼斯桨帆船为何在整个地中海中设计最佳、武装状况最好的问题,除了共识政府体制、自由市场环境和投资刺激等原因之外,理性主义和公正质询也功不可没。

在中途岛海战中,日本士兵人数要远多于美国,他们也显得精神饱满、渴望战斗。但日本人缺乏公民军队理念,士兵不是自由公民,依靠的是老一套狂热主义而非对契约的忠诚,是精神而非冷静的理性。缺乏独立精神,习惯于依赖别人和奉承上司。与个人主义相反,无主动创新精神,唯唯诺诺,墨守成规。美国士兵的以下特点对战争的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发挥个性而非群体共识,自发性而非死硬服从,不拘礼节而非等级制度。这些特点表现在四个重要方面:破译日本海军密码、三天修好约克城号航母、美国海军指挥层的灵活主动和美军飞行员的英勇。

在战斗关键阶段,各级美军士兵表现得异常富有革新精神。在美军中,当来自上级的命令相当模糊甚至根本不存在时,大部分人都不怕负责而主动制定方针政策。这与日本帝国舰队恰恰相反。其结果是,美国人在计划执行出现失误时会当即予以更改,当正统攻击方式无效时便转而试验具有创新性的攻击方法。

西方文明的军事传承是由其深厚独特的文化积淀所带来的红利。由于文化上的因素,他们在战场上的容错率大大超出他们的敌人。西方战争方式不仅基于技术上的优越性,还有一整套政治、社会与文化体制。优良的技术是无法仅仅靠进口获得,为了确保技术不至于变得停滞不前,也必须接受自由质询、科学方法、无约束研究和资本主义生产。

越共在停战后的24个月里杀死或驱逐的本国人,比美国人在十年战争中杀死的还多。在西贡陷落后的头两年(1975~1977年)中,东南亚的平民总死亡人数——包括死于柬埔寨大屠杀、当场处决、集中营的恶劣环境的人数,再加上未能顺利逃脱的难民——几乎达到了美国干涉的主要10年(1965~1974年)期间平民死亡人数的两倍。越战是在美国而不是越南输掉的。美军从未输掉一场战斗,但他们从未赢得这场战争。美军输掉了这场战争,但却赢得了和平,其民主和资本主义范例赢得了前所未有数量的拥护者,它改革后的军事体系经过考验,并没有变弱,而是越发强大。西方文明给整个人类的贡献,在于它创造了唯一能够良好运转的经济体系,在于它带来了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的理性思维,在于它提供了唯一能够保证个人自由的政治架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Timberwolf 回复 悄悄话 日俄战争算吗?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就算是横扫亚洲的蒙古人,在维也纳森林战役中也惨败给了西方的重甲骑士军团(还是在人数绝对优势,并且名将速不台带领下打得大败).蒙古军战死1300人,而西方的圣殿骑士团303人仅有3人战死.这么悬殊的比例,导致速不台决定撤兵,】
能不能给出信息来源?
维基百科对蒙古军队在维也纳战役有以下叙述:
速不台计划和执行了对欧洲的进攻。
维也纳重创了一小股蒙古军队。战斗结束后,维也纳方面估计,蒙古一方损失 300 到 700 人 之间,欧洲一方损失 100 人。
The attack on Europe was planned and executed by Subutai,
Vienn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Duke Frederick and his knights, together with their foreign allies, managed to rally quicker and annihilate the small Mongolian squadron. After the battle, the Duke estimated that the Mongols lost 300 to upwards of 700 men, while the defending Europeans lost 10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ngol_invasion_of_Europe

luren_1970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其实东方军队一向不是西方军队的对手.就算是横扫亚洲的蒙古人,在维也纳森林战役中也惨败给了西方的重甲骑士军团(还是在人数绝对优势,并且名将速不台带领下打得大败).蒙古军战死1300人,而西方的圣殿骑士团303人仅有3人战死.这么悬殊的比例,导致速不台决定撤兵,并且再也没有动入侵西欧的念头.
登录后才可评论.